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由往复车、轴带机、支架体中的往复车、前驱轴、转动带、转动轴、后驱轴、直支杆、横支杆等有机综合构成,所述往复车设置于转动带上侧且下侧与转动带连接,所述前驱轴设置于转动带前端内侧,所述转动带设置于前驱轴、后驱轴及转动轴外侧和往复车下侧,所述转动轴设置于前驱轴和后驱轴之间及转动带内侧,所述后驱轴设置于转动带后端内侧,所述直支杆设置于横支杆两端和中间下端,所述横支杆设置于前中后直支杆上端。本发明专利技术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设计理念超前、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安全快捷防堵、高效节能便利、降污防噪环保、可靠经久耐用、安用成本更低,其推广使用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公交车,特别是一种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
技术介绍
随着城乡现代交通事业的高速发展,城市公共交通问题被摆在极为突出和重要的位置,而现有城市街道拓展空间有限和公 交车俩技术结构与运行模式却极为滞后,已远远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城市交通运行和市民出行乘车的要求,交通拥堵和事故现象频繁发生,极大阻碍了城市交通和各项事业的综合发展。为此,进一步专利技术切实可行的公交车新技术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公交运行工具问题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设计理念超前、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安全快捷防堵、高效节能便利、降污防噪环保、制用成本更低、可靠经久耐用,即综合性价比极高的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本专利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其特征在于,该专利技术包括往复车、轴带机、支架体三个部分。所述往复车设置于转动带上侧且下侧与转动带连接,往复车既可作人工操控亦可作无线遥控或定时控制。所述轴带机包括前驱轴、转动带、转动轴、后驱轴,所述前驱轴两端分别与前直支杆内侧连接并置于转动带前端内侧,所述转动带一端上侧与往复车下侧连接并置于前驱轴、后驱轴及转动轴外侧,所述转动轴两端与两侧置轴杠内侧连接并置于前驱轴和后驱轴之间及转动带内侧,所述后驱轴两端分别与后直支杆内侧连接并置于转动带后端内侧。所述支架体包括直支杆、横支杆、置轴杠,所述直支杆设置于支架两侧和横支杆两端和置轴杠之间,所述横支杆两端分别与前、中、后直支杆内侧连接和位于转动带下侧,所述置轴杠两端分别与前、中、后直支杆上端一侧连接和内侧与转动轴两端连接。其中所述往复车厢体内侧两端分别设有手控和遥控按钮,乘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控制前驱轴和后驱轴转速(即控制车速)和中间到站停车,同时往复车内可增设监控装置并通过位于支架两端的前驱轴和后驱轴分别进行适时手控、遥控或定时控制。其中所述直支杆包括前、中、后若干个两两相对设置于横支杆两端和置轴杠两端及转动带两侧的直支杆。其中所述横支杆包括若干个与中、前、后若干个直支杆上端内侧连接的横支杆。其中所述置轴杠包括若干个与中、前、后两侧若干个直支杆上端一侧连接的置轴杠。其中所述转动轴包括若干个置于前驱轴和后驱轴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置轴杠内侧连接的转动轴。其中所述前驱轴和后驱轴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前驱轴和后驱轴,且可同时和分别接受手控与遥控。