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晟廷专利>正文

一种双把手特殊六爪夹持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4852 阅读:21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2:11
一种双把手特殊六爪夹持钳,包括外壳和操作控制部件,第一圆柱销的两端固定在空心把手柄的凸台孔中,施力杆的长槽孔相对第一圆柱销作小幅度摆转运动和左右移动;作用在波纹把手的力通过扁圆孔经第二圆柱销与直立圆柱的圆柱开叉脚孔铰链连接,结合锥形弹簧复位作用,带动直立圆柱以及分配圆盘沿着圆管内孔作上下移动。特别是采用分配圆盘外圆上有对称布置的六只分配脚座,分配脚座的脚座孔与工字型连杆的连杆开叉大孔用第三圆柱销铰链连接,连杆开叉小孔与弧爪连杆孔用第四圆柱销铰链连接,弧爪支座孔与悬挂脚孔之间用第五圆柱销铰链连接,灵活控制着对称布置的六只弧形爪,并同步摆动,实现了双手操作从高温环境中取出光滑易碎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生活、工作中的特种钳子,用于夹持高温或易碎等光滑物体,特别涉及ー种双把手特殊六爪夹持钳
技术介绍
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要从蒸笼等高温环境中取出碗碟等光滑物体。エ业生产过程中,ー些特殊领域必须要从高温环境中取出光滑易碎品,公知的传统钳子等夹持工具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人们一直没能找到ー种高效便捷、安全可靠的钳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从高温环境中取出光滑易碎物品的安全可靠夹持器具,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解决方案ー种双把手特殊六爪夹持钳,包括外壳和操作控制部件,作为改进外壳的空心把手柄双侧下方有手柄开孔,空心把手柄的两外端内侧表面各有ー对凸台孔,空心把手柄正中位置下方连接着圆管段,圆管段下端连通着控制圆盘的圆盘上平面,圆盘上平面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弹簧上定圈以及六只悬挂支座脚对称布置在弹簧上定圈外側,控制圆盘的圆盘下平面也设置有六个矩形开孔与所述的悬挂支座脚相对应;操作控制部件中施カ杆中部下方有波纹把手向下间隙穿越所述的手柄开孔,第一圆柱销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的凸台孔中,施力杆的长槽孔位于ー对所述的凸台孔之间,所述的长槽孔相对第一圆柱销作小幅度摆转运动和左右移动;第二圆柱销的两端固定在直立圆柱的圆柱开叉脚孔中,施力杆的扁圆孔位于所述的圆柱开叉脚孔中间;所述的扁圆孔相对第二圆柱销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直立圆柱下方经弹簧下定圈连着分配圆盘,分配圆盘外圆上对称布置有六只分配脚座,锥形弹簧大头固定在弹簧上定圈内,锥形弹簧小头固定在弹簧下定圈外;第三圆柱销的两端固定在エ字型连杆的连杆开叉大孔中;所述的分配脚座位于所述的连杆开叉大孔中间,分配脚座的脚座孔相对第三圆柱销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第四圆柱销的两端固定在エ字型连杆的连杆开叉小孔中,弧形爪的弧爪连杆孔位于所述的连杆开叉小孔中间;所述的弧爪连杆孔相对第四圆柱销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第五圆柱销的两端固定在六只悬挂支座脚的悬挂脚孔中;所述的弧形爪的弧爪支座孔位于所述的悬挂脚孔中间;所述的弧爪支座孔相对第五圆柱销作小幅度摆转运动,且所述的弧形爪向下间隙穿越所述的矩形开孔。