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继电器打滑传动机构及继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49768 阅读:22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20: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继电器打滑传动机构及继电器,该打滑传动机构包括有一与继电器的直流电机连接的扇形齿轮,一与继电器的动电极上的动弹片连接的滑块,一连杆,以及设置于扇形齿轮一侧的一上位限位块和一下位限位块,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扇形齿轮和滑块转动连接,且扇形齿轮设有与直流电机连接驱动的齿牙区域和位于齿牙区域上下两端的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该打滑传动机构避免了在继电器触点闭合或断开时限位块对减速传动机构和直流电机产生的冲击力,继电器耐用、寿命长,并能准确控制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距离,工作性能更可靠,同时在触点完全闭合或完全断开后齿轮打滑,直流电机可继续运转,放宽了驱动电路中对驱动电流脉冲宽度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智能电网自动控制电子器件领域,涉及ー种继电器打滑传动机构及继电器
技术介绍
继电器是自动控制领域广泛应用的ー种电子元器件,一般的机械 继电器驱动装置均采用电磁线圈和导磁材料制成电磁铁,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拉动电极完成开关动作,这种继电器线圈需一直通电方能保持开关吸合;在智能电网中广泛使用的磁保持继电器开关则是靠永久磁铁吸力来保持开关吸合(电磁线圈只在动作时通电,动作完成后不需通电),但因永久磁铁吸力有限,触点间接触压カ小,接触电阻大,触点温升高,且抗震动能力差,性能不稳定,磁保持继电器开关在智能电网使用中存在容易烧触点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合智能电网使用的电机驱动的大功率的打滑传动机构和继电器,该继电器接触电阻低,动作可靠,且其包括的打滑传动机构既保证准确控制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距离状态,又使继电器更耐用、寿命更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继电器打滑传动机构,包括有一与所述继电器的直流电机连接驱动的扇形齿轮,一与所述继电器的动电极上的动弹片连接的滑块,一连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扇形齿轮ー侧的一上位限位块和ー下位限位块,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扇形齿轮和滑块转动连接,且所述扇形齿轮设有与所述直流电机连接驱动的齿牙区域、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所述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分别位于所述齿牙区域的上下两端。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形齿轮其弧形缘边上设有所述齿牙区域、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扇形齿轮为四分之一齿轮。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杆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与扇形齿轮和滑块转动连接。一种继电器,包括有由动电极和静电极组成的电极,以及控制所述动电极和静电极相互导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机和减速传动机构,所述减速传动机构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4中任一所述的继电器打滑传动机构,并通过该继电器打滑传动机构连接所述直流电机和动电极。所述减速传动机构还包括与所述直流电机相连的第一小齿轮、与第一小齿轮啮合的第一大齿轮、与第一大齿轮一体的第二小齿轮、与第二小齿轮啮合的第二大齿轮、与第二大齿轮同步连接的第三小齿轮,且所述第一大齿轮和第二小齿轮以第一转动轴固定,第二大齿轮与第三小齿轮以第三转动轴连接、固定,并且第三小齿轮与继电器打滑传动机构的扇形齿轮哨合,该扇形齿轮以第二转动轴固定。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动电极连接ー导电弹片组件的一端,所述导电弾片组件另一端依次设有ー动触点和一动弹片,所述动弾片的端部延伸至所述滑块设有的一^^槽内,所述静电极设有一静触点,该静触点和动触点以可分离的方式对应接触。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电弹片组件位于动触点与动电极之间设有其预压弹カ与动触点闭合方向一致的U型叠加部。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U型叠加部设于所述动电极的导电弹片上。