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短程硝化反硝化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101462 阅读:24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20 0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应用短程硝化反硝化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它公开了在曝气反应池放置城市生活污泥,然后进行曝气、注水的连续或间歇处理。它循环利用工艺所得污泥,能过曝气和注水后大大减小硝酸盐生成,缩短渗滤液的处理周期,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及应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脱氮的处理方法,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
技术介绍
现今城市垃圾以填埋、焚烧、堆肥手段为主,但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生活垃圾的数量日益增加,在垃圾处理时所引起的垃圾渗滤液问题更是垃圾处理中较难解决的,因为这些城市生活垃圾渗滤液残留了高浓度有机污染物、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将会引起极大的危害,必需要将这些危害去除且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后,方能排放到指定的受纳水体中。 传统的污水脱氮处理工艺为全程硝化反硝化进行生物脱氮,即在亚硝化菌作用下,将氨氮氧化成亚硝态氮,再在硝化菌的作用下,将亚硝态氮氧化成硝态氮;再通过兼性厌氧菌利用有机物将亚硝酸盐或硝酸盐还原为氮气。主要目的在于去除污水中的高浓度氨氮、B0D、磷的作用,改善水质。但传统的脱氮处理工艺处理时间较长,成本较高,工艺复杂,污泥利用率低等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在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循环利用工艺所得污泥,通过曝气和注水后大大减小硝酸盐生成,缩短渗滤液的处理周期,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及应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利用短程硝化与反硝化处理生活垃圾渗滤液的工艺,首先在曝气反应池放置城市生活污泥,然后进行曝气、注水的连续或间歇处理,其具体步骤如下 在常温、常压、搅拌速度15(Γ180转/min的条件下,向已放置城市生活污泥的曝气反应池中,注入生活垃圾渗滤液并同步向池中加入适量的甲醇,同时打开充氧设备调控至19(T360kw/h,并且在线检测溶解氧(DO)浓度; 当检测到溶解氧突然提升,即以10分钟内溶解氧浓度升至0.5 lmg/L,且在之后溶解氧浓度进入不变的情况,则停止加入甲醇且将充氧设备调控降低至小于180kw/h ; 当NO2 — N浓度不变和/或总氮(TN)浓度2(T40mg/L则将充氧设备调控至19(T360kw/h且继续加入甲醇; 同时,整个工艺流程中每半小时监测NO2 - Ν、Ν03 - N、总氮(TN)和/或NH3 — N浓度; 当NO2 — N =NO3 一 N = 8 :2、1时,渗滤液的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处理工艺即告完成。所述充氧设备是设置在曝气反应池顶部的表面曝气机。检测NO2 - N浓度方法是ISO 6777-1984的水质亚硝酸氮测定分子吸收分光光度法。以上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在线检测溶解氧是通过在线检测溶解氧仪进行在线检测。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当NO2 — Ν、Ν03 — N、总氮(TN)和/或NH3 — N浓度不变且NO2 — N :NO3 - N = 9 Γ8 2时,渗滤液的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处理工艺即告完成。总氮浓度主要由NO2 — N浓度和NH3 — N浓度组成,其中NH3 — N浓度检测方法是纳氏试剂比色法。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曝气反应池中污泥保有量占总曝气反应池容积的1/Γ1/3。以上所述的甲醇的加入量是在检测NH3 - N浓度的情况下以下式换算得出权利要求1.,其特征是首先在曝气反应池放置城市生活污泥,然后进行曝气、注水的连续或间歇处理,其具体步骤如下在常温、常压、搅拌速度15(Γ180转/min的条件下,向已放置城市生活污泥的曝气反应池中,注入生活垃圾渗滤液并同步向池中加入甲醇,同时打开充氧设备调控至19(T360kw/h,并且在线检测溶解氧(DO)浓度;当检测到溶解氧突然提升,即以10分钟内溶解氧浓度升至0.5 lmg/L,且在之后溶解氧浓度进入不变的情况,则停止加入甲醇且将充氧设备调控降低至小于180kw/h ;当NO2 — N浓度不变和/或总氮(TN)浓度2(T40mg/L则将充氧设备调控至19(T360kw/h且继续加入甲醇;同时,整个工艺流程中每半小时监测NO2 - Ν、Ν03 - N、总氮(TN)和/或NH3 — N浓度;当NO2 — N =NO3 一 N = 8 :2、1时,渗滤液的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处理工艺即告完成。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线检测溶解氧是通过在线检测溶解氧仪进行在线检测。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氧设备是表面曝气机。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当NO2 - N、NO3 - N、总氮(TN)和 / 或 NH3 — N 浓度不变且 NO2 — N =NO3 — N = 9 :1 8 :2 时,渗滤液的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处理工艺即告完成。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曝气反应池中污泥保有量占总曝气反应池容积的1/Γ1/3。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甲醇的加入量是在检测NH3 — N浓度的情况下以下式换算得出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经获得的水体,通过膜分离或沉淀分离将水体中固态物质分离出来后,最后水质达到国家城市排水标准。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涉及,具体地说是一种生活垃圾渗滤液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工艺。它公开了在曝气反应池放置城市生活污泥,然后进行曝气、注水的连续或间歇处理。它循环利用工艺所得污泥,能过曝气和注水后大大减小硝酸盐生成,缩短渗滤液的处理周期,且成本低廉,工艺简单易操作,便于推广及应用。文档编号C02F9/14GK102826719SQ20121034053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杨光兴, 张柳山, 童燕, 曾文辉, 戴文武, 黄龙辉, 车炳桓 申请人:广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应用短程硝化反硝化进行生物脱氮的方法,其特征是首先在曝气反应池放置城市生活污泥,然后进行曝气、注水的连续或间歇处理,其具体步骤如下:在常温、常压、搅拌速度150~180转/min的条件下,向已放置城市生活污泥的曝气反应池中,注入生活垃圾渗滤液并同步向池中加入甲醇,同时打开充氧设备调控至190~360kw/h,并且在线检测溶解氧(DO)浓度;当检测到溶解氧突然提升,即以10?分钟内溶解氧浓度升至0.5~1mg/L,且在之后溶解氧浓度进入不变的情况,则停止加入甲醇且将充氧设备调控降低至小于180kw/h;当NO2-N浓度不变和/或总氮(TN)浓度20~40mg/L则将充氧设备调控至190~360kw/h且继续加入甲醇;同时,整个工艺流程中每半小时监测NO2-N、NO3-N、总氮(TN)和/或NH3-N浓度;当NO2-N:NO3-N=8:2~9:1时,渗滤液的短程硝化和反硝化处理工艺即告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光兴张柳山童燕曾文辉戴文武黄龙辉车炳桓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环保投资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