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氯芬酸肠溶微丸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99058 阅读:26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9 23: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具体涉及醋氯芬酸肠溶微丸颗粒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溶出度较高,45分钟溶出度均超过75%,生物利用度较好,口感较好,达到92.67%。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
技术介绍
炎症是十分常见而又重要的基本病理过程,体表的外伤感染和各器官的大部分常见病和多发病(如疖、痈、肺炎、肝炎、肾炎等)都属于炎症性疾病,是机体对于刺激的一种防御反应,表现为红、肿、热、痛和功能障碍。其中,急性炎症是机体对致炎因子的刺激所发生的立即和早期反应。急性炎症的主要特点是以血管反应为中心的渗出性变化,导致血管内的白细胞和抗体等透过血管壁进入炎症反应部位,消灭病原体,稀释并中和毒素,为炎症修复创造良好的条件。慢性炎症的病程较长,数月至数年以上。可由急性炎症迁延而来,或由于致炎因子的刺激较轻并持续时间较长,一开始即呈慢性经过。如结核病或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慢性炎症时,局部病变多以增生改变为主,变质和渗出较轻;炎细胞浸润多以淋巴细胞、巨噬细胞和浆细胞为主。炎症较严重时,由于病原微生物及其毒素的作用,以及局部血液循环障碍、发热等因素的影响,心、肝、肾等器官的实质细胞可发生不同程度的变性、坏死和器官功能障碍。醋氯芬酸为一新合成的口服有效的非类固醇类,苯乙酸类抗炎、解热、镇痛药物。醋氯芬酸在结构上,与双氯芬酸、阿氯芬酸和芬氯芬酸有关,在临床实践中,概要的药理作用与其他非类固醇类药物(NSAIDs)相比,它在急、慢性炎症实验模型中以具有明显广泛的抗炎作用、强力的镇痛和解热以及胃毒性作用为特征。该药1992年首次由西班牙普鲁德斯制药公司以商品名Airtl sancin等开发上市。后相继在美国、英国上市。临床上适用于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脊椎炎等。也适用于各种疾病引起的疼痛和发热。但是,由于醋氯芬酸本身具有辛辣感,普通的口服制剂存在口服味道不佳的问题;而且醋氯芬酸微溶于水,易造成消化不良,腹部不适等不良反应,对口腔及胃肠道产生刺激性。现有醋氯芬酸制剂在胃肠道中的分布面积小、溶出度较低、生物利用度不高,降低了药物本身的疗效。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该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溶出度较高,45分钟溶出度均超过75%,生物利用度较好,口感较好,达到 92. 67%。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其由丸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包衣材料组成;丸芯包括醋氯芬酸、填充剂和粘合剂;以g/mL计,丸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包衣材料的质量体积比为700 800:750 9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丸芯中,醋氯芬酸、填充剂与粘合剂的质量比为40 60:700 800:0. 5 2.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药学上可接受的包衣材料包括丙烯酸树脂、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润湿剂和遮蔽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润湿剂的体积比为2. 5 7. 5:10 20:700 8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丙烯酸 树脂与遮蔽剂的质量比为25 35:20 3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以g/mL计,丙烯酸树脂与润湿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5 35:700 8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树脂II。优选为肠溶丙烯酸树脂II,其由甲基丙烯酸与甲基丙烯酸甲酯按50 50比例共聚而得,为阴离子型聚合物。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增塑剂为邻苯二甲酸二乙酯和/或蓖麻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润湿剂为乙醇。作为优选,乙醇的浓度为70 95%。优选地,乙醇的浓度为85 95%。优选地,包衣液中丙烯酸树脂II (优选为肠溶丙烯酸树脂II )的浓度为2 12%。优选地,包衣液中丙烯酸树脂II (优选为肠溶丙烯酸树脂II )的浓度为2 4%。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遮蔽剂为滑石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填充剂为淀粉和/或乳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中,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I :取粘合剂配制获得粘合剂溶液,加入醋氯芬酸、填充剂,制备获得丸芯;具体的可采用挤出滚圆法,先将原辅料混合均匀后再加粘合剂制丸;或采用离心造粒法,先将原辅料粉混合均匀,取混合粉喷入粘合剂逐渐放大制得。步骤2 :取药学上可接受的包衣材料配制获得包衣液;步骤3 :取丸芯与包衣液混合后包衣,即得;具体为将包衣液进行雾化后喷在丸芯表面成膜。以g/mL计,丸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包衣材料的质量体积比为7000 8000:750 9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丸芯中,药学上可接受的包衣材料包括丙烯酸树脂、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润湿剂和遮蔽剂。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丸芯中,氯芬酸、填充剂与粘合剂的质量比为40 60:7000 8000:0. 5 2. 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表面活性剂、增塑剂、润湿剂的体积比为2. 5 7. 5:10 20:700 8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丙烯酸树脂与遮蔽剂的质量比为25 35:20 30。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以g/mL计,丙烯酸树脂与润湿剂的质量体积比为25 35:700 80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丙烯酸树脂为丙烯酸树脂II号。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表面活性剂为吐温-80。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增塑剂为蓖麻油。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润湿剂为乙醇。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遮蔽剂为滑石粉。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填充剂为淀粉和/或乳糖。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粘合剂为羧甲基纤维素钠。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制备方法中,丸芯的直径为I. O I. 2mm。本专利技术提供。该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的溶出度较高,45分钟溶出度均超过75%,生物利用度较好,口感较好,达到92. 67%。该制备方法操作简便,适于工业化生产。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借鉴本文内容,适当改进工艺参数实现。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所有类似的替换和改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它们都被视为包括在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及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醋氯芬酸组合物微丸颗粒剂,其特征在于,其由丸芯和药学上可接受的包衣材料组成;所述丸芯包括醋氯芬酸、填充剂和粘合剂;以g/mL计,所述丸芯和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包衣材料的质量体积比为700~800:750~90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长银李明杰刘明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罗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