由于采用上述技术结构,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专利技术采用创新设计理念与独创技术,将现有相关技术优缺点进行综合分析、剔除、揉和、优化、提高与创新,综合设计出以往复车、轴带机、支架体三个主体部分中的往复车、前驱轴、转动带、转动轴、后驱轴、直支杆、横支杆、置轴杠等所组成的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其中往复车可承载乘客并随转动带往复来回运行,前驱轴可与后驱轴同步或单独驱动转动带转动,转动带可接受前驱轴、后驱轴驱转并带动往复车作往复运行,转动轴可接受转动带带动并支持转动带往复运行,后驱轴可与前驱轴同步或单独驱动转动带转动,直支杆可支撑横支杆,横支杆可支持前驱轴、后驱轴、转动轴及转动带,置轴杠可配合直支杆支持支架体和设置转动轴。且直支杆、横支杆、置轴杠等均包括前、中、后若干个,横支杆包括与其对称设置的横支杆在内,转动轴两端分别与两横支杆内侧连接,且转动轴包括置于其前后若干个转动轴在内。形成该专利技术可利用特殊支架体在城镇街道两边花带或非机动车道或行人道上面加设轴带机设置往复车,并采取电动转动带和人工、遥控、定时等多功能控制运行 方式,既节省场地和克服堵车又节能环保及安全便利快捷,其操作运行省地、防堵、节能、降耗、降噪环保等综合效益可达30-50%,从而弥补和克服城镇道路不足与交通拥堵和公交车技术与运行管理滞后,以及能源浪费大及大气污染、噪音严重等不足与弊端。因此,本专利技术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具有设计理念超前、技术性能优越、多功能实用广、安全快捷防堵、高效节能便利、降污防噪环保、可靠经久耐用、安用成本更低等优点,其制用综合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极为明显。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作进一步说明。附图说明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的结构示意 主要兀件标号说明I-直支杆,2-前驱轴,3-转动带,4-转动轴,5-横支杆,6-置轴杠,7-后驱轴,8-往复车。实施方式 如附图所示,本专利技术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包括往复车、轴带机、支架体三个部分。所述往复车8设置于转动带3上侧且下侧与转动带3连接,往复车8既可作人工操控亦可作无线遥控或定时控制,其作用是承载乘客并随转动带3往复来回运行。所述轴带机包括前驱轴2、转动带3、转动轴4、后驱轴7,所述前驱轴2两端分别与前直支杆I内侧连接并置于转动带3前端内侧,其作用是与后驱轴7同步或单独驱动转动带3转动,所述转动带3 —端上侧与往复车8下侧连接并置于前驱轴2、后驱轴7及转动轴外侧,其作用是接受前驱轴2、后驱轴7驱转并带动转动轴4随转及牵引往复车8作往返运行,所述转动轴4两端与两侧置轴杠6内侧连接并置于前驱轴2和后驱轴7之间及转动带3内侧,其作用是接受转动带3带动并支持转动带3作往复运转,所述后驱轴7两端分别与后直支杆内侧连接并置于转动带3后端内侧,其作用是与前驱轴2同步或单独驱动转动带3转动。所述支架体包括直支杆I、横支杆5、置轴杠6,所述直支杆I设置于支架两侧和横支杆5两端和置轴杠6之间,其作用是支持横支杆5和置轴杠6,所述横支杆5两端分别与前、中、后直支杆I内侧连接和位于转动带3下侧,其作用配合前、中、后直支杆I支持架体并扶持转动带3,所述置轴杠6两端分别与前、中、后直支杆I上端一侧连接和内侧与转动轴4两端连接,其作用是配合直支杆I支持支架体和设置转动轴4。其中所述往复车8厢体内侧两端分别设有手控和遥控按钮,乘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控制前驱轴2和后驱轴7转速(即控制车速)和中间到站停车,同时往复车8内可增设监控装置并通过位于支架两端的前驱轴2和后驱轴7分别进行适时手控、遥控或定时控制。其中所述直支杆I包括前、中、后若干个两两相对设置于横支杆5两端和置轴杠6两端及转动带3两侧的直支杆。