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8255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垃圾气化技术中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包括裂解装置及其底端的灰渣斗和顶端的垃圾进料斗,裂解装置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空腔风道,空腔风道与外部真空泵连接,且外筒上端壁上设置有出气口,空腔风道中设置热交换器,垃圾气化后产生的气体经过热交换器后从出气口排出;灰渣斗下端落渣口处设置有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且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不同时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去除垃圾气化气体中的焦油,最大限度利用焦油热值的同时避免了含焦油污水后续的复杂处理过程,大幅降低工艺复杂程度和处理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垃圾处理装置,特别是涉及ー种用于在垃圾气化处理的同时能有效去除焦油的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垃圾气化技术尚处于初级阶段,其处理设备及技术无法满足对环境保护的要求。在垃圾气化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产生焦油,常规的处理方法是采用喷雾塔进行处理,通过碱水喷雾的方法,使焦油与水混合排出,再将排出的含焦油的污水进行进ー步的处理,整个エ艺和采用的设备都非常复杂,成本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垃圾气化技术中エ艺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提供一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该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的将垃圾气化产生气体中焦油去除,在最大限度的利用焦油热值的同时避免了含焦油的污水后续的复杂处理过程,大幅降低エ艺的复杂程度和处理成本。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包括裂解装置、连接在裂解装置底端的灰渣斗、连接在裂解装置顶端的垃圾进料斗,其中裂解装置包括皆为圆筒状结构的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ー个空腔风道,空腔风道上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真空泵连接,且空腔风道上端的外筒壁上设置有出气ロ,所述空腔风道中设置有热交換器,垃圾气化后产生的气体经过热交換器后从出气ロ排出。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灰渣斗下端的落渣ロ处上下间隔设置有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且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不同时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外筒下部和灰渣斗内村有保温材料,所述内筒的材料为耐热不锈钢板。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热交換器由无缝钢管组焊而成,垃圾气化产生的气体从无缝钢管内穿过,无缝钢管外设置冷却介质对其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从上述本技术的各项技术特征可以看出,其优点是该装置不需要鼓风机,垃圾通过上部的垃圾进料斗进入,在下部垃圾被点燃后,通过真空泵或引风机,使裂解装置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垃圾由下向上燃烧的同时使产生的可燃气体由装置内侧的空腔风道由下向上被抽吸出装置外,在气体上升的过程中,通过设置在夹层中的热交換器使气体冷却,气体中的焦油成液体流下,再次裂解成为上升气体,如此循环,使垃圾气化及气体焦油始终在高温区裂解,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焦油的热值,同时避免了含焦油污水后续的复杂处理过程。附图说明本技术将通过附图比较以及结合实例的方式说明图I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I是裂解装置 2是灰渣斗 3是垃圾进料斗4是内筒 5是外筒 6是空腔风道7是真空泵8是出气ロ9是热交換器10是落渣ロ11是一次挡板 12是二次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ー步的说明。