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苏州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安全防漏尿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3754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6 1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安全防漏尿管,包括尿管本体、导尿腔以及套设于所述尿管本体前端的防漏气囊,所述尿管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尿腔相连通的进尿孔,所述进尿孔位于所述防漏气囊的前端;所述防漏气囊为锥柱形结构,且所述防漏气囊的尺寸由前至后逐渐减小。通过在尿管本体的前端设置防漏气囊,且将防漏气囊设计成锥柱形结构,一旦出现尿道内口松弛尿管没有有效的紧贴尿道内口出现漏尿时,可通过向外拉动尿管本体,使得防漏气囊相对尺寸较大的部分与尿道内口相贴合,避免漏尿,该安全防漏尿管使得保留导尿更科学安全,防漏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保证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且该安全防漏尿管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导尿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防漏尿管
技术介绍
医学上,导尿为经由尿道插入导尿管到膀胱,引流出尿液,其主要分为保留导尿与间歇性导尿两种。保留导尿是临床常见的诊治方式,是指将导尿管一直保留在病人体内,在病情许可时才拔掉或定期更换新管子。目前临床保留导尿过程中常出现漏尿现象,尤其以老年患者多见。其原因多为目前使用的导尿管气囊不能均匀严密的密封尿道内口。当尿道内口组织较为紧张时,可依靠尿道内口自身肌肉的回缩与导尿管外空间密闭,避免漏尿;而当尿道内口组织松弛时,膀胱 内尿液从松弛的尿道内口进入尿道,并顺着导尿管外壁流出尿道,出现漏尿。漏尿可能引起细菌经尿路逆行感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增加,同时造成患者被服潮湿、污染,会阴部浸溃在尿液中患者不适和会阴部皮肤受损。目前的导尿管不具有防漏尿的功能,导致出现漏尿时只能通过外部辅助,如增加对会阴部或尿道口的保护,及时更换被服等补救措施实施。其操作繁琐浪费人力且不利于病人康复。目前,市场上存在一种导尿管“三腔三囊防漏尿管(申请号为01251737.2)”该专利中的防漏尿管主要包括一个内气囊与两个外气囊,通过内外气囊的同时作用进行防止漏尿,但该防漏尿管的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体积较大,而且防漏效果不是很理想。因此,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可以避免保留导尿时尿液外漏的导尿管,使保留导尿更科学安全,防漏效果较好,有效降低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简化防漏尿管的结构,减少部件的使用,降低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有效防止导尿过程中漏尿的安全防漏尿管,使得导尿更科学安全,降低并发症,增加患者的舒适度,简化防漏尿管的结构,减少部件的使用,降低使用成本。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提出的一种安全防漏尿管,包括尿管本体、导尿腔以及套设于所述尿管本体前端的防漏气囊,所述尿管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尿腔相连通的进尿孔,所述进尿孔位于所述防漏气囊的前端;所述防漏气囊为锥柱形结构,且所述防漏气囊的尺寸由前至后逐渐减小。优选的,所述尿管本体上还套设有至少一个辅助气囊,所述尿管本体上靠近所述辅助气囊的前端还设置有与所述辅助气囊对应的进尿孔。优选的,所述辅助气囊为前后依次设置于所述尿管本体上交替使用进行防漏的2个。优选的,所述防漏气囊与所述辅助气囊上均连接有相应的气囊腔,所述气囊腔的一端设置有入口。优选的,所述各入口处均设置有自动密封阀门。优选的,所述自动密封阀门为弹性堵嘴或硅胶阀。优选的,所述防漏气囊与所述辅助气囊的前端均对应设置有一组进尿孔,所述每组进尿孔均为对称设置的2个。优选的,所述辅助气囊所对应的进尿孔处均设置有单向阀。