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对杏鲍菇的生产栽培料加水搅拌均匀后,采用大袋装料或直接装入灭菌设备内138℃灭菌8分钟,在无菌环境冷却,然后将扩大繁殖的杏鲍菇的麦粒菌种按栽培基质质量的5%-10%拌入栽培基质,在无菌条件下分装于栽培袋或栽培瓶,用无菌套环及封口盖封口后转移至菌丝体培养室。在室内温度18-22℃培养菌丝体,经7-10天菌丝即可长满袋或瓶,再经7-10天的培养即可降低温度,进行正常的催菇和出菇管理。该工艺简单易行,生产周期仅为34-38天,有效地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菇房的利用率。在相同生产能力情况下,减少了固定资产的投资,而且因发菌期短,杏鲍菇分化的子实体相对较少,疏菇的工作量大大减少,可大幅度的降低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和生物工程
,涉及食用菌的菌种制备及栽培工艺,特别涉及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
技术介绍
杏鲍燕(Pleurotus eryngii ),是一种品质优良的大型伞菌,属担子菌亚门,层菌纲,伞菌目,侧耳科,侧耳属真菌。野生条件下主要发生于在伞形花科刺芹属刺芹植物的枯枝上,因此又名刺芹侧耳。与其他食用菌相比具有以下特点I、杏鲍菇的子实体个体较大,为保龄球或棒状,形态优美,商品形状很好;2、杏鲍菇子实体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可口,味道鲜美,也称“雪茸”,又有“干贝菇”、“平菇王”、“草原上的美味牛肝菌”及杏仁鲍鱼菇等美誉。3、杏鲍菇营养丰富,杏鲍菇干品中蛋白质含量为高达21. 44%,脂肪I. 88%,总糖37. 78%,维生素及矿物质元素含量也很丰富。4、杏鲍菇不仅营养丰富,而且具有降血压、降血脂,促进人体对脂类物质的消化和吸收的作用,也具有提高人体免疫功能、抗动脉粥样硬化、抗氧化、润肠胃的功能。对某些肿瘤也有一定的预防效果。因此,杏鲍菇被称为新世纪的健康食品和保健食品。5、杏鲍菇子实体的保藏期较长。冷藏条件下,杏鲍菇的货架寿命可达20天以上;6、杏鲍菇的生物学效率较高,首潮菇的生物学效率可达60%以上,栽培的效益较好;7、杏鲍菇的生产周期较短,一般在50天左右,适合于工厂化生产;8、杏鲍菇的出菇温度较低,一般在14_16°C,在此温度条件下,通常不会产生虫害,其产品不会使用杀虫剂,食用相对安全。由于杏鲍菇具有多种优良特性。因此,近年来杏鲍菇的工厂化生产发展很快,但目前的工厂化生产都采用传统的生产工艺,传统工艺比较复杂,尽管近年来不断地改进,但仍然存在生产周期长,手工操作环节多,效益欠佳等问题,因此对传统的生产工艺进行简化和改良,以提高工作效率,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是申请人关注的课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杏鲍菇栽培的新工艺,该工艺能够减少人工接种的工艺环节,大大缩短发菌期,杏鲍菇的栽培时间可缩短30% — 40%,降低生产成本30%-35%。为了实现上述任务,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的技术解决方案I)菌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杏鲍菇菌种转接于综合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2-26°C条件培养15天,得到一级杏鲍菇菌种;然后以一级杏鲍菇菌种用培养基扩大繁殖二级菌种,再以二级菌种用培养基扩大繁殖三级菌种;其中,扩大繁殖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的培养基均采用如下质量百分比配方小麦粒60%,阔叶树木屑39. 35%,食用蔗糖0. 5%,磷酸二氢钾0. 1%,硫酸镁O. 05%。培养基制备方法是(I)漂洗小麦粒用清水对所用小麦粒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2)浸泡或蒸煮在40°C 60°C温度下浸泡小麦粒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宜;(3)配制营养液将食用蔗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4)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阔叶树木屑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3%-65%,即得到培养基;(5)将上述培养基装瓶或装袋,灭菌,冷却;(6)接种在培养基上,用一级种接种扩繁二级种;再用二级种接种扩繁三级种。 2)将配制好的生产杏鲍菇用的栽培基质装入大包装或灭菌锅中,在138°C条件下,灭菌8分钟,在无菌条件下冷却;3)在无菌环境下,将三级菌种分散成小颗粒,采用搅拌的方式以一次性均匀拌入灭菌冷却后的栽培基质中;三级菌种的用量为栽培基质质量的5% 10% ;4)在无菌条件下,将带有杏鲍菇菌种的栽培基质分装于常规栽培袋或栽培瓶,用无菌套环及封口盖封口后转移至菌丝体培养室。在室内温度18-22°C,空气相对湿度60%-70%,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培养7-10天,杏鲍菇的菌丝体即可发满栽培袋或栽培瓶,再经7-10天的培养即可降低温度,进行正常催菇管理;5)杏鲍菇的子实体分化与生长以及出菇,均按常规工艺管理。