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用高秆叶穗割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51807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04 08: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多用高秆叶穗割收机,由左支杆、右支杆、左液压臂、右液压臂、右液压管、左液压管、脱碎机、输送带、输带轴、左切割轮、右切割轮有机构成,左支杆设于左液压管后端下侧,右支杆设于右液压管下侧,左液压臂一端置于左液压管内侧和一端与左切割轮下侧转轴连接,右液压臂一端置于右液压管内侧和一端与右切割轮下侧转轴连接,右液压管后端下侧与右支杆上端连接,左液压管后端下侧与左支杆上端连接,脱碎机设置于左支杆和右支杆一侧之间,输送带设置于输带轴外侧,输带轴设置于左切割轮与右切割轮下侧,左切割轮转轴下侧与左液压臂连通,右切割轮转轴下侧与右液压臂连通。其结构精巧、性能优越、多能广用、高效割收、节能环保和效益极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割收机,特别是一种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现代化发展进程中,农作物种植中的甘蔗、高粱等高杆类植物尾叶、谷穗收割中,沿用的机械剪割技术和一般人工操作器械及刀砍作业,存在技术滞后、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益差、功效不高、收获率低和难于进行实质性和有效性使用等弊端,尤其缺乏蔗类、高粱等高杆植物尾叶及谷穗的高效割收与利用的先进 机械技术。为此,极有必要专利技术一种综合技术性能更先进更实用更高效的杆类植物尾叶与谷穗割收新技术,以尽快提高农作物种植的甘蔗、高粱等杆类植物叶穗割收的综合技术和生产效率及其经济效益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农业生产高杆类植物叶穗割收技术短缺和需求问题,提供一种设计结构精巧、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多种驱动轮切、快捷高效割收、安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较低和农业生产综合经济效益极高的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包括支体、附体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体包括左支杆、右支杆、左液压臂、右液压臂、右液压管、左液压管,所述左支杆设置于左液压管后端下侧,所述右支杆设置于右液压管后端下侧,所述左液压臂一端置于左液压管内侧和一端与左切割轮下侧转轴连接,所述右液压臂一端置于右液压管内侧和一端与右切割轮下侧转轴连接,所述右液压管后端下侧与右支杆上端连接和一端内侧将右液压臂一端置于其中,所述左液压管后端下侧与左支杆上端连接和一端内侧将左液压臂一端置于其中; 所述附体包括脱碎机、输送带、输带轴、左切割轮、右切割轮,所述脱碎机设置于左支杆和右支杆一侧之间和与输送带下侧靠近的上侧开有入料口,所述输送带设置于输带轴外侦U,所述输带轴设置于左切割轮与右切割轮下侧之间和左支杆与右支杆之间的输带轴,所述左切割轮转轴下侧与左液压臂连通,所述右切割轮转轴下侧与右液压臂连通。其中所述左支杆、右支杆可一定程度作上下升降。其中所述左液压臂、右液压臂可前后伸缩和同步作左右180度旋转,并带转左切割轮、右切割轮作相应的旋转。其中所述输送带为具一定伸缩性材料或为上下套接的伸缩板,以便随左液压臂、右液压臂作一定程度的伸缩。其中所述左切割轮、右切割轮外缘可为锯状或钩状或刃状。由于采用上述技术结构方案,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由于将支体、附体两个部分中的左支杆、右支杆、左液压臂、右液压臂、右液压管、左液压管、脱碎机、输送带、输带轴、左切割轮、右切割轮等进行有机综合设置,其中左支杆可支持左液压管,右支杆可支持右液压管,左液压臂可承受左液压管驱动并驱转左切割轮,右液压臂可承受右液压管驱动并驱转右切割轮,右液压管可承受外部液压装置驱动并驱转右液压臂,左液压管可承受外部液压装置驱动并驱转左液压臂,脱碎机可切碎蔗叶类和脱粒高粱等,输送带可承受输带轴驱转并将叶类和谷穗类送入脱碎机入口中,输带轴可驱转输送带,左切割轮可承受左液压臂驱转并配合右切割轮切割杆叶和谷穗,右切割轮可承受右液压臂驱转并配合左切割轮切割杆叶和谷穗。促使本专利技术可广泛用于农业高杆植物蔗类尾叶、高粱谷穗等的自动高效、快捷切割粉碎和脱粒与充分利用,并有效克服以往类似农机技术性能滞后、用途单一功效低、不可靠寿命短等弊端,且创造性和填补了该项先进技术的空白,其推广使用可综合节省和提高生产效率95%以上。因此,本专利技术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具有设计结构精巧、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自动高效割收、高杆叶穗兼用、安全可靠耐用、制用成本较低,性价比较高等优势,其综合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极为明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的技术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标号说明1-脱碎机,2-左支杆,3-右支杆,4-输送带,5-左液压臂,6-输带轴,7-左切割轮,8-右切割轮,9-右液压臂,10-右液压管,11-左液压管。 