优选的,所述尿管本体的末端呈尺寸由前至后逐渐增大的锥柱形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安全防漏尿管的优点是通过在尿管本体的前端设置防漏气囊,并将进尿孔设置在靠近防漏气囊的位置处,便于膀胱内的尿液可有效的进入导尿腔内,而且,通过将防漏气囊设计成锥柱形结构,一旦出现尿道内口松弛尿管没有有 效的紧贴尿道内口出现漏尿时,可通过向外拉动尿管本体,使得防漏气囊相对尺寸较大的部分与尿道内口相贴合,避免漏尿,该安全防漏尿管使得保留导尿更科学安全,防漏效果较好,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保证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且该安全防漏尿管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成本较低。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安全防漏尿管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安全防漏尿管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I、尿管本体2、导尿腔3、防漏气囊4、进尿孔5、辅助气囊6、气囊腔7、入口 8、单向阀具体实施例方式现有的导尿管由于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性,易出现漏尿问题,可能引起细菌经尿路逆行感染,造成泌尿系统感染风险增加,同时造成患者被服潮湿、污染,会阴部浸溃在尿液中患者不适和会阴部皮肤受损。且现有技术中的防漏尿管结构较为复杂,在使用时亦存在诸多不足。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在导尿时刻有效实现避免漏尿的安全防漏尿管,通过在尿管本体的前端设置防漏气囊,并将进尿孔设置在靠近防漏气囊的位置处,便于膀胱内的尿液可有效的进入导尿腔内,而且,通过将防漏气囊设计成锥柱形结构,一旦出现尿道内口松弛尿管没有有效的紧贴尿道内口出现漏尿时,可通过向外拉动尿管本体,使得防漏气囊相对尺寸较大的部分与尿道内口相贴合,避免漏尿,该安全防漏尿管使得保留导尿更科学安全,防漏效果较好,所以可以很好的解决导尿过程中的漏尿问题,有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病率,保证了患者治疗过程中的舒适度,且该安全防漏尿管结构较为简单,使用成本较低。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I请参见图1,图I为本专利技术公开的一种安全防漏尿管的结构示意图,该安全防漏尿管包括尿管本体I、导尿腔2以及套设于尿管本体I前端的防漏气囊3,尿管本体I上还设置有与导尿腔2相连通的进尿孔4,进尿孔4位于防漏气囊3的前端;防漏气囊主要用于对膀胱内的尿液进行密封,保证尿液能够有效的经进尿孔4进入导尿腔2,避免出现漏尿现象。将进尿孔设置于靠近防漏气囊的位置处,便于膀胱内的尿液可直接有效的进入导尿腔。防漏气囊3前端的进尿孔可为I个或对称设置的2个或均匀分布的多个等,在保证导尿管结构强度的情况下,可适当的调节进尿孔的数量,以提高导尿速度。·防漏气囊3为锥柱形结构,且防漏气囊3的尺寸由前至后逐渐减小。通过将防漏气囊3设计成锥柱形结构,一旦出现尿道内口松弛尿管没有有效的紧贴尿道内口出现漏尿时,可通过向外拉动尿管本体,使得防漏气囊相对尺寸较大的部分与尿道内口相贴合,避免漏尿。防漏气囊3上连接有气囊腔6,气囊腔6的一端设置有入口 7,入口 7处设置有自动密封阀门,可用于连接普通注射器的针乳头,当针乳头连接上时防漏气囊3入口开放,此时可以通过注射器进行抽出或注入气体/液体。当针乳头与防漏气囊入口分离时气囊入口自动封闭,以保证气囊内的气体或液体不泄露。其中,自动密封阀门可为弹性堵嘴或硅胶阀等,具体不做限制。尿管本体I的末端呈尺寸由前至后逐渐增大的锥柱形结构。有利于连接各种类型的集尿袋,便于尿管本体末端与集尿袋的方便有效连接,同时尿管本体尾部尺寸逐渐增大,便于尿液及时有效的经导尿腔流入集尿袋。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将导尿管按常规操作插入尿道,见尿后再插入一段距离,以确保防漏气囊3位于膀胱内,通过在防漏气囊3的入口 7处连接注射器注入液体或气体,此时防漏气囊3被充满,向外牵拉尿管本体I,使圆锥形的防漏气囊3紧贴尿道内口。此时防漏气囊3起到内固定作用。同时需使用胶布将尿管本体尾端固定在患者大腿部,以双重固定尿管。尿管尾部接口连接上集尿袋。保留导尿过程中,如发现漏尿,可向外牵拉尿管本体1,使圆锥形的防漏气囊3卡在尿道内口,以避免漏尿。实施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安全防漏尿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尿管本体、导尿腔以及套设于所述尿管本体前端的防漏气囊,所述尿管本体上还设置有与所述导尿腔相连通的进尿孔,所述进尿孔位于所述防漏气囊的前端;所述防漏气囊为锥柱形结构,且所述防漏气囊的尺寸由前至后逐渐减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化刚于翔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