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波状弹性靠背的座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33118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6:35
一种座椅结构包括具有上边缘、相对的侧边缘及下边缘的靠背构件。前述靠背构件具有在前述上和下边缘之间沿其垂直中心线形成的面向前方的凸形形状。前述下边缘具有面向前方的凹形形状。该下边缘具有置于前述上边缘的全部的前方的外部部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大体上涉及一种座椅结构,特别是诸如具有波状弹性靠背的椅子这样的一种座椅结构,以及使用和装配方法。
技术介绍
座椅结构可能设置有弹性靠背构件,例如聚丙烯(Polypropylene)板和编织弹性膜。一般来说,弹性构件以各种不同方式被拉伸从而使其具有三维轮廓。例如,外围框架可 能环绕并固定该弹性构件。在其它装置中,弹性构件的不同部分被固定于间隔开的位置,通过中间构件推动该弹性构件来塑造弹性构件并拉伸其中的部分。如此系统可能提供不合需要的硬接触点,无论是通过与框架接触还是通过与中间构件接触。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权利要求限定,且本节中没有应被考虑为对权利要求进行限制的内容。一方面,座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相对于下部支撑构件纵向间隔开的上部安装部分的上部支撑构件。下部支撑构件包括一对置于前述上部安装部分前方的间隔开的侧部安装部分和置于前述侧部安装部分后方的中间安装部分。弹性构件具有连接到前述上部安装部分的上部和固定连接到前述侧部安装部分与前述中间安装部分的下部。该弹性构件为在其腰部区域沿水平面的面向前方的凹形形状和在其中心线处沿垂直面的面向前方的凸形形状。该弹性构件包括在上部安装部分和侧部安装部分之间延伸与拉紧的侧边缘。张力向量定向远离上部部分且沿每条侧边缘的任何点具有向前延伸的分向量。另一方面,座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具有上边缘、相对的侧边缘和下边缘的靠背构件。该靠背构件为在上和下边缘之间沿其垂直中心线形成的面向前方的凸形形状。下边缘为面向前方的凹形形状。前述下边缘比前述上边缘长且该下边缘具有置于前述上边缘的全部的前方的外部部分。再一方面,座椅结构包括由具有上边缘、相对的侧边缘和下边缘的弹性材料制成的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为在前述上和下边缘之间沿其垂直中心线形成的面向前方的凸形形状和在该弹性构件的腰部区域沿水平面的面向前方的凹形形状。该弹性构件沿着前述上边缘从一端向另一端被拉伸,沿着腰部区域从一边向另一边被拉伸,且从前述上边缘的末端部分向前述下边缘的相对的末端部分被斜着拉伸。另一方面,座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靠背构件,该靠背构件具有在其下部区域中形成并界定了通过在前述衬垫部分的相对的侧部上横向间隔的一对连接件连结到相对的侧部部分的衬垫部分的切口。前述衬垫部分可绕前述一对连接件相对于相对的侧部部分旋转。身体支撑衬底沿前述靠背构件的前面设置并覆盖前述衬垫部分。另一方面,靠背套件包括靠背构件和沿该靠背构件前面设置的身体支撑衬底。辅助支撑构件被置于前述靠背构件和身体支撑衬底之间。手柄被设置连结到前述辅助支撑构件并被抓握以便在前述靠背构件和身体支撑衬底之间相对其移动该辅助支撑构件。锁定组件被设置连结到前述辅助支撑构件从而避免该辅助支撑构件在前述靠背构件和身体支撑衬底之间相对其移动。另一方面,座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靠背构件,该靠背构件具有面向身体的前表面、中央脊椎区域及置于前述脊椎区域的相对的两侧的侧部区域。该靠背构件具有在前述脊椎区域的相对的两侧的侧部区域的至少上部、中部与下部部分之一中形成的多个开口。前述脊椎区域的硬度比前述侧部区域更高。辅助支撑构件可移动地连结到前述靠背构件且在该靠背构件的面向身体的前表面的前方为可移动的。身体支撑衬底沿前述靠背构件的面向身体的前表面设置并覆盖前述辅助支撑构件。 另一方面,座椅结构的一个实施例包括靠背构件,该靠背构件具有面向身体的前表面和可移动地连结到该靠背构件的辅助支撑构件。该辅助支撑构件在第一和第二垂直位置之间在前述靠背构件的面向身体的前表面的前方可垂直移动。随着该辅助支撑构件从第一垂直位置被移动到第二垂直位置,该辅助支撑构件可相对于前述靠背构件从第一位置被向前移动到第二位置。身体支撑衬底沿前述靠背构件的面向身体的前表面设置并覆盖前述辅助支撑构件。另一方面,座椅结构包括框架和在上部和下部位置连结到该框架的弹性靠背构件。托架在前述上部和下部位置之间垂直设置的垂直间隔的位置被直接连接到该弹性靠背构件。支撑构件被连结到该托架并接合到前述弹性靠背构件的后面。本座椅结构的各种实施例提供了相比其它座椅结构的明显优势。例如但不限于,前述靠背构件具有弹性构件,该弹性构件具有为托住并支承使用者的身体而成型的三维外形。该外形为引导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没有外围框架也没有接合并施压改变该弹性构件的形状的中间构件。同时,由几何学创建的支撑结构的独特鞍座形状为使用者提供了柔软的初始支撑位,还为使用者向后偏斜靠背提供了坚固支承。前述独特结构还增加了美感。前述段落通过概要介绍被提供出,并不限制下述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各种优选的实施例,连同有益效果,参考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将更好地得到理解。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前立体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后立体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主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后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俯视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仰视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前立体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后立体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主视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后视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俯视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仰视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各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靠背的一个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16a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沿靠背构件的侧边缘的张力向量的示意图;图16b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沿垂直面的第一鞍座的横剖面示意图;图16c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沿水平面的第二鞍座的横剖面示意图;图17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座位的一个实施例的底部立体分解图;图18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靠背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侧视图;图19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靠背结构的一个实施例的局部立体图;图20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靠背结构的具有被置于非支撑位置的腰部支撑