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过滤器及包括其的机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12466 阅读:17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2 0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器及包括其的机车。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空气过滤器,连接通风系统,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30),具有集尘腔;多个离心过滤芯体(10),设置在过滤器壳体(30)内部,具有贯通的中间通道以及从中间通道连通到集尘腔的出尘通道,中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器壳体(3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相通;出尘部(20),设置在过滤器壳体(30)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车,包括该空气过滤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空气过滤器存在滤水、滤尘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滤水、滤尘效率较高的效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车制造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空气过滤器及包括其的机车
技术介绍
机车的电气设备是保证机车正常运行的一种重要设备。为了保证机车的正常运行,通常在机车的电气设备上设置有用于过滤冷却空气的空气过滤器。随着机车品质的提高,对空气的过滤效果也要求严格,要求过滤器能够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灰尘微粒,保证冷却空气的清洁,保证机车的电气设备的安全。目前,通常采用的机车用空气过滤器存在滤水、滤尘效率较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在电器件表面附着细小的灰尘颗粒,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导致电器部件放电间隙不够而出现电气故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空气过滤器及包括其的机车,以解决现有的空气过滤器存在的滤水、滤尘效率较低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器,连接通风系统,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具有集尘腔;多个离心过滤芯体,设置在过滤器壳体内部,具有贯通的中间通道以及从中间通道连通到集尘腔的出尘通道,中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器壳体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相通;出尘部,设置在过滤器壳体上。进一步地,出尘部还包括出尘框架,与过滤器壳体铆接。进一步地,离心过滤芯体包括上导流体;螺旋导流体,设置在上导流体内并位于上导流体的第一端;下导流体,设置在上导流体的第二端,下导流体的第一端设置在上导流体内,下导流体的第二端从上导流体的第二端伸出;其中,上导流体和下导流体相连通形成中间通道。进一步地,下导流体包括多个限位件,凸出且间隔地环设在下导流体的外表面,下导流体通过限位件与上导流体的第二端相连接,多个限位件与上导流体的内侧壁形成出尘通道。进一步地,下导流体的内径沿其入风口到出风口方向逐渐增大。进一步地,上导流体与螺旋导流体过盈配合;上导流体与下导流体过盈配合。进一步地,过滤器壳体包括框型侧板;进风侧盖板,与框型侧板的第一侧焊接;出风侧盖板,与框型侧板的第二侧焊接。进一步地,过滤器壳体还包括支撑体,设置在进风侧盖板和出风侧盖板之间。进一步地,支撑体的两端分别与进风侧盖板和出风侧盖板铆接。进一步地,框型侧板包括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其中,左侧板、前侧板、右侧板和后侧板依次焊接在一起。进一步地,过滤器壳体还包括第一连接孔,设置在进风侧盖板上,上导流体的第一端通过第一连接孔与进风侧盖板连接;第二连接孔,设置在出风侧盖板上,下导流体的第二端通过第二连接孔与出风侧盖板连接。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机车,包括前述的空气过滤器。根据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离心过滤芯体和出尘部都安装在具有集尘腔的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壳体上,离心过滤芯体过滤出的灰尘和水可以通过离心过滤芯体的中间通道和出尘通道进入集尘腔,集尘腔与出尘部相连通,过滤出的灰尘和水可以通过出尘部排出空气过滤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空气过滤器存在滤水、滤尘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滤水、滤尘效率较高的效果。附图说明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I是根据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整体示意图;图2是根据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出尘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离心过滤芯体的整体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离心过滤芯体的剖面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壳体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是根据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的支撑体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空气过滤器,该空气过滤器连接通风系统。如图I所示,该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30、离心过滤芯体10和出尘部20。