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严顺新专利>正文

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644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包括由两根侧柱和底柱组成的“U”拉钩,所述其中一根侧柱上端连接有上横梁,上横梁上卡扣下鞘,下鞘与上鞘通过铆链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完全牵拉甲状腺前侧方肌肉,增加手术野空间暴露,同时能置入器械进行切割组织、吸引出血、缝合打结等多功能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
本技术涉及手术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
技术介绍
目前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常采用颈胸联合穿刺口完成手术,颈部穿刺孔中置入形制简单、功能单一的U型拉钩。当牵拉甲状腺前方扁肌及胸锁乳突肌后,可明显增加颈内静脉、颈总动脉及喉返神经及甲状腺外侧缘的暴露,但存在不能同时进行其它操作、被牵拉组织易滑脱、拉钩大小不适合完全牵拉侧方肌肉及无法判断拉钩头部姿势等弊端。巨大甲状腺腺瘤的解剖位置呈多轴向延伸加重了狭窄空间的暴露难度,其容积增大、血管滋养支的增粗、增多加大了手术中同时进行切割组织、吸引出血、缝合打结等操作频次,普通甲状腺拉 钩功能显然更是无法满足腔镜巨大甲状腺腺瘤手术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在腔镜甲状腺手术中完全牵拉甲状腺前侧方肌肉,增加手术野空间暴露,同时能置入器械进行切割组织、 吸引出血、缝合打结等多功能操作。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包括由两根侧柱和底柱组成的“U”拉钩,所述其中一根侧柱上端连接有上横梁,上横梁上卡扣下鞘,下鞘与上鞘通过铆链连接。本技术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鞘截面呈上圆弧、下敞口外翻拱桥形,上圆弧为220至250度。所述下鞘上圆弧外径3. 8mm,内径3. 35mm,下鞘长25mm。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鞘是前端为斜切口的筒状形。所述上鞘外径 3. 8mm,内径 3. 35mm,长 35mm。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U”拉钩侧柱和底柱为圆弧连接,所述侧柱和底柱横截面为弓形。所述侧柱和底柱直径3-3. 3mm,长30-35mm。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侧柱和底柱与牵拉组织接触面设有锯齿状横槽。 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上横梁连接斜梁,斜梁连接下横梁,斜梁下斜角度为35-55度。本技术更进一步改进方案是,所述下横梁另一端连接手柄,手柄截面呈水平椭圆,两者同圆心平行设置,所述其中之一侧柱、上横梁、斜梁、下横梁及手柄处于同一垂直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明显优点一、本技术由于在“U”型拉钩上的一根侧柱上端连接有上横梁,上横梁上卡扣下鞘,下鞘与上鞘通过铆链连接,可完全牵开甲状腺前方扁肌及胸锁乳突肌,增加腔镜在狭小空间内手术暴露,且双鞘结构拉钩的上鞘中可置入各种适型器械完成切割组织、吸引出血、缝合打结等同步多功能操作。二、本技术双鞘组合体中,所述下鞘截面呈上圆弧、下敞口外翻拱桥形,下鞘像弹簧样卡扣在上横梁上,可前后滑动,并可依术中情况拆卸,上鞘通过铆链相连下鞘,可在水平内120°范围内活动。三、本技术中所述侧柱和底柱与牵拉组织接触面设有锯齿状横槽,防止被牵拉组织从拉钩上滑脱。四、本技术中所述上横梁连接斜梁,斜梁连接下横梁,斜梁下斜角度35-55 度,上下横梁的错位设制,使上横梁的上鞘内腔镜操作器械与下横梁相互无干扰。五、本技术的其中之一侧柱、上横梁、斜梁、下横梁及手柄处于同一垂直面上, 从拉钩的下横梁的位置和手柄椭圆面姿势可以判断和调整拉钩头部姿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左视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双鞘分解放大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双鞘工作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侧柱和底柱的横截面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至图4所示,本技术包括由两根侧柱4、4'和底柱5组成的“U”拉钩, 所述其中一根侧柱4上端连接有 上横梁6,上横梁6上卡扣下鞘3,下鞘3与上鞘I通过铆链2连接。