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33778 阅读:17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9:33
在具有在挡位SP为R(后退)挡时使制动器B2和离合器C3接合来形成后退变速挡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除了挡位SP为N(空)挡之外,在挡位SP为D(驱动)挡的情况下(S110),在车速V小于阈值Vref等允许制动器B2待机接合时(S190),使制动器B2待机接合(S120)。由此,即使在变速杆从D挡快速变为R挡时,仅对剩余的离合器C3作用油压即可,能够迅速地形成后退变速挡。结果,能够使作为油压源的机械式液压泵小型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对安装在具有原动机的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进行控制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就该自动变速器而言,借助利用所述原动机的动力进行动作的泵所产生的流体压,在挡位为后退行驶用挡时,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和第二摩擦接合构件接合,在挡位为非行驶用挡时,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比活塞行程开始时的行程开始压高且比完全接合压低的规定的待机压进行待机,或以完全接合压接合,在挡位为前进行驶用挡时,使第三摩擦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起步用变速挡。
技术介绍
以往,作为这样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提出的控制装置,基于选择杆的操作,选择性地使3个离合器C-O C-2和5个制动器B-O B-4接合/分离,来在驻车(P)挡、后退(R)挡、空(N)挡、驱动(D)挡之间进行切换(参照专利文献I)。在本装置中,因为在选择杆处于R挡时,需要使离合器C-2、制动器B-0、制动器B-4这3个构件接合,所以即使选择·杆处于作为N挡的非行驶挡,也预先使与动力传递无关的制动器B-4成为接合状态,由此,在选择杆切换至R挡时,仅对离合器C-2和制动器B-O作用油压,这样能够在不使油压产生源的容量增加的情况下,抑制离合器和制动器的动作延迟,即抑制换挡操作的响应延迟。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平05-157164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但是,在从D挡经由N挡切换为R挡的情况下,在N挡具有充足的停止期间的情况下,在该停止期间内能够使制动器B-4接合,因此能够在变为R挡时比较迅速地使剩余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但是,在N挡没有充足的停止期间而快速地从D挡切换为R挡时,制动器B-4来不及接合,在变为R挡时,不得不使包括制动器B-4在内的所需的所有的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因此,在形成R挡时产生延迟。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的主要目的在于,即使在从前进行驶用挡快速地切换为后退行驶用挡时,也能够在不增加流体压产生源的容量的情况下,迅速形成后退行驶用变速挡。为了达到上述的主要目的,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采用以下手段。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对安装在具有原动机的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进行控制,对于该自动变速器来说,借助利用所述原动机的动力进行动作的泵所产生的流体压,在挡位为后退行驶用挡时,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和第二摩擦接合构件接合,在挡位为非行驶用挡时,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比活塞行程开始时的行程开始压高且比完全接合压低的规定的待机压待机,或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完全接合压接合,在挡位为前进行驶用挡时,使第三摩擦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起步用变速挡,其中,在挡位为所述前进行驶用挡的情况下,在车速小于第一规定车速时,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规定的待机压待机,在车速为所述第一规定车速以上时,释放所述规定的待机压。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借助利用原动机的动力进行动作的泵所产生的流体压,在挡位为后退行驶用挡时,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和第二摩擦接合构件接合,在挡位为非行驶用挡时,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比活塞行程开始时的行程开始压高且比完全接合压低的规定的待机压待机,或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完全接合压接合,在挡位为前进行驶用挡时,使第三摩擦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起步用变速挡,其中,在挡位为前进行驶用挡的情况下,在车速小于第一规定车速时,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规定的待机压待机,在车速为第一规定车速以上时,释放待机压。通过在前进行驶用挡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比行程开始压高的待机压待机,即使从前进行驶用挡快速向后退行驶用挡进行切换,也能够使在后退行驶用挡应该被供给流体压的摩擦接合构件的数量少。结果,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形成后退行驶用变速挡。