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及元专利>正文

18米O成型压力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807 阅读:2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18米O成型压力机涉及一种制管设备。主要是为解决现有的O成型压力机模具承载力低,只能生产长12米、管径1016mm以下的O型管筒的问题而设计的。他包括机架、油缸、均压梁、上模具架、下模具架、上模具、下模具、导向机构、导管机构、起管机构;机架一字型排列,油缸设在机架下部,油缸的活塞上有球面支座,均压梁固定在支座上;上模具架固定在机架的孔内,上模具固定在上模具架上,下模具架固定在均压梁上,下模具设在下模具架上;导向机构由导向板和导向块组成,导向块固定在均压梁两侧;起管机构包括若干个起管柱。优点是模具承载力强,可生产管长18米、管径1422mm的O型管筒。(*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制管设备,特别是涉及一种在UOE大直径直缝焊管的生产过程中将U成型后的管坯压制成O型的压力机。
技术介绍
:O成型压力机是UOE大口径直缝焊管生产线的主要设备之一,是生产用于输送石油、天然气、煤气等专用管的关键设备。在大口径直缝焊管的生产过程中,钢板由U型压力机一次压成U型后,再用O成型压力机压成O型管筒,最后再将开缝钢管进行焊接。现有的O成型压力机存在的问题是:自动化程度及模具的承载力不高,而且只能生产长12米以下,管径1016mm以下的O型管筒,生产速度慢,每生产一根需6-8分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UOE大口径直缝焊管生产中,将U成型后的18米管坯高精度的压制成O型管筒的18米O成型压力机。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他包括若干个机架、若干个油缸、均压梁、上模具架、下模具架、上模具、下模具、导向机构、导管机构、起管机构。其中若干个机架相对一字型排列设置,每一个机架由若干个高强度的合金钢板叠放构成,每一个机架上开设一个供上、下模具架及均压梁穿设的长方孔,若干个油缸设置在若干个机架的下部,且每二个机架之间固定一个油缸,每个油缸的活塞上固定一个球面支座,均压梁固定在若干个支座上,均压梁由厚钢板焊接制成;上模具架固定在若干个机架所设孔的上部内壁上,上模具架的下端面和下模具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半圆形凹槽,上模具固定在上模具架的半圆形凹槽的槽面上,下模具架固定在均压梁上,下模具架上设有若干个起管通孔,下模具坐卧在下模具架的半圆形凹槽的槽面上,油缸可通过均压梁带动下模具架上下运动;导向机构由若干个导向板和若干个导向块组成,其中,每二个导向板固定在一个机架所设长方孔的两个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若干个导向块固定在均压梁两侧与若干个导向板相对应的位置上,且若干个导向板与若干个导向块一一对应,每一个导向块可在相对应的导向板上滑动,并采用甘油润滑,该导向机构在下模具上下运动时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保证上、下模具的-->正确合口;起管机构包括若干个起管柱,其上端分别连接有小辊轮,在下模具架上有若干个起管通孔,若干个起管柱分别插入各起管通孔内,若干个起管柱分别由油缸驱动作上、下移动;在管坯成型开模后,起管柱由油缸驱动上移将管坯托起;导管机构包括同步支撑的辊轮组、链条、油缸、蜗轮蜗杆、电机,油缸的活塞杆与辊轮组连接,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与辊轮组连接,油缸工作带动蜗轮蜗杆,使其连接的同步支撑的辊轮组压住管坯,由电机带动辊轮组转动完成输送工作。本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模具承载力强,可生产管长18米、最大管径1422mm的O型管筒,生产速度快,每5分钟可生产一根管。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2,他包括12个机架1、6个油缸2、均压梁3、上模具架4、下模具架5、上模具6、下模具7、导向机构、导管机构、起管机构。