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角度无暗区灯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灯具相互连接后不会产生暗区,避免多角度的连接会出现暗区的情况,提高灯具的照明效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多角度无暗区灯具,具有灯管和灯座,所述灯座设有支架身,所述支架身的两端连接有灯管连接座,所述支架身内设置有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连接灯管连接座,所述相邻的灯座之间通过插入相邻灯管连接座内的双头连接线串联,灯管通过灯管插脚连接灯管连接座。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双头连接线连接相邻的灯管连接座,使得能够进行任意角度连接,采用将灯管插脚设置在灯管的下端,使灯管的两端无任何零件阻挡,而且灯管与灯管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从而使灯具与灯具之间无暗区形成。(*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照明灯具,特别涉及一种多角度无暗区灯具。
技术介绍
现在的照明灯具的种类越来越多,但通常照明灯具中日光灯的灯具与灯具之间的连接,无论任何角度,由于灯座之间的相隔或者距离远的原因,往往会形成暗区,如图I所示,灯具的灯座2的两端的灯座连接座部分为包覆日光灯管I的两头,这样在一端灯座与另一个灯具的灯座2的一端灯座互相连接后,在两个灯具的灯座2互相连接的部位日光灯管I的灯光无发覆盖,从而形成暗区,不利于照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角度无暗区灯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灯具相互连接后不会产生暗区,避免多角度的连接会出现暗区的情况,提高灯具的照明效果。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角度无暗区灯具,具有灯管和灯座,所述灯管通过灯管两端的灯管插脚与灯座连接导通,所述灯座设有支架身,所述支架身的两端连接有灯管连接座,所述支架身内设置有电子镇流器,电子镇流器连接灯管连接座,所述相邻的灯座之间通过插入相邻灯管连接座内的双头连接线串联,灯管通过灯管插脚连接灯管连接座。本技术所述的灯管连接座由连接座上壳、电极片组件、连接座插脚组成,所述连接座插脚设置在连接座上壳的下端,连接座插脚与设置在支架身内的电子镇流器连接,所述电极片组件连接电子镇流器,所述连接座插脚与双头连接线连接,灯管设置在连接座上壳的上端,灯管插脚插入连接座上壳内与电极片组件形成接触。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座插脚为三根铜针组成的三脚连接座插脚,所述连接座插脚的其中两脚经双头连接线连接电源的正负极,第三脚与设置在灯管连接座上的铜块相连。本技术所述的双头连接线由设置在连接线两端的插头组成。本技术所述的插头为与连接座插脚相匹配的三脚插头。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座上壳上设有中空的第一腔室,在所述连接座上壳的下端设有封闭第一腔室下端开口的连接座下壳,所述电极片组件通过卡扣连接在连接座下壳上,在连接座下壳上且与连接座插脚位置相对应处设置有插头定位孔,所述插头经插头定位孔与连接座插脚连接,所述铜块设置在连接座下壳的一侧上。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座下壳上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双头连接线的连接线设置在第一凹槽内。本技术所述的第一腔室内、位于连接座插脚的上端位置上设有盖板。本技术所述的连接座插脚的外部设有插头定位槽。本技术所述的灯管的两侧下端设有连接壳,所述灯管插脚设置在连接壳的内侧,所述连接壳插接在第一腔室内,灯管插脚与电极片组件形成接触。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双头连接线连接相邻的灯管连接座,使得能够进行任意角度连接,采用将灯管插脚设置在灯管的下端,使灯管的两端无任何零件阻挡,而且灯管与灯管之间的距离小于5mm,从而使灯具与灯具之间无暗区形成。