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包括支体、附体两个部分。所述支体包括左支杆2、右支杆3、左液压臂5、右液压臂9、右液压管10、左液压管11,所述左支杆2设置于左液压管11后端下侧,其作用是支持左液压管11,所述右支杆3设置于右液压管10后端下侧,其作用是支持右液压管10,所述左液压臂6 —端置于左液压管11内侧和一端与左切割轮7下侧转轴连接,其作用是承受左液压管11驱动并驱转左切割轮7,所述右液压臂9 一端置于右液压管10内侧和一端与右切割轮8下侧转轴连接,其作用是承受右液压管10驱动并驱转右切割轮8,所述右液压管10后端下侧与右支杆3上端连接和一端内侧将右液压臂9 一端置于其中,其作用是承受外部液压装置驱动并驱转右液压臂9,所述左液压管11后端下侧与左支杆2上端连接和一端内侧将左液压臂5 —端置于其中,其作用是承受外部液压装置驱动并驱转左液压臂5。所述附体包括脱碎机I、输送带4、输带轴6、左切割轮7、右切割轮8,所述脱碎机I设置于左支杆I和右支杆3 —侧之间和与输送带4下侧靠近的上侧开有入料口,其作用是切碎蔗叶类和脱粒高粱等,所述输送带4设置于输带轴6外侧,其作用是承受输带轴6驱转并将叶类和谷穗类送入脱碎机I入口中,所述输带轴6设置于左切割轮7与右切割轮8下侧之间和左支杆2与右支杆3之间的输带轴6,其作用是驱转输送带4,所述左切割轮7转轴下侧与左液压臂5连通,其作用是承受左液压臂5驱转并配合右切割轮8切割杆叶和谷穗,所述右切割轮8转轴下侧与右液压臂9连通,其作用是承受右液压臂9驱转并配合左切割轮7切割杆叶和谷穗。其中所述左支杆2、右支杆3可一定程度作上下升降 其中所述左液压臂5、右液压臂9可前后伸缩和同步作左右180度旋转,并带转左切割轮7、右切割轮8作相应的旋转。其中所述输送带4为具一定伸缩性材料或为上下套接的伸缩板,以便随左液压臂5、右液压臂9作一定程度的伸缩。其中所述左切割轮7、右切割轮8外缘可为锯状或钩状或刃状。实施过程将本专利技术多用闻杆叶穗割收机上的右液压管10、左液压管11与外部液压等驱动设置连接,并同步启动右液压管10、左液压管11分别驱动左切割轮7、右切割轮8转动切割甘蔗等高杆尾叶和收割高粱谷穗等,在启动右液压管10、左液压管11的同时可随之启动输带轴6带动输送带4将尾叶和谷穗等输入位于左支杆2、右支杆3 —侧的多功能可调节脱碎机I中进行切碎或脱粒等。在实际操作中,可根据实际和需要在左右180度内同步旋转左液压臂5、右液压臂9并带转左切割轮7、右切割轮8作相应的旋转,并可同步推伸或回缩左液压臂5、右液压臂9和使输带轴6上的输送带4亦随之作相应的伸缩,以利有效快捷地进行切割与收获工作。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简要实施例,本专利技术的技术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所列举的形式,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与原则和技术结构范畴内所作的任何修改及相似与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技术范畴内。权利要求1.一种多用高杆叶穗割收机,包括支体、附体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体包括左支杆(2)、右支杆(3)、左液压臂(5)、右液压臂(9)、右液压管(10)、左液压管(11),所述左支杆(2)设置于左液压管(11)后端下侧,所述右支杆(3)设置于右液压管(10)后端下侧,所述左液压臂(6)—端置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用高秆叶穗割收机,包括支体、附体两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支体包括左支杆(2)、右支杆(3)、左液压臂(5)、右液压臂(9)、右液压管(10)、左液压管(11),所述左支杆(2)设置于左液压管(11)后端下侧,所述右支杆(3)设置于右液压管(10)后端下侧,所述左液压臂(6)一端置于左液压管(11)内侧和一端与左切割轮(7)下侧转轴连接,所述右液压臂(9)一端置于右液压管(10)内侧和一端与右切割轮(8)下侧转轴连接,所述右液压管(10)后端下侧与右支杆(3)上端连接和一端内侧将右液压臂(9)一端置于其中,所述左液压管(11)后端下侧与左支杆(2)上端连接和一端内侧将左液压臂(5)一端置于其中;所述附体包括脱碎机(1)、输送带(4)、输带轴(6)、左切割轮(7)、右切割轮(8),所述脱碎机(1)设置于左支杆(1)和右支杆(3)一侧之间和与输送带(4)下侧靠近的上侧开有入料口,所述输送带(4)设置于输带轴(6)外侧,所述输带轴(6)设置于左切割轮(7)与右切割轮(8)下侧之间和左支杆(2)与右支杆(3)之间的输带轴(6),所述左切割轮(7)转轴下侧与左液压臂(5)连通,所述右切割轮(8)转轴下侧与右液压臂(9)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战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