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永林专利>正文

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03638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19: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它有十多个独特创新结构于一体,它可使水库中已流出并已发过电的水再能发电1-10次,本发明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水力发电相比,第一次发电的能量转化率在20-50倍,第二次到第十次发电分别在8-5倍;该系统包括在水闸大坝泄水口下面设有的导流管、框架结构、悬浮装置、水渠槽,凹面叶轮、杠杆式推杆、活动罩盖、齿轮圈、变速箱和发电机,由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独特,全球独创,可使得叶轮能获得最大的流体机械能利用率,既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又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且安装维修方便,操作简单。本发明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外在水库外能超倍发电的空白,同时也引领水库外能超倍发电的新潮流和改写水力发电新篇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发电系统,具体是一种用于水库外的水力超倍发电系统。
技术介绍
水力发电的基本原理是利用水位落差,配合水轮发电机产生电力,也就是利用水的势能转为水轮的机械能,再以机械能推动发电机,而得到电力。科学家们以此水位落差的天然条件,有效的利用流力工程及机械物理等,精心搭配以达到最高的发电量,供人们使用廉价又无污染的电力。我国是世界上水资源丰富的国家,蕴藏量为6. 8亿KW,如何利用好这部分资源,对国家具有重大意义。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目前我国的水力发电总体水平较低,尚存在较大的提升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大幅提升水库外水流倾泻力利用率且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的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包括设置在大坝泄水口下部的框架结构,框架结构内设有水渠槽,水渠槽外设有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在该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上方设有一组发电机组,所述的发电机组包括凹面式叶轮,凹面式叶轮与杠杆式推杆连接,杠杆式推杆中外部设有齿轮圈,齿轮圈与变速箱或发电机连接,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上方设有活动罩盖,在该活动罩盖上设有开口,该开口与导流管对接。一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与该连接式框架结构连接,水渠槽形成于上述两块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中间,凹面式叶轮设置在该水渠槽内。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进水口处设有导流板,出水口上方设有实流水高度的挡水板。在所述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式框架结构连接的升降孔。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的叶片的外周面上设有软边。所述的叶轮的叶片上设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以及增加水流推力的井字架和米字架。在叶轮的圆周上设有连接各杠杆式推杆的连接圈,推杆中部外侧设有齿轮圈。在叶轮的下部设有弧形增力装置。在所述的出水连接下一组整套发电机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独特,使得叶轮能够获得最大的流体机械能利用率,经反复实验和测试,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水力发电机相比,能量转化率提高20-50倍,经济效益相应地提升20-50倍,且安装、维护方便,操作简单。同时,利用该系统可进行连续发电ι- ο次,大大降低了发电的成本。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 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设置在大坝泄水口下部的框架结构1,该框架结构I插入地下,结构牢固;一组凹面式叶轮2与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固定,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2上方设有活动罩盖3,利用该活动罩盖3能有效降低自然因素对该系统造成损坏,在该活动罩盖3上设有开口 301,该开口 301与从泻水口的导流管对接,使水流直接冲击在凹面式叶轮2上,再配合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2进水口处设有的导流板201,水流与凹面式叶轮2充分接触,提高冲击力;在凹面式叶轮2的下部设有弧形增力装置202,充分利用水流的惯性进一步推动凹面式叶轮2转动。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2的叶片的外周面上设有软边6,提高轮叶转动时的密封性,增加水流的推力。所述的凹面式叶轮2的叶片上设有加强结构强度 以及增加水流推力的井字架和米字架。在凹面式叶轮2的圆周上设有连接各杠杆式推杆5的连接圈7,增强推杆5的整体强度。凹面式叶轮2与杠杆式推杆5连接,杠杆式推杆5中部外侧的齿轮圈与变速箱或发电机连接。在所述的出水口四周连接有四边形或圆形软管,将水流导向后道叶轮进行发电。如图2所示,一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与该连接式框架结构I活动连接,水渠槽402形成于上述两块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中间,叶轮2设置在该水渠槽402内。在所述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式框架结构I连接的升降孔401。所述的每一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包括一组浮桶多单体连接构成,该设计目的在于当某一浮桶单体损坏时能单独更换,对整体悬浮装置不造成影响。且该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随水位的高低而沿着连接式框架结构4上下浮动,带动叶轮6使其与水位保持一致,提高水能的转换率。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大坝泄水口下部的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I)内设有水渠槽(402),水渠槽(402)外设有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上方设有一组发电机组,所述的发电机组包括凹面式叶轮(2),凹面式叶轮(2)与杠杆式推杆(5)连接,杠杆式推杆(5)中外部设有齿轮圈,齿轮圈与变速箱或发电机连接,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2)上方设有活动罩盖(3),在该活动罩盖(3)上设有开口(301),该开口(301)与导流管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一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与该连接式框架结构(I)连接,水渠槽(402)形成于上述两块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中间,凹面式叶轮(2)设置在该水渠槽(402)内。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2)进水口处设有导流板(201)。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上设有与所述连接式框架结构(I)连接的升降孔(401)。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2)的叶片的外周面上设有软边(6)。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叶轮(2)的叶片上设有用于加强结构强度以及增加水流推力的井字架和米字架。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叶轮(2)的圆周上设有连接各杠杆式推杆(5)的连接圈(7),推杆(5)中部外侧设有齿轮圈。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叶轮(2)的下部设有弧形增力装置(202)。9.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出水连接下一组整套发电机组。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它有十多个独特创新结构于一体,它可使水库中已流出并已发过电的水再能发电1-10次,本专利技术与现有的水力发电相比,第一次发电的能量转化率在20-50倍,第二次到第十次发电分别在8-5倍;该系统包括在水闸大坝泄水口下面设有的导流管、框架结构、悬浮装置、水渠槽,凹面叶轮、杠杆式推杆、活动罩盖、齿轮圈、变速箱和发电机,由于本专利技术结构独特,全球独创,可使得叶轮能获得最大的流体机械能利用率,既可大大降低发电成本,又可大大提高经济效益,且安装维修方便,操作简单。本专利技术填补了国内外在水库外能超倍发电的空白,同时也引领水库外能超倍发电的新潮流和改写水力发电新篇章。文档编号E02B9/04GK102828888SQ201210255200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23日专利技术者沈永林 申请人:沈永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库外水力超倍发电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大坝泄水口下部的框架结构(1),框架结构(1)内设有水渠槽(402),水渠槽(402)外设有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一体隔断式悬浮装置(4)上方设有一组发电机组,所述的发电机组包括凹面式叶轮(2),凹面式叶轮(2)与杠杆式推杆(5)连接,杠杆式推杆(5)中外部设有齿轮圈,齿轮圈与变速箱或发电机连接,在所述的凹面式叶轮(2)上方设有活动罩盖(3),在该活动罩盖(3)上设有开口(301),该开口(301)与导流管对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永林
申请(专利权)人:沈永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