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灯管连接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两个灯具之间的连接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本技术的多角度无暗区灯具具有灯管I和灯座2,所述灯座2由中空的矩形柱状支架身12、灯管连接座11组成,灯管连接座11设置在支架身12的两端,灯管I则由灯座2的上端插入灯管连接座11内与灯管连接座11连接;其中,灯管连接座11由连接座上壳6、连接座下壳7、电极片组件4组成,所述连接座上壳6为矩形,其内部设有上下两端连通的中空的第一腔室17,该第一腔室17的左右两端的上壳壁上开有弧形的第二凹槽61,第二凹槽61的弧度与灯管I的截面弧度相等;在连接座上壳6与支架身2连接的一侧上设有支架连接座62,所述支架连接座62插入支架身12的管身内,在支架身2的管身内设有电子镇流器15 ;所述第一腔室17内设有开口朝下的插头定位槽20,插头定位槽20由三个直径相等的环形相连构成,在插头定位槽20内设有与连接座上壳6垂直的连接座插脚13,该连接座插脚13为三个铜针组成的三脚连接座插脚,连接座插脚13的三个铜针分别与三个环形的圆心同轴;该连接座插脚13连接电子镇流器15 ;在连接座插脚13的上端、第一腔室17的两侧腔室壁上设有突起的立柱63,所述第一腔室17的上端设有盖板5,盖板5上设有与立柱63外部形状相等的第三凹槽51,所述盖板5通过立柱63插入第三凹槽51内,使盖板5设置在连接座插脚13的后部、第一腔室17内,避免安装灯管时容易触电;在连接座上壳6的左侧下端中部上设有矩形的第一突起64,第一突起64上设有方形孔65 ;所述电极片组件4设置在第一腔室17内,电极片组件4连接电子镇流器15 ;连接座下壳7为矩形,宽度与第一腔室17的宽度相等,连接座下壳7靠近其中一端的位置上设有第四凹槽71,在第四凹槽71上设有插头定位孔18,该插头定位孔18的外形与插头定位槽20形状相同,该插头定位孔18与插头定位槽20同轴;在第四凹槽71前端的延伸面72上设有铜块16,所述连接座插脚13的其中两个铜针连接电源的正负极,并且与电子镇流器15连接,第三个铜针则连接铜块16实现地线的作用,连接座下壳7的另一端设有第一凹槽19,该第一凹槽19的一端与第四凹槽71连通,所述第四凹槽71的一端,即连接座下壳7上与延伸面72相反的另一端端面73上设有大小形状与方形孔65相同的矩形块74 ;所述电极片组件4卡接在连接座下壳7的上端,安装时,将矩形块74插入方形孔65内,再将连接座下壳7扣入第一腔室17的下端,将第一腔室17的下端密闭,安装时延伸面72也连同支架连接座62插入支架身12的管身内,铜块16则与支架身12接通;在灯管I的两侧下端设有连接壳3,该连接壳3的形状与第一腔室17紧密连接,在灯管I的下端、连接壳3的内侧设有灯管插脚10,灯管插脚10由2个铜针组成,灯管插脚10连接灯管1,与灯管I横向设置,安装时,连接壳3插入第一腔室17内,灯管插脚10与电极片组件4形成接触后导通,而灯管I的两侧端头部分则设置在第二凹槽61上。所述连接壳3采用塑胶壳,与灯管I进行粘合;灯座2的相邻两端可以设有另一个灯座2 (图5所示),两个相邻的灯座2之间通过双头连接线8串联,不需要连接另一灯座2的一侧的灯管连接座11则通过与双头连接线8的插头14的外形相同的胶塞9堵塞;所述双头连接线8由设置在连接线21两端的插头14组成,该插头14的插头部分141的外形与插头定位槽20的外形相同,插头14设置在第四凹槽71内,连接线21设置在第一凹槽19内,插头部分141由三个与所述插头定位槽20的所述环形的内径相等的圆柱 142组成,该圆柱142的中心位置设有连接连接座插脚13的铜针的圆形槽143,插头部分141经过连接座下壳7上的插头定位孔18后与连接座插脚13连接,插头部分141紧密的与插头定位槽20连接,该插头14插入插头定位槽20后,插头14的上端面与连接座下壳7的下端面持平。本技术的多角度无暗区灯具可根据安装需求,进行任意角度连接,灯管与灯管之间没有其它零件隔开,而且距离小于5mm,从而支架身与支架身之间形成无暗区,使得灯管照射范围增加,同时由于双头连接线的连接线可以任意弯折,使得本技术能够实现多角度设置。权利要求1.一种多角度无暗区灯具,具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角度无暗区灯具,具有灯管(1)和灯座(2),所述灯管(1)通过灯管(1)两端的灯管插脚(10)与灯座(2)连接导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座(2)设有支架身(12),所述支架身(12)的两端连接有灯管连接座(11),所述支架身(12)内设置有电子镇流器(15),电子镇流器(15)连接灯管连接座(11),所述相邻的灯座(2)之间通过插入相邻灯管连接座(11)内的双头连接线(8)串联,灯管(1)通过灯管插脚(10)连接灯管连接座(1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蔼珊,
申请(专利权)人:联通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