其中,具有集尘腔的过滤器壳体30是整个空气过滤器的骨架,起到稳固结构的作用,也可供其他部件安装在其上面,而且还能容纳从空气中过滤出的灰尘和水;多个离心过滤芯体10设置在过滤器壳体30的内部,离心过滤芯体10用于将进入的空气中的灰尘和水过滤出来,且离心过滤芯体10具有贯通的中间通道以及从中间通道连通到集尘腔的出尘通道,中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过滤器壳体3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相通,离心过滤芯体10过滤出的灰尘和水可以通过中间通道和出尘通道进入集尘腔;出尘部20设置在过滤器壳体30的表面,集尘腔中的灰尘和水从出尘部20排出空气过滤器中。本技术的空气过滤器,离心过滤芯体10和出尘部20都安装在具有集尘腔的空气过滤器的过滤器壳体30上,离心过滤芯体10过滤出的灰尘和水可以通过离心过滤芯体10的中间通道和出尘通道进入集尘腔,集尘腔与出尘部20相连通,过滤出的灰尘和水可以通过出尘部20排出空气过滤器,解决了空气过滤器存在的滤水、滤尘效率较低的问题,达到了滤水、滤尘效率较高的效果。由于本技术提供的空气过滤器的滤水、滤尘效率较高,能够较好的在应用过程中过滤出附着在电器件表面细小的灰尘颗粒,进而防止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中,由于电器部件放电间隙不够而出现电气故障。又由于本技术提供的空气过滤器,由过滤器壳体30、离心过滤芯体10和出尘部20组成一个完整的整体,使用时直接将空气过滤器整体安装在设备上,能够有效地提高在设备上安装空气过滤器的安装效率,使用时方便快捷,提高了工作效率,缩短了工时。如图I所示,离心过滤芯体10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于过滤器壳体30上。离心过滤芯体10的作用是对进入离心过滤芯体10的空气产生高速离心力,将空气中的灰尘、水与空气分离。如图I所示,优选地,出尘部20安装在过滤器壳体30的一侧,即安装在离心过滤芯体10的旁边,这样可以便于离心过滤芯体10的排布和安装。如图2所示,出尘部20还包括风道口 21,风道口 21与离心过滤芯体10通过过滤 器壳体30相连通,风道口 21是过滤出的灰尘和水的排出口。优选地,出尘部20还包括出尘框架22,出尘框架22用于将出尘部20牢固的安装在过滤器壳体30上。优选地,出尘框架22与过滤器壳体30铆接。如图3所示,离心过滤芯体10包括螺旋导流体11、上导流体12和下导流体13。其中,螺旋导流体11设置在上导流体12的第一端内;下导流体13设置在上导流体12的第二端,下导流体13的第一端设置在上导流体12内,下导流体13的第二端伸出上导流体12的第二端;其中,上导流体12和下导流体13相连通形成中间通道,便于自然空气的进入,洁净空气排出,灰尘及水的排出。如图4所示,下导流体13具有入风口和出风口,优选地,下导流体13的内径沿其入风口到出风口方向逐渐增大,下导流体13呈锥形,上面小下面大,这样便于洁净空气的顺利排出。如图4所示,优选地,下导流体13包括多个限位件131,限位件131凸出的间隔地环设在下导流体13的外表面,下导流体13通过限位件131与上导流体12的第二端相连接。设置间隔,便于灰尘和水顺着上导流体12的内侧壁向下排出。优选地,每个限位件131之间的间隔距离相等。限位件131起到连接作用和限位的作用,由于限位件131和呈锥形的下导流体13的共同作用,使得上导流体12被限位固定,上导流体12不晃动。优选地,如图4所示,限位件131呈梯形,这样的限位件131不容易断裂。为了使离心过滤芯体10的上导流体12和螺旋导流体11配合紧密,优选地,上导流体12与螺旋导流体11过盈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空气过滤器,连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过滤器壳体(30),具有集尘腔;多个离心过滤芯体(10),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30)内部,具有贯通的中间通道以及从所述中间通道连通到所述集尘腔的出尘通道,所述中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3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相通;出尘部(20),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30)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过滤器,连接通风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过滤器包括 过滤器壳体(30),具有集尘腔; 多个离心过滤芯体(10),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30)内部,具有贯通的中间通道以及从所述中间通道连通到所述集尘腔的出尘通道,所述中间通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过滤器壳体(30)的进风侧和出风侧相通; 出尘部(20 ),设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30 )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出尘部(20)还包括出尘框架(22),与所述过滤器壳体(30)铆接。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过滤芯体(10)包括 上导流体(12); 螺旋导流体(11),设置在所述上导流体(12)内并位于所述上导流体(12)的第一端;下导流体(13),设置在所述上导流体(12)的第二端,所述下导流体(13)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上导流体(12 )内,所述下导流体(13 )的第二端从所述上导流体(12 )的第二端伸出;其中,所述上导流体(12)和所述下导流体(13)相连通形成所述中间通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体(13)包括 多个限位件(131),凸出且间隔地环设在所述下导流体(13)的外表面,所述下导流体(13)通过所述限位件(131)与所述上导流体(12)的第二端相连接,多个所述限位件(131)与所述上导流体(12)的内侧壁形成所述出尘通道。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过滤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导流体(13)的内径沿其入风口到出风口方向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春斌郝占红刘银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车集团大同电力机车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