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举柱专利>正文

笔记本电脑电源智能电源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5374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3:42
一种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涉及电源设备技术领域,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输入端LN1和输出端LN2,输入端LN1用于连接220V市电,输出端LN2用于连接到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输入插头上,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1连接有电容C1,电容C1经二极管D1~D4连接到电容C2及稳压二极管VD1,稳压二极管VD1经电阻R4电阻R5连接到三极管Q1,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二极管D6,三极管Q1的基极经电阻R6连接到三极管Q2,三极管Q2连接继电器J1及电容C5,按钮开关AN1经电阻R2连接到二极管D7~?D10,二极管D9经电阻R7连接到光耦IC1,光耦IC1的3脚连接有电阻R8,电阻R8的一端接地,光耦IC1的3脚经电容D11连接到电阻R6;本发明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电路设计新颖,节约用电和防止电池过充电,保护了笔记本电脑电源和笔记本电脑电池,防止过充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笔记本电脑电源智能电源线
技术介绍
随着电脑普及率的大幅度提高,电脑在日常生活、办公、娱乐等方面随处可见,人们对电脑使用时的方便、快捷程度的要求越来越高。笔记本电脑因携带方便,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笔记本电脑关机后,其电源仍在进行充电状态,这样容易导致电池充电过满,降低电池使用寿命,且浪费电资源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高一种结构简单,设计新颖的笔记本电脑电源智能电源线。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输入端LNl和输出端LN2,输入端LNl用于连接220V市电,输出端LN2用于连接到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输入插头上,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l连接有第一电容Cl,第一电容Cl经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f D4连接到第二电容C2及稳压二极管VDl,稳压二极管VDl经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l,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经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连接第一继电器Jl及第五电容C5,按钮开关ANl经第二电阻R2连接到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九二极管D9经第七电阻R7连接到光耦ICl,光耦ICl的3脚连接有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地,光耦ICl的3脚经第i^一电容Dll连接到第六电阻R6 ;按钮开关ANl接通后220V电压经第一电容Cl降压,二极管Df D4整流,第二电容C2滤波,整理二极管VDl稳压后输出12V电压,+12V电压除给第一继电器Jl供电外,同时12V电压经第四电阻R4给第三电容C3充电,同时经第五电阻R5使第一三极管Ql导通,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六二极管D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在第一三极管Ql导通后,第一三极管Ql发射极输出高电平经第六电阻R6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l-I吸合,输出端LN2输出220V电压,使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得电工作,此时人为启动笔记本电脑,使笔记本电脑开机工作,此时将在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lO两端将产生I. 5-3V的电压,通过第四电阻R4使光耦ICl内部的发光管工作发光,光I禹ICl的4脚输出高电平通过第^ 二极管Dll向第四电容C4充电,同时经第六电阻R6使第二三极管Q2保持导通,第一继电器Jl保持吸合,输出端LN2保持220V电压;+12V电压很快给第三电容C3充满电,第一三极管Ql基极处于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l截止,但此时笔记本电脑正常开机,使光耦ICl保持工作,光耦ICl的3脚仍然输出高电平使第二三极管Q2保持导通,当+12V关闭后,第三电容C3将通过第五二极管D5、第三电阻R3到地放电;当笔记本电脑正常关机后,如笔记本电脑内部电池未充满电时,如需要充电,此时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仍在得电工作,给笔记本电池充电,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lO两端仍有I. 