本专利技术的杏鲍菇栽培新工艺,采用小麦粒及木屑为扩繁杏鲍菇菌种的主要原料,小麦粒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宜,木屑能为杏鲍菇菌丝生长提供木质素,防止小麦粒灭菌过程中粘连,增加培养基基质的透气性。扩繁后菌种拌入灭菌的栽培基质之后菌种萌发早,生活力强,能利用栽培基质中空隙中的氧气进行较快的生长。与目前的生产工艺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技术效果如下(I)采用小麦粒及木屑为主要原料的培养基扩繁菌种,所得到的菌种营养丰富,颗粒大小适宜,活力强,萌发早,生长快,能在基质内及基质表面同时生长,且在栽培基质内的发菌点数多,具备拌料接种的条件;(2)采用拌料接种的方式,使菌种均匀的分散于栽培基质中,增加了单位体积栽培基质中的发菌点数,各点的菌种萌发后短时间内就能相连接,大大缩短了发菌时间。该工艺生产杏鲍菇的生产周期为34-38天,而目前采用传统工艺生产杏鲍菇的生产周期为56天,生产周期可缩短30% — 40%。发菌期缩短50%以上,在相同产能的情况下,菇房的建筑面积减少大约20%-25% ;投资额度大大的降低。(3)减少了人工接种的工艺环节,生产过程变得简单。(4)采用先灭菌,后接种的工艺路线,提高了工作效率。(5)采用138°C的温度,只需8分钟即可完成灭菌过程,缩短了灭菌时间。(6)由于发菌期较短,催菇之后,形成的菇蕾数相对较少,减少了疏蕾的工作量。(7)工艺步骤合理、设备简单,可操作性强。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工艺流程图。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杏鲍菇栽培工艺的技术思路是I)首先筛选扩繁杏鲍菇菌种适宜的培养基及比例。通过研究表明,使用麦粒及木屑为主要原料制备扩繁菌种的培养基,得到的菌种的生活力强,拌入灭菌后的栽培基质后,菌种分布的点数多,萌发早,生长快,在栽培基质内部及表面均能生长;2)对杏鲍菇生产用的栽培基质先灭菌、接种之后再进行分装,并采用超高温(138°C)短时间灭菌(8分钟),缩短了灭菌时间,栽培基质的冷却、拌种及分装均在无菌环境中进行,提高工作效率及设备利用率;3)采用搅拌方式均匀的拌入菌种;可大大缩短发菌期,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 本。以下是专利技术人给出的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不限于该实施例。参见图1,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杏鲍菇生产工艺,按下列步骤操作I)菌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杏鲍菇菌种转接于综合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2-26°C条件培养12-15天,得到杏鲍菇一级菌种。制备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的培养基均采用如下配方小麦粒60%,阔叶树木屑39. 35%,食用蔗糖O. 5%,磷酸二氢钾O. 1%,硫酸镁O. 05%。培养基制备方法是(I)漂洗小麦用清水将所用小麦漂洗干净,去除上浮的杂质及空瘪颗粒。(2)浸泡或蒸煮在40°C 60°C温度下浸泡小麦或蒸煮小麦粒,使小麦粒吸水至中间无白芯为宜(含水率大约65%左右);(3)配制营养液将食用蔗糖、磷酸二氢钾及硫酸镁用水溶解,得到营养液;(4)将吸水膨胀的小麦粒、阔叶树木屑及营养液混合搅拌均匀,调制到含水率63%-65%,即可得到培养基;(5)分装、灭菌及冷却将培养基分装于菌种瓶或菌种袋,在121°C条件下灭菌2h,冷却;(6)接种在无菌条件下将菌种接种在培养基上,用一级种接种扩繁二级种,用二级种接种扩繁三级种。2)生产工艺流程( I)栽培基质配制及灭菌可采常规的栽培基质,可以是自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杏鲍菇栽培工艺,其特征在于,具体按如下步骤进行:1)菌种的制备:在无菌条件下,将杏鲍菇菌种转接于综合PDA斜面培养基上,于22?26℃条件培养15天,得到杏鲍菇一级菌种;以一级菌种扩大繁殖二级菌种,再以二级种扩大繁殖三级菌种;其中,制备二级菌种及三级菌种的培养基采用的质量百分比配方是:小麦粒:60%,阔叶树木屑:39.35%,食用蔗糖:0.5%,磷酸二氢钾:0.1%,硫酸镁:0.05%;2)将配合好的栽培基质装入大包装或灭菌锅中,在138℃条件下,灭菌8分钟,在无菌条件下冷却;3)在无菌环境下,将杏鲍菇三级菌种分散成小颗粒,采用搅拌的方式以一次性均匀拌入灭菌冷却后的栽培基质中;杏鲍菇三级菌种的用量为栽培基质的5%~10%;4)在无菌条件下,分装带有杏鲍菇菌种的栽培基质于栽培袋或栽培瓶中,在温度20?22℃,空气相对湿度60%?70%,通气良好的条件下培养7?10天,按常规方法进行管理,杏鲍菇的菌丝体即可发满栽培袋或栽培瓶,再经7?10天的培养即可降低温度,进行正常催菇管理;5)杏鲍菇子实体的分化与生长以及出菇,均按常规工艺管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双田,马璐,张圆圆,徐鸿雁,孟胜楠,张疏雨,
申请(专利权)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