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车电机传动
技术介绍
通常的电动车电机传动机构没有设置有缓冲机构,这样在换挡时齿轮是刚性结合,冲击大、噪音大,使骑乘者感觉不舒适,且传动机构容易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换挡时动 力柔性结合输出,无冲击感,使驾驶者更加舒适,且齿轮接合更加耐用。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带缓冲传动转子,包括电机,电机连接有箱体,箱体中设有电机轴和输出轴,上述的轴上设有各自传动的齿轮;所述的电机轴与转子体之间设有减震弹簧,电机的动力经过缓冲后传递给输出轴。所述的带缓冲传动转子,所述的转子体设有凹槽,凹槽中的减震弹簧一端定在转子体上,另一端定在凸块上。本技术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在使用换挡有冲击扭矩时,减震弹簧自然被压缩,产生缓冲减震作用,使齿轮柔性结合无冲击感,噪音小,减少冲击对机械的损坏,也使驾驶者感觉更舒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带缓冲传动转子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立体装配分解结构图;图2为图I装配后的立体结构图;图3为图I装配后的的装配后剖视结构图;图4为装配有本技术带缓冲传动转子装置的轮毂电机剖视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带缓冲传动转子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详述。如图中所示,本技术带缓冲传动转子的毂圈I、端面2、电机3、调节杆4、输出轴5、主轴6、刹车器7、转子体8、从动齿轮9、主动齿轮10、磁钢11、从动块12、棘爪13、扭簧14、轴孔15、滑动件16、键槽孔17、键槽轴18、支轴20、箱体21、螺栓22、铁芯滑杆28、凹槽36、凸块37、减震弹簧38、电磁铁39、电机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带缓冲传动转子,包括电机(3),电机(3)连接有箱体(21),箱体(21)中设有电机轴(46)和输出轴(5),上述的轴上设有各自传动的齿轮;其特征是:所述的电机轴(46)与转子体(8)之间设有减震弹簧(38),电机(3)的动力经过缓冲后传递给输出轴(5)。
【技术特征摘要】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