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涂膜形成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8686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18: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多层涂膜形成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依次进行以下工序:在被涂物上涂布中涂层涂料从而形成中涂层涂膜的工序,在所述中涂层涂膜上涂布水性底涂层涂料从而形成底涂层涂膜的工序,在所述底涂层涂膜上涂布透明涂层涂料从而形成透明涂层涂膜的工序,通过加热所形成的未固化的中涂层涂膜、底涂层涂膜和透明涂层涂膜使上述3层涂膜同时固化的工序;中涂层涂料在剪切应力为1.0Pa和频率为0.1Hz的条件下于40℃具有100Pa·秒以下的复数粘度系数(η*40),并且在剪切应力为1.0Pa和频率为0.1Hz的条件下于80℃具有800Pa·秒以上的复数粘度系数(η*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过在被涂物上依次涂布中涂层涂料、水性底涂层涂料和透明涂层涂料,使得到的3层的多层涂膜一次加热固化的3涂I烤方式,形成具有优异的外观的多层涂膜的方法。
技术介绍
作为汽车车体的涂布方法,通常广泛采用将电沉积涂料施加于被涂物后,通过中涂层涂料的涂布一烘烤固化一水性底涂层涂料的涂布一预热(预加热)一透明涂层涂料的涂布一烘烤固化的3涂2烤(3C2B)方式形成多层涂膜的方法,但近年来从节能的观点出 发,省略中涂层涂料的涂布后的供烤固化工序,在将电沉积涂料施加于被涂物后,尝试中涂层涂料的涂布一预热(预加热)一水性底涂层涂料的涂布一预热(预加热)一透明涂层涂料的涂布一烘烤固化的3涂I烤方式(例如参照专利文献I)。但是,基于上述3涂I烤方式的涂布,由于中涂层涂料和水性底涂层涂料在未固化的状态下重叠涂布,所以在毗邻的涂膜间易产生混层,存在得到的涂膜的平滑性或鲜映性降低的情况。作为其对策,一直以来尝试通过在中涂层涂料中掺混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等在较低温下反应的固化剂,抑制与上层的水性底涂层涂料混层的方法,但通过该方法无法形成具有足够的平滑性的涂膜。例如,在专利文献2中记载有在基于上述3涂I烤方式的涂布中,当水性中涂层涂料和/或水性金属基底涂料含有聚碳化二亚胺化合物和含羧基的水性树脂时,可形成具有控制各涂膜层间界面处的溶合或翻转的良好外观的多层涂膜。但是,该涂膜形成方法存在所形成的多层涂膜的平滑性不足的情况。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I :日本特开2002-282773号公报 专利文献2 :日本特开2001-935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通过使用中涂层涂料、水性底涂层涂料和透明涂层涂料的3涂I烤方式,形成平滑性和鲜映性优异的多层涂膜的方法。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专利技术人为达成上述目的而反复深入研究,结果这次发现,在基于使用中涂层涂料、水性底涂层涂料和透明涂层涂料的3涂I烤方式的多层涂膜的涂布工序中,若使用具有特定的复数粘度系数的中涂层涂料,则可形成平滑性和鲜映性优异的多层涂膜,从而完成本专利技术。于是,本专利技术提供,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进行下列工序⑴ ⑷ (1)在被涂物上涂布中涂层涂料(X)从而形成中涂层涂膜的工序, (2)在工序(I)中形成的未固化的中涂层涂膜上涂布水性底涂层涂料(Y)从而形成底涂层涂I吴的工序, (3)在工序(2)中形成的未固化的底涂层涂膜上涂布透明涂层涂料(Z)从而形成透明涂层涂膜的工序,以及 (4)通过加热工序(1广(3)中形成的未固化的中涂层涂膜、底涂层涂膜和透明涂层涂膜使上述3层涂膜同时固化的工序, 中涂层涂料(X)在剪切应力为I. OPa和频率为0. IHz的条件下于40°C具有IOOPa 秒以下的复数粘度系数(n*4。),并且在剪切应力为I. OPa和频率为0. IHz的条件下于80°C具有800Pa 秒以上的复数粘度系数(n*8。)。