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前立体图;图21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靠背结构的具有被置于非支撑位置的腰部支撑件的另一个实施例的局部前立体图;图22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腰部支撑衬垫的立体图;图23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处于停用位置的腰部支撑件的局部后视图;图24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具有腰部支撑件的靠背的局部后立体图;图25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可选择的靠背构造的立体图;图26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装上垫子的靠背构造的立体图;图27为图26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靠背的上部的横剖面图;图28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包括外围框架的弹性靠背构造的立体图;图29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框架和弹性构件之间的连接件的横剖面图;图30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框架和弹性构件之间的连接件的局部视图;图31为图30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连接件的侧示意图;图32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显示出各种带的靠背构件的一个实施例的主视图;图33为图解显示图32所示的横向延伸带的各种带的性能的表格;图34为图解显示图32所示的斜/垂直带的各种带的性能的表格;图35为本专利技术的座椅结构的具有腰部支撑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0.04.13 US 61/323,635;2010.10.07 US 61/390,9031.一种座椅结构,包括 包括上部安装部分的上部支撑结构; 相对于所述上部支撑结构垂直间隔的下部支撑结构,其中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一对置于所述上部安装结构前方的间隔分开的侧部安装部分和置于所述侧部安装部分后方的中间安装部分;以及 具有连接到所述上部安装部分的上部部分和连接到所述侧部安装部分与所述中部安装部分的下部部分的弹性构件,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在所述弹性构件的腰部区域沿水平面的面向前方的凹形形状,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在所述弹性构件的中心线沿垂直面的面向前方的凸形形状,且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在所述上部安装部分和所述侧部安装部分之间延伸与拉紧的侧边缘,其中张力向量从所述上部部分定向离开并沿着任一条所述侧边缘的任何点具有向前延伸的分向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上部和下部支撑结构与垂直延伸的立柱相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上部安装部分、所述侧部安装部分以及所述中间安装部分彼此之间相对被固定。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结构,还包括一对连接到所述侧部安装部分的扶手。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下部支撑构件在每个所述侧部安装部分之间沿着所述中间部分为弯曲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的所述下部部分沿着所述弯曲的中间安装部分的至少一部分长度被固定,其中所述下部部分包括与所述弯曲的下部支撑构件匹配的弯曲的下边缘。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由塑性材料、织物及弹性材料中至少一种制成。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结构,还包括在所述上部和下部部分之间接合所述弹性构件的后表面的辅助支撑件。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辅助支撑件包括连结到所述弹性构件的托架和由所述托架可移动地支撑并接合所述后表面的衬垫构件。10.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具有多个开口。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些开口具有不同尺寸。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多个开口中的至少一些开口具有不同形状。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多个开口被置为使所述弹性构件包括多条横向延伸的带与多条纵向延伸的带相交。1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座椅结构,还包括具有置于所述中间安装部分之上的上部支撑表面的座位。15.—种座椅结构,包括 具有上边缘、相对的侧边缘及下边缘的靠背构件,其中所述靠背构件为在所述上和下边缘之间沿其垂直中心线形成的面向前方的凸形形状,其中所述下边缘为面向前方的凹形形状,其中所述下边缘比所述上边缘长,且其中所述下边缘具有置于所述上边缘的全部的前方的外部部分。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下边缘界定了所述弹性构件的最后方部分。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结构,还包括接合所述靠背构件的前表面的辅助支撑构件。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结构,还包括覆盖所述辅助支撑构件和所述靠背构件的前表面的泡沫衬底,还包括置于所述泡沫衬底之上的织物。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座椅结构,还包括连接到毗连所述上边缘和所述下边缘的所述靠背构件的支撑件。20.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支撑件包括上部支撑结构和下部支撑结构,所述下部支撑结构包括连接到并支承所述靠背构件的所述下边缘的弯曲支撑构件。21.—种座椅结构,包括 包括由弹性材料制成的具有上边缘部分、相对的侧边缘以及下边缘部分的弹性构件的靠背,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在所述上和下边缘部分之间沿其垂直中心线形成的面向前方的凸形形状,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为在所述弹性构件的腰部区域沿水平面的面向前方的凹形形状,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沿所述上边缘部分从一端向另一端被拉紧,其中所述弹性构件沿所述腰部区域从一侧向另一侧被拉紧,且其中所述弹性构件从所述上边缘部分的末端部分向所述下边缘部分的相对末端部分被斜着拉紧。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在所述上和下边缘部分之间沿所述垂直中心线被拉紧。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所述弹性构件包括被设置为能形成在所述相对的侧边缘横向延伸的至少一带和从所述上边缘斜着延伸的至少一带的开口。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座椅结构,其中斜着延伸的所述至少一条带包括至少一对从所述上边缘部分的中心线的两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伊夫·贝哈尔布雷特·瑞可枝广直也李钦安德鲁·J·库拉奇克里斯多夫·C·希尔约翰·马太布洛克·沃克
申请(专利权)人:赫尔曼米勒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