其中所述横支杆5包括若干个与中、前、后若干个直支杆I上端内侧连接的横支杆。其中所述置轴杠6包括若干个与中、前、后两侧若干个直支杆I上端一侧连接的置轴杠。其中所述转动轴4包括若干个置于前驱轴2和后驱轴7之间,且两端分别与置轴杠6内侧连接的转动轴。其中所述前驱轴2和后驱轴7可根据需要设置若干个前驱轴和后驱轴,且可同时和分别接受手控与遥控。实施过程将本专利技术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的前驱轴2、后驱轴7分别与外部电源及控制器连接,若作人工操作时,即用手或遥控器启动控制器上的同步驱动或单独驱动按钮,当驱动同步按钮时前驱轴2、后驱轴7即同向转动并快速带动转动带3、转动轴4同步转动及带动往复车8作往返运行,当驱动单独按钮时前驱轴2或后驱轴6即单独转动并慢速带动转动带3、转动轴4同步转动及带动往复车8作往返运行。若要进行无人操控即远程遥控和自动控制式运行,即手动或遥控断开人工操作按钮,并开启往复车8内监控装置(也可不开)和遥控装置,或只开前驱轴4和后驱轴7任何一端所设置的手控、遥控、定时等控制装置进行外部监控、遥控或定时自控,既可促使往复车8进行快慢和安全与准时往返行车。当然,在安全前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包括往复车、轴带机、支架体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复车(8)设置于转动带(3)上侧且下侧与转动带(3)连接,往复车(8)既可作人工操控亦可作无线遥控或定时控制,其作用是承载乘客并随转动带(3)往复来回运行;所述轴带机包括前驱轴(2)、转动带(3)、转动轴(4)、后驱轴(7),所述前驱轴(2)两端分别与前直支杆(1)内侧连接并置于转动带(3)前端内侧,所述转动带(3)一端上侧与往复车(8)下侧连接并置于前驱轴(2)、后驱轴(7)及转动轴外侧,所述转动轴(4)两端与两侧置轴杠(6)内侧连接并置于前驱轴(2)和后驱轴(7)之间及转动带?(3)内侧,所述后驱轴(7)两端分别与后直支杆内侧连接并置于转动带(3)后端内侧;所述支架体包括直支杆(1)、横支杆(5)、置轴杠(6),所述直支杆(1)设置于支架两侧和横支杆(5)两端和置轴杠(6)之间,所述横支杆(5)两端分别与前、中、后直支杆(1)内侧连接和位于转动带(3)下侧,所述置轴杠(6)两端分别与前、中、后直支杆(1)上端一侧连接和内侧与转动轴(4)两端连接;所述往复车(8)厢体内侧两端分别设有手控和遥控按钮,乘员可根据需要随时控制前驱轴(2)和后驱轴(7)转速(即控制车速)和中间到站停车,同时往复车(8)内可增设监控装置并通过位于支架两端的前驱轴(2)和后驱轴(7)分别进行适时手控、遥控或定时控制。...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节能轴带公交车,包括往复车、轴带机、支架体三个部分,其特征在于 所述往复车(8)设置于转动带(3)上侧且下侧与转动带(3)连接,往复车(8)既可作人工操控亦可作无线遥控或定时控制,其作用是承载乘客并随转动带(3)往复来回运行;所述轴带机包括前驱轴(2)、转动带(3)、转动轴(4)、后驱轴(7),所述前驱轴(2)两端分别与前直支杆(I)内侧连接并置于转动带(3)前端内侧,所述转动带(3) —端上侧与往复车(8)下侧连接并置于前驱轴(2)、后驱轴(7)及转动轴外侧,所述转动轴(4)两端与两侧置轴杠出)内侧连接并置于前驱轴(2)和后驱轴(7)之间及转动带(3)内侧,所述后驱轴(7)两端分别与后直支杆内侧连接并置于转动带(3)后端内侧; 所述支架体包括直支杆(I)、横支杆(5)、置轴杠¢),所述直支杆(I)设置于支架两侧和横支杆(5)两端和置轴杠(6)之间,所述横支杆(5)两端分别与前、中、后直支杆(I)内侧连接和位于转动带(3)下侧,所述置轴杠(6)两端分别与前、中、后直支杆(I)上端一侧连接和内侧与转动轴(4)两端连接; 所述往复车(8)厢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韦战,
申请(专利权)人:柳州市京阳节能科技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