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技术方案,本继电器还包括第一定位块、第二定位块、垫块和螺钉,所述第一定位块设有分别用于支撑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第一轴孔和第二轴孔,以及用于固定直流电机的延伸部,所述第二定位块设有用于支撑第三转动轴的第三轴孔,所述垫块压在第一定位块和第二定位块上,并通过螺钉与底壳基座拧紧、固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该打滑传动机构,避免了在继电器触点闭合或断开时限位块对减速传动机构和直流电机产生的強大冲击力,使继电器更耐用、寿命更长;并保证准确控制动触点与静触点之间的距离状态,工作性能更可靠。而且本继电器采用直流电机和包含本打滑传动机构的减速传动机构作为驱动装置,増大了触点间的接触压カ,减小了触点间的接触电阻,从而解决了在大电流负载时触点容易烧坏的问题,同时在触点完全闭合或完全断开后齿轮会打滑,直流电机可以继续运转,这样就放宽了驱动电路中对驱动电流脉冲宽度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触点断开即断电状态的内部结构侧面透视图;图2是图I中第三小齿轮与扇形齿轮啮合,打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I中减速传动机构的俯视图;图4是本技术触点闭合即通电状态的内部结构侧面透视图;图5是图4中减速传动机构的俯视图;图6是本技术齿轮轴安装的内部结构侧面透视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说明如图I至图7所示,本实施例包括由动电极2和静电极I组成的电极,以及控制所述动电极2和静电极I相互导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直流电机3和減速传动机构,所述减速传动机构与所述直流电机3和动电极2相连接。该减速传动机构包括与直流电机3相连的第一小齿轮41、与第一小齿轮41 B齿合的第一大齿轮42、与第一大齿轮42 —体的第二小齿轮43、与第二小齿轮43啮合的第二大齿轮44、与第二大齿轮44同步连接的第三小齿轮45、与第三小齿轮45啮合的扇形齿轮46、连杆47和滑块48,而且一体化的所述第一大齿轮42和第二小齿轮43通过第一转动轴49固定,扇形齿轮46通过第二转动轴40固定,第二大齿轮44与第三小齿轮45通过第三转动轴401连接、固定,所述连杆47两端分别通过第一传动轴471和第二传动轴472与扇形齿轮46和滑块48转动连接;其中,扇形齿轮46,优选为四分之ー齿轮,其弧形缘边上设有与所述直流电机3连接驱动的齿牙区域461、上打滑区域462和下打滑区463。上打滑区域462和下打滑区463分别位于齿牙区域461上端和下端。所述动电极2的一端连接ー导电弹片组件21的一端,导电弾片组件另一端依次设有ー动触点22和一动弹片23,所述滑块48设有ー卡槽481,该动弹片23的端部延伸至卡槽481内,静电极I的一端设有ー静触点11,该静触点11和动触点22以可分离的方式对应接触,而且导电弹片组件21位于动触点22与动电极2之间设有U型叠加部24,该U型叠加部24有一预压弹力,预压弹力方向与动触点22的闭合方向相一致,当大电流负载导致电极导电弹片发热时,U型叠加部24由于发热膨胀,使动触点22压得更紧,从而減少静触点11和动触点22之间的接触电阻。本实施例还包括设置于扇形齿轮46 —侧的一上位限位块464和一下位限位块465。 本实施例还包括第一定位块51、第二定位块52、垫块53和螺钉54,其中,第一定位块51设有分别用于支撑第一转动轴49和第二转动轴40的第一轴孔511和第二轴孔512,对应于本继电器壳体侧壁上分别设有用于支撑第一转动轴49和第二转动轴40的第一承接座49’和第二承接座40’,第二定位块52设有用于支撑第三转动轴401的第三轴孔521,而且第一定位块51上端还设有ー用于固定直流电机3的延伸部513,安装时,垫块53压在第一定位块51和第二定位块52上,并通过(自攻)螺钉54与底壳基座541连接、紧固,第一转动轴49、第二转动轴40、第三转动轴401和直流电机3即得以固定。工作原理当触点处于断开状态时,直流电机3加正脉冲电流,直流电机3正转,依次推动第一小齿轮41、第一大齿轮42、第二小齿轮43、第二大齿轮44、第三小齿轮45和扇形齿轮46,然后扇形齿轮46推动其上的第一传动轴471,第一传动轴471推动连杆47,连杆47推动第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继电器打滑传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一与所述继电器的直流电机连接驱动的扇形齿轮,一与所述继电器的动电极上的动弹片连接的滑块,一连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扇形齿轮一侧的一上位限位块和一下位限位块,所述连杆两端分别与所述扇形齿轮和滑块转动连接,且所述扇形齿轮设有与所述直流电机连接驱动的齿牙区域、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所述上打滑区域和下打滑区域分别位于所述齿牙区域的上下两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承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市中艾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