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控考古模型试验场中的古井遗址复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29166 阅读:4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7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考古模型试验场中的古井遗址复建方法,首先按照古井遗址的实际深度挖掘、修筑与其比例1:1的古井遗址模型,然后再按照选定的埋藏坑遗址的类型,自古井底部侧向水平施工挖掘,形成水平坑道,然后向坑道顶端置入古代器物窖藏,形成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竖直的古井遗址复建和水平的埋藏坑遗址复建合理的结合起来,由于水平延伸挖掘的水平坑道顶端形成的埋藏坑与古井遗址的中轴线有一定的距离,并未扰动或影响埋藏坑上方的原始地层,因而采用物探技术探测时不会因地层扰动对其造成干扰和影响。而将古井遗址和埋藏坑遗址合理的结合在一起复建,不仅节约了占地面积,也减少了挖掘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模型,尤其是涉及一种。
技术介绍
可控考古模型试验场是在满足要求的自然地质环境和人工地表环境要求的场地上复建出已挖掘的具有代表性的古代遗址,采用先进的在考古勘察中应用的物探技术对其进行试验和评估,并作为展示模拟古代遗址、古代技术的试验场地,为物探技术提供了试验场内部埋藏物已知、体量确定、边界清楚的标准验证平台。由于我国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淀,发掘出的文化遗址较多,如果将这些具有代表性和典型性的所有遗址全部排列复建出来,则需要很大的建筑面积。如果将一些不同类型的遗址错层复建,将会节约大量的占地面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本专利技术将古井遗址和埋藏坑遗址的模型合理的结合起来,便于复建,节约了占地面积,也不会给物探技术的应用带来干扰。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可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首先按照古井遗址的实际深度挖掘、修筑与其比例1:1的古井遗址模型,然后再按照选定的埋藏坑遗址的类型,自古井底部侧向水平施工挖掘,形成水平坑道,然后向坑道顶端置入古代器物窖藏,形成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所述水平坑道按放射状自古井遗址模型底部延伸挖掘而成。如两相邻水平坑道之间呈120度夹角延伸设置。所述水平坑道按一字或十字自古井遗址模型底部延伸挖掘而成。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竖直的古井遗址复建和水平的埋藏坑遗址复建合理的结合起来,由于水平延伸挖掘的两个、三个或四个水平坑道的顶端形成的埋藏坑复建遗址与古井复建遗址的中轴线有一定的距离(一般情况下古井与埋藏坑之间的距离不小于10米),并未扰动或影响复建的埋藏坑上方的原始地层,即复建的埋藏坑遗址的环境更接近于发掘前埋藏坑所处的地层环境,因而采用物探技术探测时复建的古井遗址不会对其造成干扰和影响。而将古井遗址和埋藏坑遗址复建时合理的结合在一起,不仅节约了占地面积,也减少了挖掘筑建的工作量。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图3是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首先按照古井遗址的实际深度挖掘、修筑与其比例1:1的古井遗址模型1,然后再按照选定的埋藏坑遗址的类型,自古井底部侧向水平施工挖掘,形成水平坑道,然后向坑道顶端置入古代器物窖藏,形成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2。如果将水平坑道按一字形自古井遗址模型底部向两侧延伸挖掘而成,如图2所示,则可在古井遗址模型I的两侧形成两个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2。如果将水平坑道按十字形自古井遗址模型底部向四周延伸挖掘而成,如图3所示,则可在古井遗址模型I的四周形成四个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2。当然,根据实际需要,水平坑道也可以按放射状自古井遗址模型I的底部向三个方向延伸挖掘而成,两条相邻的水平坑道之间的夹角呈120度,则可在古井遗址模型I的四 周形成三个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可控考古模型试验场中的古井遗址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按照古井遗址的实际深度挖掘、修筑与其比例1:1的古井遗址模型(1),然后再按照选定的埋藏坑遗址的类型,自古井底部侧向水平施工挖掘,形成水平坑道,然后向坑道顶端置入古代器物窖藏,形成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考古模型试验场中的古井遗址复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按照古井遗址的实际深度挖掘、修筑与其比例1:1的古井遗址模型(1),然后再按照选定的埋藏坑遗址的类型,自古井底部侧向水平施工挖掘,形成水平坑道,然后向坑道顶端置入古代器物窖藏,形成埋藏坑遗址复建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铁付德李延祥陈建立胥谞焦南峰段清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国家博物馆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