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板连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07110 阅读:131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板连接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柔性电路板包括长条形的电路板主体和两个延伸部,两个延伸部设置于电路板主体的两端且分别自电路板主体的两个侧边向垂直于电路板主体的第一方向延伸。电路板主体和两个延伸部的表面设置有电路走线。两个连接器分别设置在两个延伸部的内侧面上,两个连接器上的端口分别与电路走线的两端一一对应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采用电路板连接装置的便携式电子设备以及电路板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电路板连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起到降低便携式电子设备整机厚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移动终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路板连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很多便携式电子设备中包括有不止一块的电路板,这些电路板之间的连接通常是通过FPC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柔性电路板)实现的。现有技术中,两块电路板之间的距离比较远,FPC通过穿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LCD显示屏的底部来连接两块电路板,请参阅图1,图I是现有技术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 构示意图。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电路板101、电路板102、柔性电路板103以及IXD显示屏104。电路板101和电路板102分别位于IXD显示屏104的两端,柔性电路板103穿越IXD显示屏104的底部并连接电路板101和电路板102。该便携式电子设备对于薄型化设计具有一定局限性,其在结构设计时,需要为柔性电路板103留出至少0. 25mm的厚度空间,这样将会占用便携式电子设备的整机厚度空间。而当今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设计越来越趋向于超薄化发展,这种连接方式带来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路板连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能够起到降低便携式电子设备整机厚度的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路板连接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电路板主体的形状设置为长条形;第一延伸部,设置于电路板主体的一端且自电路板主体的侧边向垂直于电路板主体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设置于电路板主体的另一端且自电路板主体的另一侧边向第一方向延伸;其中,电路板主体、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的表面上设置有预定数目条电路走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设置在第一延伸部的内侧面上,第一连接器提供预定数目个第一端口,第一端口分别与电路走线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二连接器,设置在第二延伸部的内侧面上,第二连接器提供预定数目个第二端口,第二端口分别与电路走线的另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其中,第一连接器、第二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其中,预定数目为10或16。其中,电路板主体的宽度在2-3毫米之间的范围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主板、长方形框体、副板以及上述任一种的电路板连接装置。长方形框体设置有方形容置部,主板与副板通过方形容置部间隔设置于长方形框体的两端。其中主板靠近方形容置部的侧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器,第三连接器与第一连接器配合设置,第一连接器扣合于第三连接器上;副板靠近方形容置部的另一侧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四连接器,第四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配合设置,第二连接器扣合于第四连接器上;电路板主体通过双面胶贴合于方形容置部的侧边。其中,第三连接器、第四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其中,第一连接器、第三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中的公座及母座中的一者,第二连接器、第四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中的公座及母座中的另一者。其中,便携式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电池,方形容置部用于容置电池。其中,电池的厚度在3. 5-4毫米之间的范围内。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电路板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该方法包括设置形状为长条形的电路板主体;在电路板主 体的一端且自电路板主体的侧边向垂直于电路板主体的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一延伸部;在电路板主体的另一端且自电路板主体的另一侧边向第一方向延伸设置第二延伸部;在电路板主体、第一延伸部以及第二延伸部的表面上设置预定数目条电路走线;设置第一连接器在第一延伸部的内侧面上,在第一连接器上设置预定数目个第一端口,令第一端口分别与电路走线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设置第二连接器在第二延伸部的内侧面上,在第二连接器上设置预定数目个第二端口,令第二端口分别与电路走线的另一端一一对应连接。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电路板连接装置及其制造方法以及便携式电子设备通过利用设置在电路板连接装置的延伸部上的连接器,从便携式电子设备的侧面空间将其主板与副板连接,从而起到降低便携式电子设备整机厚度的效果,其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且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I是现有技术的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路板连接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电路板连接装置的局部仰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图4所示的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路板连接装置与主板、副板及长方形框体连接后的结构示意图;以及图6是本专利技术电路板连接装置的制造方法一实施方式的流程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均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2,图2是本专利技术电路板连接装置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电路板连接装置包括柔性电路板和连接器。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210、第一延伸部220和第二延伸部230。电路板主体210的形状设置为长条形。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板主体210的宽度在2-3毫米之间的范围内。第一延伸部220设置于电路板主体210的一端且自电路板主体210的侧边211向垂直于电路板主体210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方向为垂直于电路板主体210表面的法线方向。第二延伸部230设置于电路板主体210的另一端且自电路板主体210的另一侧边212向第一方向延伸。电路板主体210、第一延伸部220和第二延伸部230的表面上设置有预定数目条电路走线(未标示)。在本实施方式中,预定数目为10或1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预定数目可根据实际电路连接需要设置。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241,第一连接器241设置在第一延伸部220的内侧面221上,第一连接器241提供预定数目个第一端口(未标示),第一端口分别与电路走线的一端——对应连接。第一延伸部220的内侧面221与第二延伸部230的外侧面231面向同一方向。请一并参阅图3,图3是图2所示的电路板连接装置的局部仰视图。连接器还包括第二连接器242,第二连接器242设置在第二延伸部230的内侧面232上,第二连接器242提供预定数目个第二端口(未标示),第二端口分别与电路走线的另一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一连接器241、第二连接器242为板对板连接器。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端口和第二端口与电路 走线的数目相同。第一延伸部220的内侧面221和第二延伸部230的内侧面232面向相反的方向,且第一延伸部220、第二延伸部230与电路板主体210展开铺平后,柔性电路板呈“Z”型。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也可以自电路板主体的同一侧边向垂直于电路板主体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一延伸部和第二延伸部展开铺平后,柔性电路板呈“匚”型,此时,第一连接器与第二连接器分别设置在第一延伸部的内侧面和第二延伸部的内侧面上,且第一延伸部的内侧面和第二延伸部的内侧面平行且面向同一方向,此处不作限定。请参阅图4,图4是本专利技术便携式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便携式电子设备包括本专利技术上述实施方式的电路板连接装置。便携式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主板310、副板320以及长方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电路板,包括:电路板主体,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形状设置为长条形;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主体的一端且自所述电路板主体的侧边向垂直于所述电路板主体的第一方向延伸;第二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另一端且自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另一侧边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其中,所述电路板主体、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表面上设置有预定数目条电路走线;连接器,包括: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器提供预定数目个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分别与所述电路走线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第二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器提供预定数目个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电路走线的另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性电路板,包括 电路板主体,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形状设置为长条形; 第一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主体的一端且自所述电路板主体的侧边向垂直于所述电路板主体的第一方向延伸; 第二延伸部,设置于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另一端且自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另一侧边向所述第一方向延伸; 其中,所述电路板主体、所述第一延伸部以及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表面上设置有预定数目条电路走线; 连接器,包括 第一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一延伸部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一连接器提供预定数目个第一端口,所述第一端口分别与所述电路走线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 第二连接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延伸部的内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接器提供预定数目个第二端口,所述第二端口分别与所述电路走线的另一端一一对应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器、所述第二连接器为板对板连接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数目为10或16。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电路板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主体的宽度在2-3毫米之间的范围内。5.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I至4任一项所述的电路板连接装置,所述便携式电子设备进一步包括主板、长方形框体以及副板,所述长方形框体设置有方形容置部,所述主板与所述副板通过所述方形容置部间隔设置于所述长方形框体的两端,其中 所述主板靠近所述方形容置部的侧边的位置上设置有第三连接器,所述第三连接器与所述第一连接器配合设置,所述第一连接器扣合于所述第三连接器上; 所述副板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海根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