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面部按摩器,包括面壳、控制器,在面壳正表面里层对照相应穴位设有太阳穴按摩仪、额头按摩仪、红外线发热仪、面部按摩仪,眼眶为空洞椭圆形,面壳后部缝接松缩后带;控制器外壳正表面设有面部键、额头键、眼袋键、太阳穴键、显示器、面部调节键、额头调节键、眼袋调节键、太阳穴调节键、面部效果检测键、额头效果检测键、眼袋效果检测键、太阳穴效果检测键、开关,控制器外壳右侧面设置充电接口,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单片机对各个按摩仪、红外线发热仪及显示屏进行自动控制与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按摩器,尤其涉及一种面部按摩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按摩器均为颈部、背部、足底按摩,无法满足面部保养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面部按摩器。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以下方案来加以实现本专利技术包括面壳、控制器,面壳按照人的上半部脸形设计,面壳采用双层缝制,里层采用用优质布类材料托底,各按摩仪及发热仪选择与面部被按摩的相应穴位夹在面壳里层,这种设计用于保护受按摩部位的肌肤,面壳设有太阳穴按摩仪、额头按摩仪、红外线发热仪、面部按摩仪、眼眶、松缩后带,太阳穴按摩仪针对太阳穴位按摩,额头按摩仪针对阳白穴 位及鱼腰穴位按摩,红外线发热仪针对眼袋部位的承泣、球后、四白穴位按摩,面部按摩仪针对四白、迎香穴位按摩,眼眶为椭圆形空洞,用于露出眼睛,面壳中下部裁剪成锐角凹形岔口,用于露出鼻部,面壳后部缝接松缩后带,用于定位与锁定头部大小。控制器外壳正表面设有显示屏、面部键、额头键、眼袋键、太阳穴键、面部调节键、额头调节键、眼袋调节键、太阳穴调节键、面部效果检测键、额头效果检测键、眼袋效果检测键、太阳穴效果检测键、开关,显示屏用于显示按摩仪在工作时的震动频率大小数据及红外线发热器散出的温度高低数据,面部键是面部按摩仪的启动键,额头键是额头按摩仪的启动键,眼袋键是红外线发热仪的启动键,太阳穴键是太阳穴按摩仪的启动键,面部调节键用于调节面部按摩仪的振动强度及运行速度,额头调节键用于调节额头按摩仪的振动强度及运行速度,眼袋调节键用于调节红外线发热仪散出的温度高低,太阳穴调节键用于调节太阳穴按摩仪的震动强度及运行速度,面部效果检测键通过传感器可检测面部在按摩时的异常反应及实际效果,额头效果检测键通过传感器可检测额头部位在按摩时的实际效果及异常反应,眼袋效果检测键通过传感器可检测红外线发热仪散热时眼袋部位的表面效果及异常反应,太阳穴效果检测键通过传感器可检测太阳穴部位在按摩时出现的异常反应及实际效果。充电接口设在控制器外壳右侧面,面壳与控制器由线路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如下采用单片机编程与信息处理技术,单片机把预置的信息与数据处理后传到存储器,工作时,单片机按照预置的信息与数据编成程序通过输入接口对红外线发热器、额头按摩器、太阳穴按摩器、面部按摩器分别进行监测并发出所需指令,存储器把接收到的信息与数据储,在需要时由单片机核准处理后发出,接口电路驱动显示器显示主要数据与拒绝性的非正常状态信息,传感器检测方法按摩器在工作时,传感器分别捕捉额头按摩仪、太阳穴按摩仪、面部按摩仪振动强度的大小,红外线发热仪散出温度的高低,以及使用者面部的实际效果与不良反应,这些数据与信息会随时出现在显示屏上,使用者通过调节键与效果检测键进行单键调节或停止部分工作程系。