其中12个机架1相对一字型排列设置,每一个机架1由若干个高强度的合金钢板叠放构成,每一个机架1上开设一个供上、下模具架4、5及均压梁3穿设的长方孔8,6个油缸2设置在12个机架1的下部,且每二个机架1之间固定一个油缸2,每个油缸2的活塞上固定一个球面支座9,均压梁3固定在若干个支座9上,均压梁3由厚钢板焊接制成;上模具架4固定在若干个机架1所设孔8的上部内壁上,上模具架4的下端面和下模具5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半圆形凹槽10和11,上模具6固定在上模具架4的半圆形凹槽10的槽面上,下模具架5固定在均压梁3上,下模具架5上设有若干个起管通孔,下模具7坐卧在下模具架5的半圆形凹槽11的槽面上,油缸2可通过均压梁3带动下模具架5上下运动;导向机构由若干个导向板12和若干个导向块13组成,其中,每二个导向板12固定在一个机架1所设长方孔8的两个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若干个导向块13固定在均压梁3两侧与若干个导向板12相对应的位置上,且若干个导向板12与若干个导向块13一一对应,每一个导向块13可在相对应的导向板12上滑动,并采用甘油润滑,该导向机构在下模具7上下运动时起到限位和导向作用,保证上、下模具6、7的正确合口;起管机构包括若干个起管柱15,其上端分别连接有小辊轮,在下模具架5上有若-->干个起管通孔,若干个起管柱15分别插入各起管通孔内,若干个起管柱分别由油缸驱动作上、下移动;在管坯成型开模后,起管柱15由油缸2驱动上移将管坯托起;导管机构包括同步支撑的辊轮组、链条、油缸、蜗轮蜗杆、电机,油缸的活塞杆与辊轮组连接,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与辊轮组连接,油缸2工作带动蜗轮蜗杆,使其连接的同步支撑的辊轮组14压住管坯,由电机带动辊轮转动完成输送工作。工作原理:当18米U型管坯被送入18米O成型压力机后,6个油缸2工作并通过均压梁3将下模具7顶起并扣合在上模具6上,使U型管坯变成O型管坯,6个油缸2停止工作,下模具7复位,此时起管油缸工作带动起管机构的起管柱上移,将O型管坯托起,此时导管机构开始工作,带动辊轮14压住管坯,再由电机带动辊轮14转动,进而将O型管坯送出18米O成型压力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18米O成型压力机

【技术保护点】
18米O成型压力机,包括若干个机架(1)、若干个油缸(2)、均压梁(3)、上模具架(4)、下模具架(5)、上模具(6)、下模具(7)、导向机构、导管机构、起管机构;其特征是:    A:若干个机架(1)相对一字型排列设置,每一个机架(1)上开设有一个供上、下模具架(4)和(5)及均压梁(3)穿设的孔(8),若干个油缸(2)设置在若干个机架(1)的下部,且每二个机架(1)之间固定一个油缸(2),每个油缸(2)的活塞上固定一个球面支座(9),均压梁(3)固定在若干个支座(9)上;上模具架(4)固定在若干个机架(1)所设孔(8)的上部内壁上,上模具架(4)的下端面和下模具(5)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半圆形凹槽(10)和(11),上模具(6)固定在上模具架(4)的半圆形凹槽(10)的槽面上,下模具架(5)固定在均压梁(3)上,下模具架(5)上设有若干个起管通孔,下模具(7)坐卧在下模具架(5)的半圆形凹槽(11)的槽面上;    B、导向机构由若干个导向板(12)和若干个导向块(13)组成,其中,每二个导向板(12)固定在一个机架(1)所设孔(8)的两个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若干个导向块(13)固定在均压梁(3)两侧与若干个导向板(12)相对应的位置上,且若干个导向板(12)与若干个导向块(13)一一对应;    C、起管机构包括若干个起管柱(15),其上端分别连接有小辊轮,若干个起管柱(15)分别插入下模具架(5)上的若干个起管通孔内;    D、导管机构包括同步支撑的辊轮组(14)、链条、油缸(2)、蜗轮蜗杆、电机,油缸的活塞杆与辊轮组连接,电机通过蜗轮蜗杆与辊轮组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18米O成型压力机,包括若干个机架(1)、若干个油缸(2)、均压梁(3)、上模具架(4)、下模具架(5)、上模具(6)、下模具(7)、导向机构、导管机构、起管机构;其特征是:A:若干个机架(1)相对一字型排列设置,每一个机架(1)上开设有一个供上、下模具架(4)和(5)及均压梁(3)穿设的孔(8),若干个油缸(2)设置在若干个机架(1)的下部,且每二个机架(1)之间固定一个油缸(2),每个油缸(2)的活塞上固定一个球面支座(9),均压梁(3)固定在若干个支座(9)上;上模具架(4)固定在若干个机架(1)所设孔(8)的上部内壁上,上模具架(4)的下端面和下模具(5)的上端面上分别设有相对应的半圆形凹槽(10)和(11),上模具(6)固定在上模具架(4)的半圆形凹槽(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及元
申请(专利权)人:王及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1[中国|辽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