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40553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8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包括汽车前梁,汽车前梁上设置有槽钢,槽钢倒扣在汽车前梁上,独立摇臂的一端插入槽钢的槽内,并通过螺栓与汽车前梁固定,独立摇臂的另一端与前轮连接,独立摇臂为“h”型,两个独立摇臂分别连接两个前轮,两个独立摇臂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减震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受力方向是纵向受力的,其前轮受到碰撞后不易变形,车轮的运动方向为上下运动,因而不会出现吃胎现象。结构简单,耐用,可靠,易驾驶,维修保养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节能、提高了车速、加长了续行里程,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价值。(*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电动汽车
,具体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
技术介绍
环境污染,能源枯竭,人们正在探索、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来驱动汽车。现已发现和开发的如风力汽车、磁动力汽车、太阳能汽车等新能源汽车,但这些新能源汽车结构复杂,体型笨拙,效率低下,且不适合长途运行,因此这些新能源汽车实际用途不大,因此没能够得到大面积的推广应用。为解决现有的环境问题及能源问题,人们研发并推广了电动汽车,电动汽车以其 零排放逐渐的被人们所接受,而且,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发展,其原有的不能够长途使用及充电问题逐渐得到解决,因此,电动汽车的用户越来越多,但是,目前市场上的电动汽车,其前置悬挂装置仍然采用的是常规的汽车悬挂装置,即老式的、麦弗逊多连杆侧向受力的悬挂装置,电动汽车其能够携带的能源本就有限,因此,应该尽可能的减少车身自重,减少不必要能能源浪费,使有限的能源尽可能的用在供汽车行驶上,但传统的汽车悬挂装置结构复杂笨重,导致整个电动汽车重量重,而且传统汽车悬挂装置是侧向受力的,前轮受到碰撞后极易发生侧向变形,吃胎现象严重,因此传统的汽车玄关装置已经不能满足电动汽车发展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综上所述,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它的受力方向是纵向受力的,其前轮受到碰撞后不易变形,车轮的运动方向为上下运动,因而不会出现吃胎现象。结构简单,耐用,可靠,易驾驶,维修保养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节能、提高了车速、加长了续行里程,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价值。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包括汽车前梁,其中所述的汽车前梁上设置有槽钢,槽钢倒扣在汽车前梁上,独立摇臂的一端插入槽钢的槽内,并通过螺栓与汽车前梁固定,独立摇臂的另一端与前轮连接,独立摇臂为“h”型,两个独立摇臂分别连接两个前轮,两个独立摇臂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减震器。进一步,所述的两个减震器外均套有弹簧。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I、本技术的受力方向是纵向受力的,其前轮受到碰撞后不易变形,车轮的运动方向为上下运动,因而不会出现吃胎现象。结构简单,耐用,可靠,易驾驶,维修保养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节能、提高了车速、加长了续行里程,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价值。2、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维修维护方便,可有效的降低电动汽车底盘的重量,从而减少电动汽车的整体重量,减少汽车行驶过程中的阻力,从而提高车速,降低能耗,使电动汽车携带的有限的能源尽可能的用在供汽车行驶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一种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包括汽车前梁1,汽车前梁I上设置有槽钢3,槽钢3倒扣在汽车前梁I上,独立摇臂2的一端插入槽钢3的槽内,并通过螺栓4与汽车前梁I固定,独立摇臂2的另一端与前 轮7连接,独立摇臂2为“h”型,两个独立摇臂2分别连接两个前轮7,两个独立摇臂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减震器5,两个减震器5外均套有弹簧6。组装时,先在汽车前梁I的上端面上焊接四个槽钢3,槽钢3倒扣焊接,然后将独立摇臂2插入槽钢3与汽车前梁形成的槽内,然后通过螺栓4将独立摇臂2与汽车前梁I固定之后,在独立摇臂2上安装减震器5及弹簧6,最后将独立摇臂2与汽车前轮7连接即可。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
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技术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包括汽车前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前梁(I)上设置有槽钢(3),槽钢(3)倒扣在汽车前梁(I)上,独立摇臂(2)的一端插入槽钢(3)的槽内,并通过螺栓(4)与汽车前梁(I)固定,独立摇臂(2)的另一端与前轮(7)连接,独立摇臂(2)为“h”型,两个独立摇臂(2)分别连接两个前轮(7),两个独立摇臂(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减震器(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减震器(5 )外均套有弹簧(6 )。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包括汽车前梁,汽车前梁上设置有槽钢,槽钢倒扣在汽车前梁上,独立摇臂的一端插入槽钢的槽内,并通过螺栓与汽车前梁固定,独立摇臂的另一端与前轮连接,独立摇臂为“h”型,两个独立摇臂分别连接两个前轮,两个独立摇臂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减震器。本技术的受力方向是纵向受力的,其前轮受到碰撞后不易变形,车轮的运动方向为上下运动,因而不会出现吃胎现象。结构简单,耐用,可靠,易驾驶,维修保养方便,降低了制造成本,节能、提高了车速、加长了续行里程,提高了电动汽车的实用价值。文档编号B60G21/05GK202623844SQ20122019623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复活 申请人: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汽车前纵向受力的独立悬挂装置,包括汽车前梁(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汽车前梁(1)上设置有槽钢(3),槽钢(3)倒扣在汽车前梁(1)上,独立摇臂(2)的一端插入槽钢(3)的槽内,并通过螺栓(4)与汽车前梁(1)固定,独立摇臂(2)的另一端与前轮(7)连接,独立摇臂(2)为“h”型,两个独立摇臂(2)分别连接两个前轮(7),两个独立摇臂(2)上分别设置有两个减震器(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复活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速达电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