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04243 阅读:2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1 00: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它包括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中间部位为换热主体,所述的管式换热器侧壁上安装次声波发生器,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包括聚声腔、次声频振动器、信号激励装置、供电接口,所述的聚声腔外依次设置次声频振动器、信号激励装置、供电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边界层次声波控制方法,解决了常规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比常规的管式换热器大幅度提高了换热效率,换热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低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设备的管式换热器,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广泛采用各类换热器进行热量交换,在众多的换热器中,管式换热器的应用最为普遍。传统的管式换热器由管壳和换热管束两部分组成,这种管式换热器依靠换热管束壁面两侧的温差实现换热,在运行时由于管壳和换热管束之间的流体流动稳定,导致动量边界层和温度边界层厚度大,此时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有限,换热系数低。现有的管式换热器采用优化设计,如优选材质、布置隔板、增设肋片等,通过实验规模的换热器模型进行热态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来改善换热器的换热性能,提高换热器 的换热系数,最后再进行工业应用。但是,现有的管式换热器在现场中存在着以下缺点工业规模的管式换热器换热系数不高,使得换热器体积庞大,消耗钢材严重,造价昂贵,在长期运行后积灰积垢严重,从而大幅度降低换热器的换热系数,因此目前的管式换热器在大幅度提高换热性能上缺乏简单可靠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有效地解决管式换热器换热系数不高,体积庞大导致的占地空间大等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包括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中间部位为换热主体,所述的管式换热器侧壁上安装次声波发生器,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包括聚声腔、次声频振动器、信号激励装置、供电接口,所述的聚声腔外依次设置次声频振动器、信号激励装置、供电接口。作为优选,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安装在管式换热器上的高度在其换热主体的二分之一的位置, 作为优选,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向管式换热器内施加频率在4 14 Hz之间、有效振幅在9 30 Pa之间的次声波。本专利技术采取了上述改进措施进行,其有益效果显著本专利技术增设了次声波发生器,采用边界层次声波的控制方法,施加次声波后,换热管束表面的边界层得到控制,从而解决了常规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比常规的管式换热器大幅度提高了换热效率,且该换热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低廉。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I的结构示意 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次声波发生器的结构示意 图3是未启动次声波发生器前管式换热器的对流换热系数;图4是启动次声波发生器后管式换热器的对流换热系数。图中1是管式换热器,2是次声波发生器,3是聚声腔,4是次声频振动器,5是信号激励装置,6是供电接口。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对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例1,如附图I、图2所示,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包括常规的管式换热器I、次声波发生器2,管式换热器I的中间部位为换热主体,管式换热器I侧壁上安装次声波发生器2,次声波发生器2安装在管式换热器I上的高度在其换热主体的二分之一的位置。次声波发生器2包括聚声腔3、次声频振动器4、信号激励装置5、供电接口 6,聚声腔3外依次设有次声频振动器4、信号激励装置5、供电接口 6。 本实施例I中次声波发生器2向管式换热器I内施加频率为10 Hz、有效振幅可选择9 Pa或15Pa或22Pa或30Pa的次声波。实施例I的控制实例如下在雷诺数Re为563 2282的工作条件下,本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在没有启动次声波发生器前,实测的管式换热器的对流换热系数如图3所示,计算得到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为24.2 W/m2-K;启动次声波发生器,向管式换热器内施加频率为10 Hz、有效振幅为22 Pa的次声波,其对流换热系数如图4所示,计算得到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为73.6 W/m2-K,对流换热系数提高了 203%。当然,次声波发生器2向管式换热器I内可以施加频率为14 Hz、有效振幅为9 30 Pa之间任意值的次声波,譬如有效振幅可为10 Pa或16Pa或20Pa或30Pa。再者,次声波发生器2向管式换热器I内施加频率为4 Hz、有效振幅可选择9Pa或12Pa或23Pa或28 Pa的次声波。以上列举的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显然,本专利技术不限于以上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从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内容直接导出或联想到的所有变形,均应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包括管式换热器(I),所述的管式换热器(I)的中间部位为换热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换热器(I)侧壁上安装次声波发生器(2),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2)包括聚声腔(3)、次声频振动器(4)、信号激励装置(5)、供电接口(6),所述的聚声腔(3)外依次设置次声频振动器(4)、信号激励装置(5)、供电接口(6)。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2)安装在管式换热器(I)上的高度在其换热主体的二分之一的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⑵向管式换热器(I)内施加频率在4 14 Hz之间、有效振幅在9 30 Pa之间的次声波。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它包括管式换热器,所述的管式换热器的中间部位为换热主体,所述的管式换热器侧壁上安装次声波发生器,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包括聚声腔、次声频振动器、信号激励装置、供电接口,所述的聚声腔外依次设置次声频振动器、信号激励装置、供电接口。本专利技术采用边界层次声波控制方法,解决了常规管式换热器换热效率不高的问题,比常规的管式换热器大幅度提高了换热效率,换热器结构简单、运行可靠、维护低廉。文档编号F28D7/00GK102829652SQ201210373370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7日专利技术者李国能, 郑友取, 张治国, 胡桂林 申请人:浙江科技学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次声波的高效换热器,包括管式换热器(1),所述的管式换热器(1)的中间部位为换热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管式换热器(1)侧壁上安装次声波发生器(2),所述的次声波发生器(2)包括聚声腔(3)、次声频振动器(4)、信号激励装置?(5)、供电接口(6),所述的聚声腔(3)外依次设置次声频振动器(4)、信号激励装置(5)、供电接口(6)。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国能郑友取张治国胡桂林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科技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