作为进ー步改进所述的连杆开叉大孔直径在3至15毫米之间;所述的连杆开叉小孔直径在2至12毫米之间;所述的连杆开叉大孔与所述的连杆开叉小孔的间距10至50毫米之间。作为进ー步改进所述的弧形爪下端还连接有刚性水平弯弧段,刚性水平弯弧段内侧固定有弾性弯弧垫,弾性弯弧垫内侧还有弯弧垫凹槽,且所述的弧爪连杆孔与所述的弧爪支座孔的间距在8至40毫米之间;且所述的弧爪连杆孔与所述的弧爪支座孔的间距在8至40毫米之间;而且所述的弹性弯弧垫的材料为耐高温硅橡胶,材料主要性能參数为每立方厘米密度在I. 97至I. 25克之间;邵氏硬度A在58至62度之间;抗拉强度8. 9至9. IMPa 之间。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圆柱销的两端固定在空心把手柄的凸台孔中,施カ杆的长槽孔相对第一圆柱销作小幅度摆转运动和左右移动;作用在波纹把手的カ通过扁圆孔经第二圆柱销与直立圆柱的圆柱开叉脚孔铰链连接,结合锥形弹簧复位作用,带动直立圆柱以及分配圆盘沿着圆管内孔作上下移动。特别是采用分配圆盘外圆上有对称布置的六只分配脚座,分配脚座的脚座孔与エ字型连杆的连杆开叉大孔用第三圆柱销铰链连接,连杆开叉小孔与弧爪连杆孔用第四圆柱销铰链连接,弧爪支座孔与悬挂支座脚的悬挂脚孔之间用第五圆柱销铰链连接,灵活控制着对称布置六只弧形爪同步摆动,实现了双手操作从高温环境中取出光滑易碎品。刚性水平弯弧段内侧固定有耐高温弾性弯弧垫可避免碰伤被夹持物体外表面,弹性弯弧垫内侧还有弯弧垫凹槽可避免光滑物体打滑,操作更加安全可靠。本专利技术构思新颖、制造简单,操作便捷,具备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双手操作时的俯视图;附图2是图3中的A-A剖视图;附图3是图2中的B-B剖视图;附图4是本专利技术夹持玻璃球80时的工作示意剖面图;附图5是外壳10的剖面图;附图6是图5外壳10的仰视图;附图7是图4中施カ杆30的零件图;附图8是图4中直立圆柱44连同分配圆盘40等的组件图;附图9是图4中エ字型连杆60的立体图;附图10是图4中弧形爪70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在图2、图3中,ー种双把手特殊六爪夹持钳,包括外壳10和操作控制部件,作为改进外壳10的空心把手柄11双侧下方有手柄开孔13,空心把手柄11的两外端内侧表面各有ー对凸台孔91,空心把手柄11正中位置下方连接着圆管段14,圆管段14下端连通着控制圆盘12的圆盘上平面16,圆盘上平面16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弹簧上定圈15以及六只悬挂支座脚97对称布置在弹簧上定圈15外侧,控制圆盘12的圆盘下平面18也设置有六个矩形开孔17与所述的悬挂支座脚97相对应;操作控制部件中施カ杆30中部下方有波纹把手33向下间隙穿越所述的手柄开孔13,第一圆柱销2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的凸台孔91中,施カ杆30的长槽孔31位于ー对所述的凸台孔91之间,所述的长槽孔31相对第一圆柱销21作小幅度摆转运动和左右移动;第二圆柱销22的两端固定在直立圆柱44的圆柱开叉脚孔42中,施カ杆30的扁圆孔32位于所述的圆柱开叉脚孔42中间;所述的扁圆孔32相对第二圆柱销22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直立圆柱44下方经弹簧下定圈45连着分配圆盘40,分配圆盘40外圆上对称布置有六只分配脚座46,锥形弹簧50大头固定在弹簧上定圈15内,锥形弹簧50小头固定在弹簧下定圈45外;第三圆柱销23的两端固定在エ字型连杆60的连杆开叉大孔63中;所述的分配脚座46位于所述的连杆开叉大孔63中间,分配脚座46的脚座孔43相对第三圆柱销23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第四圆柱销24的两端固定在エ字型连杆60的连杆开叉小孔64中,弧形爪70的弧爪连杆孔74位于所述的连杆开叉小孔64中间;所述的弧爪连杆孔74相对第四圆柱销24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第五圆柱销25的两端固定在六只悬挂支座脚97的悬挂脚孔95中;所述的弧形爪70的弧爪支座孔75位于所述的悬挂脚孔95中间;所述的弧爪支座孔75相对第五圆柱销25作小幅度摆转运动,且所述的弧形爪70向下间隙穿越所述的矩形开孔17。