另外,在第一摩擦接合构件的活塞进行运动的期间,即被供给接合流体压的第一摩擦接合构件的动作流体室的体积正在变化的期间,向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供给的流体的流量增加,通过预先向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供给行程开始压以上的流体压,能够在向后退行驶用挡切换时,减小第一摩擦接合构件的动作流体室的体积的变化量,并且能够减·小在向后退行驶用挡切换时向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供给的流体的流量和泵需要喷出的流体的喷出量。因此,能够使泵进一步小型化。另外,通常在车速比较高时,不形成后退行驶用挡,因此,通过在为第一规定车速以上时释放待机压,能够防止因正在形成的变速挡而引起第一摩擦接合构件出现拖拽的情况,能够进一步提高车辆的效率。“规定的待机压”还包括比随着滑动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接合的行程末端压大的流体压或小于行程末端压的流体压。另外,“完全接合压”是不随着滑动来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接合的油压。在这样的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将所述原动机的转速为规定转速以上作为条件,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规定的待机压待机。这样,能够在确认了从泵喷出的流体压足够的情况下,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接合待机压待机。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在使与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不同的其他的摩擦接合构件接合的过程中,车速小于所述第一规定车速时,在该其他摩擦接合构件的接合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规定的待机压待机。这样,能够降低一次所需的泵的喷出量,能够使泵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在挡位为所述前进行驶用挡且空挡控制条件成立时,执行使所述第三摩擦接合构件形成规定的空挡状态的空挡控制,并且为了抑制所述自动变速器的输出轴的反向旋转,执行使第四摩擦接合构件接合的坡道制动保持控制,其中,在执行使所述不同的其他摩擦接合构件即所述第四摩擦接合构件接合的坡道制动保持控制的过程中,在该第四摩擦接合构件的接合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规定的待机压待机。另外,在原动机为内燃机的情况下,因为在空挡控制中使内燃机成为怠速旋转状态,通过在第四摩擦接合构件的接合结束之后,向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供给油压,能够减少内燃机转速低时的泵的需要喷出量,能够使泵进一步小型化。在本专利技术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在车速为第二规定车速以上时,不管挡位为哪一挡位,都不形成后退行驶用变速挡,其中,所述第一规定车速被设定为比所述第二规定车速高的车速。这样,即使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规定的待机压待机需要某种程度的时间,在允许形成后退行驶用变速挡时,也能够以规定的待机压完成待机。结果,在所有的情况下从前进行驶用挡向后退行驶用挡切换时,都能够抑制形成后退行驶用变速挡时产生延迟。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中,所述自动变速器具有行星齿轮机构,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具有经由第一离合器与输入轴侧连接的第一旋转构件、经由第二离合器与输入轴侧连接且经由第二制动器与壳体连接的第二旋转构件、与输出轴侧连接的第三旋转构件、经由第三离合器与输入轴侧连接且经由第一制动器与壳体连接的第四旋转构件,并且按照转速比的关系依次为所述第四旋转构件、所述第二旋转构件、所述第三旋转构件、所述第一旋转构件,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为所述第二制动器,所述第二摩擦接合构件为所述第三离合器,所述第三摩擦接合构件为所述第一离合器,在挡位在作为所述非行驶用挡的空挡挡位(neutral Position)下进行滑行行驶的过程中,接触所述第二制动器中的所述规定的待机压或者不供给接合压。在第一 第三离合器和第一、第二制动器都为非接合时,行星齿轮机构的与输出轴侧连接的第三旋转构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3.30 JP 2010-0791461.一种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对安装在具有原动机的车辆上的自动变速器进行控制,该自动变速器,借助利用所述原动机的动カ进行动作的泵所产生的流体压,在挡位为后退行驶用挡吋,使第一摩擦接合构件和第二摩擦接合构件接合,在挡位为非行驶用挡吋,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比活塞行程开始时的行程开始压高且比完全接合压低的规定的待机压待机,或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完全接合压接合,在挡位为前进行驶用挡时,使第三摩擦接合构件接合来形成起步用变速挡,其特征在干, 在挡位为所述前进行驶用挡的情况下,在车速小于第一规定车速时,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规定的待机压待机,在车速为所述第一规定车速以上时,释放所述规定的待机压。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干,以所述原动机的转速为规定转速以上作为条件,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规定的待机压待机。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使与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不同的其他摩擦接合构件接合的过程中,车速小于所述第一规定车速时,在该其他摩擦接合构件的接合结束之后,使所述第一摩擦接合构件以所述规定的待机压待机。4.如权利要求3的自动变速器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挡位为所述前进行驶用挡且空挡控制条件成立时,执行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筒井洋寺冈豊森田桂史藤冈博之天野寻庸市川正猛清水哲也
申请(专利权)人:爱信艾达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