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奶罐车的罐体,包括:内罐、外罐以及设置在内罐和外罐之间的中间层,中间层包括加强装置和充装的保温材料,加强装置包括支撑筋板和加强圈,支撑筋板采用罐体周圈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在内罐和加强圈之间,每个支撑筋板之间设有间隙,支撑筋板沿径向一端与内罐连接,支撑筋板的另一端沿径向与加强圈连接,加强圈为筒形,加强圈的外侧连接外罐的内壁,加强圈的横截面形状与外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加强圈既起支撑作用又可做为外罐罐身板对接焊接的垫板,保证了外观质量和整体骨架结构强度。此外,支撑筋板之间具有间隙,所以支撑筋板不阻挡发泡时材料的流动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奶罐车,更具体地说,涉及奶罐车的罐体。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奶罐车运输液态食品奶的质量,保温性能是衡量奶罐车是否符合要求的一项重要指标,根据奶罐车保温指标的要求,在规定温度条件下,奶罐车在规定条件下温升和温降每小时变化值要求温升ΛΤ1 < O. 0830C /h ;温降ΛΤ2 < O. 16°C /h,因此,在罐体内需要设置保温层防止奶变质。现有的奶罐车的罐体通常包括内罐、外罐以及设置在内罐和外罐之间的中间保温层,中间保温层充装保温发泡材料。外罐为不锈钢的外蒙皮。由于形成外罐的不锈钢板较薄,所以外罐的不锈钢板拚接焊接容易产生变形的焊接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奶罐车的罐体,以克服外罐的不锈钢板拚接焊接容易产生变形的焊接缺陷,并且更利于充装保温发泡材料、提高保温性能。为了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奶罐车的罐体,包括内罐、外罐以及设置在内罐和外罐之间的中间层,中间层包括加强装置和充装的保温材料,加强装置包括支撑筋板和加强圈,支撑筋板采用罐体周圈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在内罐和加强圈之间,每个支撑筋板之间具有间隙,支撑筋板沿径向一端与内罐连接,支撑筋板的另一端沿径向与加强圈连接,加强圈为筒形,加强圈的外侧连接外罐的内壁,加强圈的横截面形状与外罐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沿罐体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一个加强装置或二个以上加强装置。在罐体的外罐的底部位于两个罐座之间开有充装保温材料的方形孔;在内罐与外罐的封头之间粘接木头块。在罐顶设置一个或二个以上人孔。可选地,每个支撑筋板之间的间隔可以为100-200mm或者200-300mm,加强圈沿罐体长度方向的宽度可以为50mm,加强圈的厚度可以为3mm,支撑筋板沿罐体长度方向的宽度可以为30mm,充装的保温材料的厚度可以为50-60mm或者60_120mm,例如60mm。本技术的加强圈既起支撑作用又可做为外罐罐身板对接焊接的垫板,从而克服因外罐不锈钢板较薄(例如厚度为l_2mm)而导致不锈钢板拚接焊接容易产生变形等焊接缺陷。采用此种形式的加强圈通过周圈满焊磨去高出焊缝,达到外罐(罐体)外表面平整。加强圈既做为三层结构的加强圈骨架,又做为外罐不锈钢薄板焊接垫板结构形式,保证了外观质量和整体骨架结构强度。此外,由于每个支撑筋板之间具有间隙,所以支撑筋板不阻挡发泡时材料的流动性,更利于充装保温发泡材料、提高保温性能。附图说明应说明是,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示意地示出了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没有包括本技术的所有可能的实施例。从下面参照附图的详细描述可以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它的目的、方面和优点,其中图I为本技术奶罐车的罐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I的A向视图;图3是图I的侧视图;图4是图I的没有示出保温材料的侧视图;图5是图I中I部放大图。图中1-内罐、2-外罐,5-保温材料,6-支撑筋板,7-加强圈,8-保温材料注入方形孔,9-支撑木块,10- iil体支座,11-人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描述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图示说明,而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图I以示意的方式示出一种奶罐车的罐体结构的主视图。