作为进ー步改进所述的连杆开叉大孔63直径在3至15毫米之间;所述的连杆开叉小孔64直径在2至12毫米之间;所述的连杆开叉大孔63与所述的连杆开叉小孔64的间距10至50毫米之间。作为进ー步改进所述的弧形爪70下端还连接有刚性水平弯弧段71,刚性水平弯 弧段71内侧固定有弾性弯弧垫72,弾性弯弧垫72内侧还有弯弧垫凹槽73,且所述的弧爪连杆孔74与所述的弧爪支座孔75的间距在8至40毫米之间;且所述的弧爪连杆孔74与所述的弧爪支座孔75的间距在8至40毫米之间;而且所述的弹性弯弧垫72的材料为耐高温硅橡胶,材料主要性能參数为每立方厘米密度在I. 97至I. 25克之间;邵氏硬度A在58至62度之间;抗拉强度8. 9至9. IMPa之间。图9中,实施例选用连杆开叉大孔63直径为8毫米,连杆开叉小孔64直径为6毫米,所述的连杆开叉大孔63与所述的连杆开叉小孔64的间距为30毫米。图10中,实施例选用弧爪连杆孔74与所述的弧爪支座孔75的间距为24毫米;耐高温硅橡胶制成的弾性弯弧垫72的材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把手特殊六爪夹持钳,包括外壳(10)和操作控制部件,其特征是:外壳(10)的空心把手柄(11)双侧下方有手柄开孔(13),空心把手柄(11)的两外端内侧表面各有一对凸台孔(91),空心把手柄(11)正中位置下方连接着圆管段(14),圆管段(14)下端连通着控制圆盘(12)的圆盘上平面(16),圆盘上平面(16)的内侧表面设置有弹簧上定圈(15)以及六只悬挂支座脚(97)对称布置在弹簧上定圈(15)外侧,控制圆盘(12)的圆盘下平面(18)也设置有六个矩形开孔(17)与所述的悬挂支座脚(97)相对应;操作控制部件中:施力杆(30)中部下方有波纹把手(33)向下间隙穿越所述的手柄开孔(13),第一圆柱销(21)的两端固定在所述的凸台孔(91)中,施力杆(30)的长槽孔(31)位于一对所述的凸台孔(91)之间,所述的长槽孔(31)相对第一圆柱销(21)作小幅度摆转运动和左右移动;第二圆柱销(22)的两端固定在直立圆柱(44)的圆柱开叉脚孔(42)中,施力杆(30)的扁圆孔(32)位于所述的圆柱开叉脚孔(42)中间;所述的扁圆孔(32)相对第二圆柱销(22)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直立圆柱(44)下方经弹簧下定圈(45)连着分配圆盘(40),分配圆盘(40)外圆上对称布置有六只分配脚座(46),锥形弹簧(50)大头固定在弹簧上定圈(15)内,锥形弹簧(50)小头固定在弹簧下定圈(45)外;第三圆柱销(23)的两端固定在工字型连杆(60)的连杆开叉大孔(63)中;所述的分配脚座(46)位于所述的连杆开叉大孔(63)中间,分配脚座(46)的脚座孔(43)相对第三圆柱销(23)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第四圆柱销(24)的两端固定在工字型连杆(60)的连杆开叉小孔(64)中,弧形爪(70)的弧爪连杆孔(74)位于所述的连杆开叉小孔(64)中间;所述的弧爪连杆孔(74)相对第四圆柱销(24)作小幅度摆转运动;第五圆柱销(25)的两端固定在六只悬挂支座脚(97)的悬挂脚孔(95)中;所述的弧形爪(70)的弧爪支座孔(75)位于所述的悬挂脚孔(95)中间;所述的弧爪支座孔(75)相对第五圆柱销(25)作小幅度摆转运动,且所述的弧形爪(70)向下间隙穿越所述的矩形开孔(17)。...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晟廷
申请(专利权)人:张晟廷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