优选实施例如图I所示的一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包括裂解装置、灰渣斗和垃圾 进料斗,其中灰渣斗连接在裂解装置底端,垃圾进料斗连接在裂解装置顶端,其中裂解装置 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皆为圆筒状结构,且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ー个空腔风道,外筒一般由G20钢板焊制而成,且其下部即用于垃圾燃烧的部位内村有保温材料,下端的灰渣斗同样内衬保温材料,内筒由耐热不锈钢板焊制而成,空腔风道上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真空泵连接,在裂解装置下部垃圾被点燃后,启动真空泵,可以使空腔风道内产生负压,从而使垃圾由下向上燃烧,产生的可燃气体由侧边的空腔风道由下向上从空腔风道上端外筒壁上设置的出气ロ被抽出,在被抽出的过程中,空腔风道内设置有热交換器,垃圾燃烧气化后产生的气体经过热交換器冷却,热交換器主要是用于使气体冷却,起到冷凝器的作用,从而使气体中的焦油被冷却成液体后,再次落回到垃圾燃烧的部位,进行再次裂解成为气体,如此循环使焦油得到最大程度的裂解,此过程不仅最大限度的利用了焦油的热值,同时避免了含焦油的污水后续的复杂处理过程。进ー步的技术方案中,我们在灰渣斗下端的落渣ロ处上下间隔设置一次挡板和ニ次挡板,主要用于对燃烧后形成的灰渣进行排放处理,其中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不同时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即需要出灰时,先打开一次挡板,灰渣落下,然后关闭一次挡板,开启二次挡板,灰渣从落渣ロ排出。进ー步的方案中,为了使热交換器具有更好的冷却效果,我们采用无缝钢管组焊制作所述热交換器,其中垃圾燃烧气化产生的气体从无缝钢管内从下往上穿过,同时在无缝钢管外设置冷却介质对其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一般通过连接外部安装循环泵和冷却塔,使冷却水充满无缝钢管外部,对其内的气体进行冷却,气体冷却产生的焦油靠自重流下,经过火层高温裂解后再次上升,以此循环,达到焦油炉内裂解、出炉气体焦油含量大部分被清除的目标,減少了后续气体净化工艺的负荷,也増加了气体的热值。该装置充分利用了焦油的自身特性在高温下是气态,在300度以下大部分呈现液态。本装置在实际工作过程中通过热交換器将产生的800-1100度的气体冷却至100度左右,能保证气体中的焦油完全成为液态而重新流回燃烧层进行燃烧裂解。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和附图)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ー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ー个例子而已。权利要求1.一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裂解装置(I)、连接在裂解装置(I)底端的灰渣斗(2)、连接在裂解装置(I)顶端的垃圾进料斗(3),其中裂解装置(I)包括皆为圆筒状结构的内筒(4)和外筒(5),内筒(4)和外筒(5)之间形成ー个空腔风道(6),空腔风道(6)上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真空泵(7)连接,且空腔风道(6)上端的外筒(5)壁上设置有出气ロ(8),所述空腔风道(6)中设置有热交換器(9),垃圾气化后产生的气体经过热交換器(9)后从出气ロ(8)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灰渣斗(2)下端的落渣ロ(10)处上下间隔设置有一次挡板(11)和二次挡板(12),且一次挡板(11)和二次挡板(12)不同时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5)下部和灰渣斗(2)内村有保温材料,所述内筒(4)的材料为耐热不锈钢板。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ー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換器(9)由无缝钢管组焊而成,垃圾气化产生的气体从无缝钢管内穿过,无缝钢管外设置冷却介质对其内的气体进行冷却。专利摘要本技术为一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涉及一种垃圾处理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垃圾气化技术中工艺复杂且成本高的问题。包括裂解装置及其底端的灰渣斗和顶端的垃圾进料斗,裂解装置包括内筒和外筒,内筒和外筒之间形成空腔风道,空腔风道与外部真空泵连接,且外筒上端壁上设置有出气口,空腔风道中设置热交换器,垃圾气化后产生的气体经过热交换器后从出气口排出;灰渣斗下端落渣口处设置有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且一次挡板和二次挡板不同时处于开启或关闭的状态。该装置结构简单,能有效去除垃圾气化气体中的焦油,最大限度利用焦油热值的同时避免了含焦油污水后续的复杂处理过程,大幅降低工艺复杂程度和处理成本。文档编号B09B3/00GK202621546SQ20122023393公开日2012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垃圾气化及除焦油一体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裂解装置(1)、连接在裂解装置(1)底端的灰渣斗(2)、连接在裂解装置(1)顶端的垃圾进料斗(3),其中裂解装置(1)包括皆为圆筒状结构的内筒(4)和外筒(5),内筒(4)和外筒(5)之间形成一个空腔风道(6),空腔风道(6)上端通过管道与外部真空泵(7)连接,且空腔风道(6)上端的外筒(5)壁上设置有出气口(8),所述空腔风道(6)中设置有热交换器(9),垃圾气化后产生的气体经过热交换器(9)后从出气口(8)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才陈卓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