专利技术的效果 若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则可通过3涂I烤方式在被涂物上形成平滑性和鲜映性优异的多层涂膜。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按各工序逐个顺序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详细地说明。工序(I) 本工序为在被涂物上涂布中涂层涂料(X)从而形成中涂层涂膜的工序。被涂物 根据本专利技术可应用中涂层涂料⑴的被涂物无特殊限定,例如可列举出客车、卡车、摩托车、公共汽车等汽车的车体的外板部,汽车部件,移动电话、音频设备等家庭电气产品的外板部等,其中优选汽车车体的外板部和汽车部件。上述被涂物的原材料无特殊限定,例如可列举出铁、铝、黄铜、铜、马口铁、不锈钢、镀锌钢、合金化锌(Zn-Al、Zn-Ni、Zn-Fe等)、电镀钢等金属材料,聚乙烯树脂、聚丙烯树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树脂、聚酰胺树脂、丙烯酸树脂、偏氯乙烯树脂、聚碳酸酯树脂、聚氨酯树脂、环氧树脂等树脂类或各种FRP等塑料材料,玻璃、水泥、混凝土等无机材料,木材,纤维材料(纸、布等)等,其中优选金属材料和塑料材料。另外,被涂物也可为对上述金属材料或由它们成型的车体等的金属表面实施过磷酸盐处理、铬酸盐处理、复合氧化物处理等表面处理的被涂物。此外,该被涂物还可为在上述金属材料、车体等形成有各种电沉积涂料等的内涂层涂膜的被涂物,其中特别优选通过阳离子电沉积涂料形成有内涂层涂膜的车体。中涂层涂料(X) 在本专利技术中,作为涂布于上述被涂物的中涂层涂料(X),可使用在剪切应力为l.OPa和频率为0. IHz的条件下于40°C具有IOOPa*秒以下、优选80Pa*秒以下、进一步优选70Pa 秒以下的复数粘度系数(n*4(l),并且在剪切应力为I. OPa和频率为0. IHz的条件下于80°C具有800Pa 秒以上、优选900Pa秒以上、进一步优选1,OOOPa 秒以上的复数粘度系数(n*8Q)的涂料组合物。若中涂层涂料⑴的复数粘度系数(n*4。)超过IOOPa 秒,则存在导致所形成的多层涂膜的平滑性不足的可能性,另外若中涂层涂料(X)的复数粘度系数(n*8CI)低于SOOPa 秒,则存在导致所形成的多层涂膜的鲜映性不足的可能性。在本说明书中,40°c的复数粘度系数(n*4Q)和80°c的复数粘度系数(n*8Q)为针对中涂层涂料(X),使用粘弹性测定装置,在剪切应力1.0Pa、频率0. 1Hz、测定开始温度25°C、测定结束温度80°C和升温速度11°C /min的条件下测定复数粘度系数(n*)时,在40°C和80°C的复数粘度系数(n*)。作为中涂层涂料(X),可使用通常含有基体树脂、固化剂和溶剂,进而根据需要掺混着色颜料、体质颜料、光辉性颜料、固化催化剂、增粘剂、紫外线吸收剂、光稳定剂、消泡齐U、增塑剂、有机溶剂、表面调节剂、抗沉降剂等涂料用添加剂而成的液态涂料。作为上述溶齐U,可使用水和/或有机溶剂。其中,中涂层涂料(X)优选为上述溶剂的主要成分为水的水性涂料的形态。另外,作为固化剂,可使用与基体树脂在7(T90°C、优选约80°C的温度发生交联反应的固化剂。 中涂层涂料⑴的40°C的复数粘度系数(n *40)例如可通过所使用的基体树脂的重均分子量来调整。另外,80°C的复数粘度系数(n*8CI)例如可通过基体树脂与固化剂的使用比例来调整。具体而言,可通过使用具有较低的重均分子量的树脂作为基体树脂,并且例如以基体树脂与固化剂的合计质量为基准,以通常18飞0%质量、优选2(T40%质量的范围内的量使用在约80°c的较低温度与该基体树脂发生交联反应的化合物作为固化剂,制备具有本专利技术中规定的复数粘度系数的中涂层涂料(X)。在本专利技术的中,通过使用40°C的复数粘度系数(n*4(l)为IOOPa 秒以下,并且80°C的复数粘度系数(n*8Q)为800Pa 秒以上的中涂层涂料⑴,可形成平滑性和鲜映性优异的多层涂膜的理由据推测为,由于中涂层涂料(X)的40°C的复数粘度系数(n*4(l)为IOOPa 秒以下,较低,所以涂布于被涂物后该中涂层涂料⑴的流动性高,该中涂层涂料(X)均匀润湿蔓延于被涂物上,因此可形成具有优异的平滑性的涂膜。而另一方面推测,由于80°C的复数粘度系数(n*8。)为SOOPa 秒以上,具有从较低温的阶段开始粘度升高的粘性特性,因此可抑制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松岛直人松田健仓田祐介居原理
申请(专利权)人:关西涂料株式会社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