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总线连接器,其包括枢转方式连接的翻盖和底壳,置于底壳内的PCB组件,及接地压线组件;所述接地压线组件以枢转方式连接在所述翻盖和底壳之间;所述接地压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接地压线件和下盖,所述接地压线件与所述下盖之间以枢转方式连接,所述上盖可随所述接地压线件旋转。接地压线组件与所述上压线端盖、下压线端盖之间均以可转动方式连接,使得该连接器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出线,且调整出线角度时不需要二次接线,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并节省了接线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即使在有限工作环境下操作也很方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连接器,尤其一种总线连接器。
技术介绍
总线连接器是电子设备中用以作为电信号传输的主要转接结构,而电子设备之间的连接往往是在安装到位之后进行的,由于空间及设备布局等的局限,出线的方向很多情况下就成为连接的一个难题。比如,有的总线连接器出线方向只能是90°,在某些场合就无法使用。鉴于此,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可调节出线角度的总线连接器,但该总线连接器是通过完全松开固定螺丝,调整接地压线件的角度,然后重新接线,接好线再扭紧螺丝固定,t匕较费时费力,尤其是在工作环境有限制情况下,切换接线操作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总线连接器,其包括枢转方式连接的翻盖和底壳,置于底壳内的PCB组件,及接地压线组件;所述接地压线组件以枢转方式连接在所述翻盖和底壳之间;所述接地压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接地压线件和下盖,所述接地压线件与所述下盖之间以枢转方式连接,所述上盖可随所述接地压线件旋转。根据实施例,还可采用以下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接地压线件和所述翻盖在相互靠近的端部为相互匹配的弧形,所述接地压线件的弧形端部设有至少两个卡口,所述翻盖的弧形端部设有筋位;所述翻盖的筋位卡入所述接地压线件的其中一个卡口中时,该总线连接器以90°角出线;所述翻盖的筋位卡入所述翻盖的另一个卡口中时,该总线连接器以35°角出线。所述翻盖的弧形端部还设有弧形导向部件,所述翻盖的筋位设在所述弧形导向部件上,将所述弧形导向部件分成两个部分。所述接地压线件的弧形端部设有至少一个L形耳朵,所述L形耳朵的弯折部位于所述翻盖的朝向底壳一侧。所述上盖、下盖均为透明或半透明材料。所述翻盖和底壳带有金属屏蔽层。所述底壳在其远离所述翻盖的一端设有弧形槽,所述下盖同样在其远离所述翻盖的一端设有相应的弧形骨位,所述弧形骨位可卡入所述弧形槽内并做相对运动。所述弧形槽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弧形槽底部对应的梯形的边的尺寸小于对边的尺寸;所述接地压线件的L形耳朵的弯折部位件与所述翻盖之间设有不小于所述翻盖的筋位的高度。所述底壳在其中心部位设有十字形槽,所述下盖同样在其中心部位相应设有十字形骨位,所述十字形骨位可卡入所述十字形槽内并旋转一定的角度。还包括扣盖,该扣盖周缘设有4个L形凸起,所述L形凸起分布在十字形的4个端部,可将所述扣盖扣紧在所述底壳的十字形槽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所述接地压线组件以枢转方式连接在所述翻盖和底壳之间,以及所述接地压线件与所述下盖之间以枢转方式连接,使得该总线连接器能够以不同的角度出线,且调整出线角度时不需要二次接线,从而扩大了使用范围并节省了接线时间,大大提高了效率,即使在有限工作环境下操作也很方便。另外,本技术具有在35°角出线和90°角出线两种出线角度,且可自由切换,用户可以根据现场的需要及时调整出线角度。同时,生产厂家也无需设计、开模和生产两种完全不同的产品,从而节省了费用和资源。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总线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总线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I实施例的接地压线件结构示意图。图4是图3的接地压线件另一视角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I实施例的翻盖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I实施例的底壳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I实施例的上盖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I实施例的下盖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I实施例的扣盖结构示意图。