所述下鞘3截面呈上圆弧、下敞口外翻拱桥形,上圆弧为220至250度,所述下鞘 3上圆弧外径3. 8mm,内径3. 35mm,下鞘3长25mm。所述上鞘I是前端为斜切口的筒状形, 所述上鞘I外径3. 8mm,内径3. 35mm,长35mm。所述“U”拉钩的侧柱和底柱为圆弧连接,所述侧柱4、4'和底柱5横截面为弓形,侧柱4、4'和底柱5直径3. 3mm,长220mm,。所述侧柱4、4'和底柱5直径3. 3mm,长35mm。下鞘3像弹簧样卡扣在上横梁6上,可前后滑动,并可依术中情况拆卸,上鞘I通过铆链2相连下鞘3,可在水平内120°范围内活动。可完全牵开甲状腺前方扁肌及胸锁乳突肌,增加腔镜在狭小空间内手术暴露,并在15cmX 12cmX 6cm 左右狭小空间内自如活动。所述侧柱4、4'和底柱5与牵拉组织接触面设有锯齿状横槽10,防止被牵拉组织从拉钩上滑脱。所述上横梁6连接斜梁7,斜梁7连接下横梁8,斜梁7下斜角度为45度,上下横梁的错位设制,使上横梁的上鞘内腔镜操作器械与下横梁相互无干扰。所述下横梁8另一端连接手柄9,手柄9截面呈水平椭圆,全长80mm,短轴13. 5mm (短轴为12-15mm),长轴20. 25mm (长轴/短轴为I. 3-1. 7),两者同圆心平行设置,所述其中之一侧柱4、上横梁6、斜梁7、下横梁8及手柄9处于同一垂直面。从拉钩的下横梁的位置和手柄椭圆面姿势可以判断和调整拉钩头部姿势。如患侧胸乳晕上方置、对侧乳晕上方和锁骨下方3cm近锁骨中线置Trocar及操作器械,在皮肤深筋膜用超声刀游离皮瓣,向上达甲状软骨结节水平,向两侧超胸锁乳突肌内侧缘3 cm ο切开颈白线至甲状腺外科被膜,沿甲状腺表面上下游离3-4 cm后,于患侧胸锁乳突肌内侧、甲状腺中部作一 6mm横行切口,按双鞘拉钩曲线从切口序贯置入,“U”型拉钩牵开颈前肌及胸锁乳突肌,按上双鞘,上鞘I中置入操作钳,可灵活辅助提牵甲状腺、 电凝止血、吸引出血、剪断线结、辅助打结等。在拉钩外牵下,断离甲状腺中静脉,便于保护甲状旁腺和喉返神经,游离至上极并断离甲状腺上动脉和静脉,完成甲状腺大部或全部切除。权利要求1.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包括由两根侧柱(4、4')和底柱(5)组成的“U”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根侧柱(4、4')上端连接有上横梁(6),上横梁(6)上卡扣下鞘(3),下鞘(3)与上鞘(I)通过铆链(2)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鞘(3)截面呈上圆弧、下敞口外翻拱桥形,上圆弧为220至250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鞘(3)上圆弧外径3.8mm,内径 3. 35mm,下銷(3)长 25mm。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鞘(I)是前端为斜切口的筒状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鞘(I)外径3.8mm,内径 3. 35mm,长 35mm。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U”拉钩侧柱(4、 4/ )和底柱(5)为圆弧连接,所述侧柱(4、4')和底柱(5)横截面为弓形。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4、4')和底柱(5)直径 3-3. 3mm,长 30_35mm。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柱(4、4')和底柱(5)与牵拉组织接触面设有锯齿状横槽(10)。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梁(6)连接斜梁(7),斜梁(7)连接下横梁(8),斜梁(7)下斜角度为35-55度。10.根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腔镜甲状腺双鞘拉钩,包括由两根侧柱(4、4′)和底柱(5)组成的“U”拉钩,其特征在于:所述其中一根侧柱(4、4′)上端连接有上横梁(6),上横梁(6)上卡扣下鞘(3),下鞘(3)与上鞘(1)通过铆链(2)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严顺新张敏李兆堂
申请(专利权)人:严顺新张敏李兆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