该奶罐车的罐体包括内罐I、外罐2以及设置在内罐I和外罐2之间的中间层。内罐I用于装载液体奶,材质例如可为食品级不锈钢。外罐2用作装饰及保护层,外罐的厚度例如可为1_2_。中间层包括加强装置和充装的保温材料5。加强装置包括支撑筋板6和加强圈7。如图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支撑筋板6采用罐体周圈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在内罐I和外罐2之间,支撑筋板6沿径向一端与内罐I连接,支撑筋板6的另一端沿径向与加强圈7连接,支撑筋板6沿罐体长度方向的宽度例如为30mm。每个支撑筋板6之间具有间隙,该间隙可以为100-200mm或者200-300mm,例如为100mm,200mm,300mm等。由于每个支撑筋板6之间具有间隙,所以支撑筋板6不阻挡发泡时材料的流动性。此外,支撑筋板6可采用边角余料制作,即降低成本又实用。如图I、图2和图5所示,可以由条状或带状的板沿罐体周向首尾相接形成加强圈7,例如由金属板卷制焊接制成加强圈7,加强圈7为筒形,加强圈7的内侧连接有支撑筋板6,例如在支撑筋板6上焊接加强圈7。加强圈7的外侧连接外罐2的内壁,加强圈的外侧直接接触外罐的内壁,加强圈7的横截面形状与外罐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或基本相同,例如可以为如椭圆形、矩圆形或圆形之类的任何形状。加强圈7沿罐体长度方向的宽度例如为50mm,加强圈的厚度例如为3mm。例如,加强圈7的外侧与外罐2的内壁焊接连接。加强圈7既起支撑作用又可做为外罐罐身板对接焊接的垫板,从而克服因外罐不锈钢板较薄(例如厚度为l_2mm)而导致不锈钢板拚接焊接容易产生变形等焊接缺陷。采用此种形式的加强圈7通过周圈满焊磨去高出焊缝,达到外罐(罐体)外表面平整。加强圈7既做为三层结构的加强圈骨架,又做为外罐不锈钢薄板焊接垫板结构形式,保证了外观质量和整体骨架结构强度。虽然在图I和图2中只示出了一个加强装置,该加强装置包括支撑筋板6和加强圈7,但是可以沿罐体长度方向间隔设有多个这样的加强装置,例如,根据罐体长度或需要可以设有二个加强装置或三个以上加强装置。为达到奶罐车的保温要求,奶罐车罐体的内罐I和外罐2之间充装了保温材料5,填充层厚度可以例如为50-60mm或者60-120mm,例如60mm。保温材料5采用保温发泡材料,例如高压聚乙烯发泡材料或聚氨酯发泡材料,这样的材料保温性能好,具有不松散、不吸潮、无毒等特点,可以采用现场发泡充装方式注入中间层,因充装时具有一定压力,每个支撑筋板6之间具有间隙,整个中间层内无横向阻挡物并留出排气口,所以能保证充装材料的流动性和均匀,以及保证充装工艺的完成。如图2所示,在罐体的外罐2的底部位于两个罐座之间开有保温材料注入方形孔8。该方形孔8是充装聚氨脂发泡材料或高压聚乙烯发泡材料的充装口,该充装口充装范围大,不容易产生气阻,内部发泡充装均匀,充装完成后将底部局部修整再铆接不锈钢板,保证整体完整。此外,如图I和图3所示,在内罐I与外罐2的封头之间粘接木头块9,起到支撑作·用,保证充装饱满和外罐外表面平整。为工艺制作及对奶罐进行清理及检修,在罐顶设置一个或二个以上人孔。以上对本技术的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是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本技术并不限于所公开的这些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奶罐车的罐体,包括内罐(I)、外罐⑵以及设置在内罐⑴和外罐⑵之间的中间层,其特征在于 中间层包括加强装置和充装的保温材料(5),加强装置包括支撑筋板(6)和加强圈(7); 支撑筋板(6)采用罐体周圈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在内罐(I)和加强圈(7)之间,支撑筋板(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奶罐车的罐体,包括:内罐(1)、外罐(2)以及设置在内罐(1)和外罐(2)之间的中间层,其特征在于:中间层包括加强装置和充装的保温材料(5),加强装置包括支撑筋板(6)和加强圈(7);支撑筋板(6)采用罐体周圈均匀布置的方式设置在内罐(1)和加强圈(7)之间,支撑筋板(6)沿径向一端与内罐(1)连接,支撑筋板(6)沿径向的另一端与加强圈(7)的内侧连接,每个支撑筋板(6)之间具有间隙;加强圈(7)为筒形,加强圈(7)的外侧连接外罐(2)的内壁,加强圈(7)的横截面形状与外罐(2)的横截面形状相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二玲,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兴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