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储贻斌专利>正文

SNR膜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2697 阅读:2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5: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SNR膜污水处理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其主要由格栅池、调节池、SNR膜池、沉淀池、加药装置、清水池、RO反渗透装置、SNR多级过滤器、中间水池、污泥池等构成,其中格栅池、调节池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固定与多个SNR膜池并排设置,消毒池、中间水池并排设置,且与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固定,中间水池的另一侧设置有提升泵,加药装置、RO反渗透装置、SNR多级过滤器通过钢管连接后与提升泵连接,清水池的一侧设置有反冲泵、变频泵,一侧与排水井通过管道连接,排水井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放口,污泥池与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处理水质稳定、脱氮效果好、泥龄长、动力消耗低、应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到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涉及到一种SNR膜污水处理装置。技术背景近年来,由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的高集成化、高速化的要求,构成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半导体元件的设计规则更加细微化。随之,要求DRAM等所采用的电容器的容量上升,要求电介质膜的高介电常数化。这样的电解质膜为了获得更高的介电常数而需要结晶化,进一步要求更高结晶性的膜。另外,由于设备的原因而热预算存在制约,期望一种能在低温下进行成膜、结晶化的膜。膜与生物处理工艺结合的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迄今已逾30年,膜处理的商业应用也有20年的历史。1969年,美国的Smith首次报道了美国Dorr-Oliver公司,把活性污泥法和超滤工艺结合处理城市污水的方法。该工艺最引人瞩目的是用膜分离技术取代常规活性污泥二沉池,用膜分离技术作为处理单元中富集生物的手段,而不是采用常规的回流循环来增加曝气池中微生物的浓度。它是用一个外部循环的板框式组件来实现膜过滤的。在生活污水处理中,获得了极佳的处理效果,BOD < lmg/L, COD = 20 30mg/L,系统处理能力为10 100m3/d。另一个早期的报道是Hardt等人,在1970年用一个IOL的好氧生物反应器处理合成废水,流程中用一个死端超滤膜来实现泥水分离,其中的MLSS浓度高达30000mg/L,是常规好氧系统的23倍,膜通量7. 5L *m-2/h,C0D去除率为98%,Dorr-Oliver公司于60年代还开发了另外一种膜处理工艺MST (Membrane Sewage Treatment),在该系统中,污水进入悬浮生长的生物膜反应器中,并通过超滤膜组件的抽吸作用连续出水,膜组件为板框式,进出口压力分别为345ΚΝ·ι -2和172ΚΝ ·ι -2,膜通量为16. 9L · m-2/h,尽管这些工艺取得了良好的出水水质,但由于当时膜技术发展相对落后,膜材料种类少,价格昂贵,使用寿命短,限制了该工艺的长期稳定运行,污水膜生物反应器仍然处于初级研究阶段。传统的好氧活性污泥处理工艺,在高污泥负荷的情况运行会出现污泥膨胀现象,使得泥不难于分离导致系统不能正常运行、出水不达标,且活性污泥工艺的活性污泥浓度一般在3000 5000mg/l,对于浓度高于5000mg/l则处理难度较大,且现有系统系统需要新建生化沉淀池,故导致占地面积和土建投资投入较大,且设备臃肿,体积庞大等弊端。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SNR膜污水处理装置,具有运行管理方便、占地面积小、处理水质稳定、脱氮效果优良、降耗低、安装方便等优点。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SNR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主要由格栅池、调节池、SNR膜池、沉淀池、风机、加药装置、清水池、变频泵、RO反渗透装置、SNR多级过滤器、提升泵、中间水池、消毒池、排水井、反冲泵、排放口、污泥池构成,其中格栅池、调节池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固定与多个SNR膜池并排设置,消毒池、中间水池并排设置,且与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固定,中间水池的另一侧设置有提升泵,加药装置、RO反渗透装置、SNR多级过滤器通过钢管连接后与提升泵连接,清水池的一侧设置有反冲泵、变频泵,一侧与排水井通过管道连接,排水井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放口,污泥池与沉淀池通过管道连接,风机设置于提升泵的一侧。所述的SNR膜池,设置为2 4个,且其内部设置有SNR平板膜,SNR平板膜的结构由SNR膜、支持板、SNR膜构成,SNR膜的孔径彡O. 