5-3V的电压,使光耦ICl保持工作;当笔记本电脑电池充满电后,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的负载减轻,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lO两端的电压降低,光耦ICl内部发光管发光很暗,光耦ICl内部的光电三极管不能完全导通,光耦ICl的3脚输出的电压很低,低电压经第八电阻R8被释放到地,不能使第十一二极管Dll导通,此时第四电容C4上所充电压经第六电阻R6到第二三极管Q2基极,发射极到地放电,使第二三极管Q2保持导通;当第四电容C4所充的电压被放完后,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一继电器Jl不吸合,继电器Jl-I断开,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的输出端LN2失电,从而断开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电源,达到节约用电,保护笔记本电脑电池不会过充,保护电池。 所述的第三电阻R3为释放电阻。所述的第二电阻R2为限流电阻。所述的第八电阻R8为降压电阻。所述的第五二极管D5为放电二极管。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电路结构简单,电路设计新颖,当笔记本电脑关机后在电池充满电后延时关闭笔记本电脑电源,节约用电和防止电池过充电,保护了笔记本电脑电源和笔记本电脑电池,防止过充电。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电路原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如图I所示,首先将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的LNl端插入220V市电,将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的LN2端连接到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输入插头上,按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的ANl按钮开关,此时220V电压经电容Cl降压,二极管D1-D4整流,电容C2滤波,整理二极管VDl稳压后输出12V电压,电阻R3为释放电阻,电阻R2为限流电阻,+12V电压除给继电器Jl供电外,同时12V电压经电阻R4给电容C3充电,同时经电阻R5使三极管Ql导通,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有二极管D6到+12V端,三极管Ql导通后,集电极输出高电平经电阻R6使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l-I吸合,LN2输出220V电压,使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得电工作,此时人为启动笔记本电脑,使笔记本电脑开机工作,此时将在二极管D7、D8、D9、DlO两端将产生I. 5-3V的电压,通过电阻R4使光耦ICl内部的发光管工作发光,光耦ICl的4脚输出高电平通过二极管Dll向电容C4充电,同时经电阻R6使三极管Q2保持导通,继电器Jl保持吸合,LN2保持220V电压,电阻R8为降压电阻,作用是当光耦ICl内部发光管发光很暗时,光耦ICl的3脚输出的低电压将通过电阻短路到地,使二极管Dll可靠截止;+12V电压很快给电容C3充满电,三极管Ql基极处于高电平,三极管Ql截止,但此时笔记本电脑正常开机,使光耦ICl保持工作,3脚仍然输出高电平使三极管Q2保持导通。二极管D5为放电二极管,当+12V关闭后,电容C3将通过二极管D5、电阻R3到地放电。当笔记本电脑正常关机后,如笔记本电脑内部电池未充满电时,如需要充电,此时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仍在得电工作,给笔记本电池充电,二极管D7、D8、D9、D10两端仍有I.5-3V的电压,使光耦ICl保持工作。当笔记本电脑电池充满电后,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的负载减轻,二极管D7、D8、D9、DlO两端的电压降低,光耦ICl内部发光管发光很暗,光耦ICl内部的光电三极管不能完全导通,3脚输出的电压很低,低电压经电阻R8被释放到地,不能使二极管Dll导通,此时电容C4上所充电压经电阻R6到三极管Q2基极,发射极到地放电,使三极管Q2保持导通;当电容C4所充的电压被放完后,三极管Q2截止,继电器Jl不吸合,继电器Jl-I断开,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的LN2端失电,从而断开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电源,达到节约用电, 保护笔记本电脑电池不会过充,保护电池。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专利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精神和范围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输入端(LN1)和输出端(LN2),输入端(LN1)用于连接220V市电,输出端(LN2)用于连接到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输入插头上,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1)连接有第一电容(C1),第一电容(C1)经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1~D4)连接到第二电容(C2)及稳压二极管(VD1),稳压二极管(VD1)经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经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连接第一继电器(J1)及第五电容(C5),按钮开关(AN1)经第二电阻(R2)连接到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九二极管(D9)经第七电阻(R7)连接到光耦(IC1),光耦(IC1)的3脚连接有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地,光耦(IC1)的3脚经第十一电容(D11)连接到第六电阻(R6);按钮开关(AN1)接通后220V电压经第一电容(C1)降压,二极管(D1~D4)整流,第二电容(C2)滤波,整理二极管(VD1)稳压后输出12V电压,?