图10是出线角度为90°时的示意图。图11是调整出线角度抬高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12是调整出线角度压下过程中的状态示意图。图13是出线角度为35°时的示意图。图14和15是打开翻盖时的最大角度状态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以PR0FIBUS总线连接器为例并对照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如图I所示,该实施例的总线连接器包括翻盖2和底壳1,置于底壳I内的PCB组件,和接地压线组件3。所述接地压线组件3以枢转方式连接在所述翻盖2和底壳I之间,翻盖2打开时能够翻转一定的角度不脱落(比如0° 180°等,如图14和15示),从而方便接线等的操作。如图2所示,所述接地压线组件3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33、接地压线件31和下盖32,所述接地压线件31与所述下盖32之间以枢转方式连接,调整出线角度时,所述上盖33可随所述接地压线件31 —起旋转。所述上盖33和下盖32均采用透明材料制成,以方便检查接线情况(比如可以不必拆开而直接检查)。所述翻盖2和底盖I带有金属蔽层,以使本技术的总线连接器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及阻燃性。如图3、4所示,所述接地压线件31和所述翻盖2在相互靠近的端部为相互匹配的弧形,所述接地压线件31的弧形端部设有两个卡口 311,所述翻盖2的弧形端部设有筋位21 ;所述翻盖2的筋位21卡入所述接地压线件31的其中一个卡口 311中时,该总线连接器以90°角出线;所述翻盖2的筋位21卡入所述接地压线件31的另一个卡口 311中时,该总线连接器以35°角出线。所述接地压线件31的弧形端部设有两个L形耳朵313,L形耳朵313的弯折部自弧形端部向外延伸,与翻盖2配合时,所述L形耳朵313的弯折部扣在所述翻盖2的朝向底壳I 一侧。从而,在抬高和压下接地压线件31时不脱离翻盖2。此外,该接地压线件31的两个卡口 311旁还各设有一个梯阶卡口 314,用与和上盖33装配。如图5所示,所述翻盖2的弧形端部还设有弧形导向槽22,所述翻盖2的筋位21设在所述弧形导向槽22中间,将所述弧形导向槽22分成两个部分。此外,翻盖2的表面标示有90°和35°,并有键头指示,说明了在需要时可以自由切换到相应的度角。所述筋位21就是与接地压线件31的卡口 311相配合实现90°角和35°角的定位功能的,也就是两卡口 311在旋转时从一卡口旋转到另一卡口,都是靠筋位21定位的。如图6所示,所述底壳I在其远离所述翻盖2的一端设有弧形槽11,所述下盖32同样在其远离所述翻盖2的一端设有相应的弧形骨位321,所述弧形骨位321可卡入所述弧形槽11内并做相对运动。所述弧形槽11的截面呈梯形,所述弧形槽11底部对应的梯形的 边的尺寸小于对边的尺寸;所述接地压线件31的L形耳朵313的弯折部位件与所述翻盖2之间设有间隙不小于所述翻盖的筋位21的高度。此外,所述底壳I在其中心部位设有十字形槽12,所述下盖32同样在其中心部位相应设有十字形骨位322,所述十字形骨位322可卡入所述十字形槽12内并旋转一定的角度,以保证两者不会脱离。为增加本技术总线连接器的可靠性,还进一步包括扣盖8,如图9所示,该扣盖8周缘设有8个L形凸起81,所述L形凸起81在扣盖8上的分布形成十字形,各L形凸起81位于十字形的8个端部,分别与所述十字形槽12的四个开口对应,可将所述扣盖8扣紧在所述底壳I的十字形槽12内。扣盖8的四个L形凸起81起卡住作用,当其他部件都装完毕后,该扣盖8直接通过底壳的十字形槽12卡进去,然后起扣住功能,此时因占据了十字形槽12的四个开口,使得下盖32不会从底壳I的十字形槽12中脱出,从而使下盖32、底壳I和扣盖8三者达到永不脱离状态,且扣盖8不干预下盖32相对于底壳I的旋转动作。上盖33表面有一三角箭头,用于指示所在位置的出线角度。另外,如图7所示,圆弧旁边有两扣位331,与接地压线件31中的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总线连接器,其特征是:包括枢转方式连接的翻盖和底壳,置于底壳内的PCB组件,及接地压线组件;所述接地压线组件以枢转方式连接在所述翻盖和底壳之间;所述接地压线组件包括依次设置的上盖、接地压线件和下盖,所述接地压线件与所述下盖之间以枢转方式连接,所述上盖可随所述接地压线件旋转。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晓瑜,王虹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欧辰自动化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