4 μ m,支持板的两面均设置有膜。所述的调节池,其内部设置有浮球,且内部还设置有提升泵。所述的风机,其与沉淀池、SNR膜池、调节池、污泥池通过管道并联连接固定。所述的清水池,其内部设置有浮球,且通过管道连接反冲泵与RO反渗透装置固 定,且还通过管道连接变频泵,变频泵的另一端设置有回用处。所述的SNR多级过滤器,其通过管道连接提升泵与中间水池串联固定。本技术的工作流程为首先原水经格栅池,通过污泥池中的活性污泥来去除水中可生物降解的有机污染物,再通过SNR膜池中的SNR膜将净化后的水和活性污泥进行固液分离,然后流经调节池,通过调节池内部的提升泵和风机,将污水送至SNR平板膜,进行初步处理,原水(活性污泥等)经曝气,通过支持板上的一侧膜,经另一侧膜流出,然后再流经下一个SNR膜池,SNR平板膜能够截留住活性污泥以及绝大多数的悬浮物,取得清澈的出水;回流路线工作流程污水经RO反渗透过滤器、SNR多级过滤器反冲洗水回至调节池,另一部分污泥池中的上清液回流至格栅池,流经SNR膜池,再进行膜处理。为了使得膜能够连续长期稳定的使用,在SNR平板膜的下方以一定强度的空气不断对膜进行冲刷,既起到为生物氧化供氧作用,又防止活性污泥附着在膜的表面造成膜的污染,平板膜能够截留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尤其是针对难以沉淀的、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因此系统内的生物相极大丰富,活性污泥驯化、增量的过程大大缩短,处理的深度和系统抗冲击的能力得以加强,处理水质稳定。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与传统的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I、运行管理方便用膜抽吸作用来进行泥水分离,污泥膨胀不会影响系统的正常运行和出水水质,可以适用于居民小区、公共建筑、海防、海岛和部分营地灯,应用范围较广;2、占地面积小本系统不需生化沉淀池,大大减少了占地面积和土建投资,其土建占地约为传统工艺的1/3,采用集成一体化设备,代替了传统的生化沉淀池、砂滤池、二沉池和污泥浓缩处理设备;3、处理水质稳定平板膜能够截留几乎所有的微生物,尤其是针对难以沉淀的、增殖速度慢的微生物,在线监测自动化调整曝气量、循环量、加药量,实现一体化编程控制,也可以手动自动切换;4、具有很好的脱氮效果采用反渗透净水处理装置及物理化学一体消毒装置,系统有利于增殖缓慢的硝化细菌的截留、生长和繁殖,系统硝化效率得以提高,出水可直接用生活用水;5、泥龄长膜分离使污水中的大分子难降解成分,在体积有限的生物反应器内有足够的停留时间,大大提高了难降解有机物的降解效率。反应器在高容积负荷、低污泥负荷、长泥龄下运行,可以实现基本无剩余污泥排放;6、动力消耗低平板膜所需的吸引压力仅为-O. I -O. 4公斤/cm2左右,动力消耗低;7、安装固定多样快捷装置可采用混凝土地坦式安装,也可以采用不锈钢箱体固定。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装配管线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布局图。图中1_格栅池、2-调节池、3-SNR膜池、4_沉淀池、5_风机、6_加药装置、7_清水池、8-变频泵、9-R0反渗透装置、10-SNR多级过滤器、11-提升泵、12-中间水池、13-消毒池、14-排水井、15-反冲泵、16-排放口、17-污泥池。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结构做进一步说明如图I 3所示,SNR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主要由格栅池I、调节池2、SNR膜池3、沉淀池4、风机5、加药装置6、清水池7、变频泵8、RO反渗透装置(可选用)9、SNR多级过滤器10、提升泵11、中间水池12、消毒池13、排水井14、反冲泵15、排放口 16、污泥池17构成,其中格栅池I、调节池2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固定与多个SNR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SNR膜污水处理装置,其结构主要由格栅池[1]、调节池[2]、SNR膜池[3]、沉淀池[4]、风机[5]、加药装置[6]、清水池[7]、变频泵[8]、RO反渗透装置[9]、SNR多级过滤器[10]、提升泵[11]、中间水池[12]、消毒池[13]、排水井[14]、反冲泵[15]、排放口[16]、污泥池[17]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格栅池[1]、调节池[2]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固定与多个SNR膜池[3]并排设置,消毒池[13]、中间水池[12]并排设置,且与沉淀池[4]通过管道连接安装固定,中间水池[12]的另一侧设置有提升泵[11],加药装置[6]、RO反渗透装置[9]、SNR多级过滤器[10]通过钢管连接后与提升泵[11]连接,清水池[7]的一侧设置有反冲泵[15]、变频泵[8],一侧与排水井[14]通过管道连接,排水井[14]的另一端设置有排放口[16],污泥池[17]与沉淀池[4]通过管道连接,风机[5]设置于提升泵[11]的一侧。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储贻斌
申请(专利权)人:储贻斌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