+12V电压除给第一继电器(J1)供电外,同时12V电压经第四电阻(R4)给第三电容(C3)充电,同时经第五电阻(R5)使第一三极管(Q1)导通,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六二极管(D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在第一三极管(Q1)导通后,第一三极管(Q1)发射极输出高电平经第六电阻(R6)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1?1)吸合,输出端(LN2)输出220V电压,使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得电工作,此时人为启动笔记本电脑,使笔记本电脑开机工作,此时将在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两端将产生1.5?3V的电压,通过第四电阻(R4)使光耦(IC1)内部的发光管工作发光,光耦(IC1)的4脚输出高电平通过第十一二极管(D11)向第四电容(C4)充电,同时经第六电阻(R6)使第二三极管(Q2)保持导通,第一继电器(J1)保持吸合,输出端(LN2)保持220V电压;+12V电压很快给第三电容(C3)充满电,第一三极管(Q1)基极处于高电平,第一三极管(Q1)截止,但此时笔记本电脑正常开机,使 光耦(IC1)保持工作,光耦(IC1)3脚仍然输出高电平使第二三极管(Q2)保持导通,当+12V关闭后,第三电容(C3)将通过第五二极管(D5)、第三电阻(R3)到地放电;当笔记本电脑正常关机后,如笔记本电脑内部电池未充满电时,如需要充电,此时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仍在得电工作,给笔记本电池充电,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两端仍有1.5?3V的电压,使光耦(IC1)保持工作;当笔记本电脑电池充满电后,笔记本电脑电源适配器的负载减轻,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两端的电压降低,光耦(IC1)内部发光管发光很暗,光耦(IC1)内部的光电三极管不能完全导通,光耦(IC1)3脚输出的电压很低,低电压经第八电阻(R8)被释放到地,不能使第十一二极管(D11)导通,此时第四电容(C4)上所充电压经第六电阻(R6)到第二三极管(Q2)基极,发射极到地放电,使第二三极管(Q2)保持导通;当第四电容(C4)所充的电压被放完后,第二三极管(Q2)截止,第一继电器(J1)不吸合,继电器(J1?1)断开,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的输出端(LN2)失电,从而断开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电源,达到节约用电,保护笔记本电脑电池不会过充,保护电池。...

【技术特征摘要】
1.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其特征在于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输入端(LNl)和输出端(LN2),输入端(LNl)用于连接220V市电,输出端(LN2)用于连接到笔记本电源适配器的220V输入插头上,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源线上设有按钮开关(AN1),按钮开关(ANl)连接有第一电容(Cl),第一电容(Cl)经第一至第四二极管(DfD4)连接到第二电容(C2)及稳压二极管(VDl ),稳压二极管(VDl)经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5)连接到第一三极管(Q1),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一三极管(Ql)的基极经第六电阻(R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第二三极管(Q2)连接第一继电器(Jl)及第五电容(C5),按钮开关(ANl)经第二电阻(R2)连接到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10),第九二极管(D9)经第七电阻(R7)连接到光耦(IC1),光耦(ICl)的3脚连接有第八电阻(R8),第八电阻(R8)的一端接地,光耦(ICl)的3脚经第i^一电容(Dll)连接到第六电阻(R6); 按钮开关(ANl)接通后220V电压经第一电容(Cl)降压,二极管(Df D4)整流,第二电容(C2)滤波,整理二极管(VDl)稳压后输出12V电压,+12V电压除给第一继电器(Jl)供电夕卜,同时12V电压经第四电阻(R4)给第三电容(C3)充电,同时经第五电阻(R5)使第一三极管(Ql)导通,第一三极管(Ql)的发射极连接有第六二极管(D6),第六二极管(D6)连接到第二三极管(Q2),在第一三极管(Ql)导通后,第一三极管(Ql)发射极输出高电平经第六电阻(R6)使第二三极管(Q2)导通,继电器(Jl-I)吸合,输出端(LN2)输出220V电压,使笔记本电源适配器得电工作,此时人为启动笔记本电脑,使笔记本电脑开机工作,此时将在第七二极管(D7)、第八二极管(D8)、第九二极管(D9)、第十二极管(DlO)两端将产生I. 5-3V的电压,通过第四电阻(R4)使光耦(ICl)内部的发光管工作发光,光耦(ICl)的4脚输出高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举柱
申请(专利权)人:刘举柱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