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22182 阅读:21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1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包括:位于最底层,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位于最上层,用于保护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盖板Cover?Lens;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设于Cover?Lens与显示屏间。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制作于透明基材板上且不同位置处,透明基材板为玻璃板或Film或PC板或有机玻璃板;为进一步降低产品厚度,所述透明基材板亦可作为Cover?Lens。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可降低原材料、加工成本,减轻产品的厚度及重量,同时提高了产品的抗干扰性与抗敲击性。(*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容触控屏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
技术介绍
触控屏是用于手机、电子书、数码相机等电子产品上的复合触摸屏,其中电容式触控屏是触控屏中最常用的一种。电容式触控屏是利用人体的电流感应进行工作。电容式触控屏通常是一块四层复合玻璃屏,当用户的手指触摸在电容式触控屏上时,由于人体电场,用户和电容式触控屏表面形成以一个耦合电容(对于高频电流来说,电容可以视为导体),于是手指从电容式触 控屏表面的触控点吸走一个很小的电流,这个电流分从电容式触控屏的四角上的电极中流出。流经这四个电极的电流与手指到四角的距离成正比,控制器通过对这四个电流比例的精确计算,得出触摸点的位置。现有的电容式触控屏如图I所示,通常包括以下主要组成元件在玻璃基材上镀上了铟锡金属氧化物(ITO,Indium Tin Oxides)图案的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ITO传感器10 ;对ITO传感器起保护作用的盖板(Cover Lens) 11 ;用于粘合ITO传感器10与CoverLens 11的光学双面胶15 ;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的柔性电路板12,以及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13。现有的电容触控屏是利用纳米铟锡金属氧化物ITO作为触控屏的传感器,ITO成型后需运用黄光或蚀刻等工艺进行图案化制程,原材料、加工成本较高,且抗敲击与抗LCM与天线等讯号干扰的能力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可降低原材料、加工成本,提高产品的抗敲击性及抗干扰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包括位于最底部,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用于保护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盖板CoverLens ;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设置在Cover Lens下面;与纳米碳管传感器相连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的柔性电路板。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设于透明基材板上朝向所述Cover Lens的一侧,通过光学双面胶与所述Cover Lens粘合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设于透明基材板上下两面,所述CoverLens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通过光学双面胶粘合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分别设在透明基材板朝向所述显示屏的一侧和Cover Lens底部上,通过光学双面胶将透明基材板与Cover Lens粘合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分别设在透明基材板朝向所述CoverLens的一侧和Cover Lens底部上;且通过光学双面胶将透明基材板与Cover Lens粘合在一起。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镀在所述Cover Lens底部。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其利用纳米碳管作为传感器,打破了传统以ITO作为传感器需进行图案化制程,降低了原材料及加工成本。进一步的,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其无需进行图案化制程加工,节省了相关设备支出,量产良率易控制,且纳米碳管在各种基材上的 附着力更高,具有抗敲击性与抗LCM与天线等讯号干扰性的高整合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I是现有的电容触控屏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一结构分解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二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三结构分解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四结构分解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五结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可降低原材料、加工成本,提高产品的抗敲击性及抗干扰性。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一结构分解示意图,包括显示屏25、Cover Lens22、纳米碳管传感器21、柔性电路板26以及粘合所述Cover Lens 22与纳米碳管传感器21的光学双面胶24。显示屏25位于最底部,用于显示图像,优选IXD显示屏。纳米碳管传感器21位于所述Cover Lens22下面,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相连,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的柔性电路板26,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设在透明基材板23上朝向所述Cover Lens22的一侧,通过光学双面胶24与所述Cover Lens22粘合在一起,所述透明基材板可以为玻璃板或胶片(film)或PC板或有机玻璃板,用纳米碳管作为传感器,纳米碳管在各种基材上的附着力更闻,广品量广良率得到提闻。参见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二结构分解示意图,包括显示屏25、Cover Lens22、纳米碳管传感器21、柔性电路板26以及粘合所述Cover Lens 22与纳米碳管传感器21的光学双面胶24。显示屏25位于最底层,用于显示图像,优选IXD显示屏。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设置于Cover Lens22下面,用于感测触控点,所述纳米碳 管传感器21镀在透明基材板23上下两面,所述透明基材板23为玻璃板或胶片(film)或PC板或有机玻璃板。所述Cover Lens22用于保护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通过光学双面胶24粘合在一起。所述柔性电路板26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相连,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参见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三结构分解示意图,包括位于最底部,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25,优选IXD显示屏;用于保护纳米碳管传感器21的盖板Cover Lens22,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设置于所述CoverLens22下面;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相连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的柔性电路板26。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分别设在透明基材板23朝向所述显示屏25的一侧和Cover Lens22底部上,透明基材板23与Cover Lens22通过光学双面胶24粘合在一起,所述透明基材板23为玻璃板或胶片(film)或PC板或有机玻璃板。参见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实施例四结构分解示意图,包括位于最底部,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25,优选IXD显示屏;用于保护纳米碳管传感器21的盖板Cover Lens22,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设置于所述CoverLens22下面;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21相连用于计算触控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的柔性电路板、盖板Cover?Lens和纳米碳管传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最底部,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盖板Cover?Lens下面,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相连。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包括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屏、用于计算触控点并回报给处理器的柔性电路板、盖板Cover Lens和纳米碳管传感器,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屏设置在最底部,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设置于所述盖板Cover Lens下面,所述柔性电路板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设于透明基材板上朝向所述盖板Cover Lens的一侧,通过光学双面胶与所述盖板Cover Lens粘合在一起。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纳米碳管传感器的电容触控屏,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碳管传感器设于透明基材板上下两面,所述盖板Cover Lens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宝玉方维祥
申请(专利权)人:格林精密部件惠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