按摩器的振动编程采取回归式的设置方法,当太阳穴按摩仪、额头按摩仪、面部按摩仪处于高势运行状态时,传感器捕捉到的信息通过接口电路传到单片机处理后,单片机发出新的编程指令,这时按摩仪运行态势会由强变弱,自动变频调节,始终处于循环运行的状态。采用市电经充电器对控制器内置的镉镍电池组(6V-lAh)充电,每次充电可用两天,每天1-2次,运行时,充电器根据情况选择接入或不接入电源,控制按钮作用于控制器外壳所设的面部键、额头键、眼袋键、太阳穴键、面部调节键、额头调节键、眼袋调节键、太阳穴调节键、面部效果检测键、额头效果检测键、眼袋效果检测键、太阳穴效果检测键、开关,每个键只限于单键打开控制按钮,通过接口电路转到单片机处理后发出控制器外壳表面按键所需的指令信息或数据,由接口电路驱动各按摩仪与红外线发热仪。太阳穴按摩仪、额头按摩仪、面部按摩仪、同时受单片机监测与控制,在单片机编程中预置的最大运行速度为每分钟800次-1000次,标准运行速度为每分钟700次-820次,其运行速度设置为0_8档,O档为停止运行,1-2档为弱势档,产生的振动强度很小,4-5档为中档,产生的振动强度为最大强度的一半,7-8档为高档,产生的振动强度最大,通常的情况下,由单片机控制、传感器对信息或数据的捕捉,采用回归式的循环调档运行。红外线发热仪每分钟最高散热频率为7000次-8500次,普通散热频率为5000次-7000次,可控制最高温度为43度,此数据为人体表层可接触公认性适中温度,最低温度为38度,此数据为起点温度。 控制器由外壳设置与内结构组成,内结构模块通过传电线路连接,以单片机为核心,利用接口电路驱动,由控制器外壳表面按键设定或打开控制按钮,使面壳所设的太阳穴按摩仪、额头按摩仪、红外线发热仪、面部按摩仪分别处于正常的运行中,如使用者感觉按摩仪振动强度不够或太大以及红外线发热仪发出的热量过高或过低,可选择对应的控制键加以调节,当按摩仪或红外线发热仪运行了一些时间¢-7分钟),调节后,其锁定的数据或信息将会出现在显示屏,使用者如需掌握被按摩的部位情况(实际效果与不良反差),可选择对应的效果检测键进行检测,其结果将用数据或信息形势出现在显示屏,控制器为手动操作模块,可设计成手机外形或电视遥控器外形,线路一端穿过控制器外壳插入内模块接口,另一端插入面壳后部设置的接口,面壳所设的按摩仪及红外线发热仪受控制器控制。面壳按照人的大部分脸型设计,居于每个人的脸有大小之差,本专利技术所展现的示例只注重它的实用性效果与外表的美观大方,但制做成品时可区分大小号,以供使用者选择。面部是人最重视的部位,采用传统的穴位按摩保养疗法,对人体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新陈代谢以及收缩表面松弛皱皮、松皮,同时又有益于头昏目眩的患者,面壳所设的太阳穴按摩仪、额头按摩仪、红外线发热仪、面部按摩仪涵盖面部主要穴位。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法参照图I便知,本专利技术包括面壳I、控制器23,面壳I正表面里层相应的位置设有太阳穴按摩仪2、额头按摩仪3、红外线发热仪4、面部按摩仪5、眼眶6、松缩后带7 ;控制器23外壳设有面部键9、额头键10、眼袋键11、太阳穴键12、显示屏13、面部调节键14、额头调节键15、眼袋调节键16、太阳穴调节键17、面部效果检测键18、额头效果检测键19、眼袋效果检测键20、太阳穴效果检测键21,面壳I按照人的大部分脸型设计,正面中间挖剪成锐角凹形,用于露出鼻子拱出部位,眼眶6呈椭圆形空洞,用于露出眼睛,面壳I由双层缝制,太阳穴按摩仪2在太阳对应处各设一个、额头按摩仪3涵盖脑门,红外线发热仪4在眼睛下部对应处各设一个、面部按摩仪5在面部对应处各设一个,分别夹在面壳I里层,由缝线固定,面壳I后部缝接松缩后带7,线路8两边沿端分别设有插头,其一端插入松缩后带7设有的电路插口,另一端插入控制器23外壳上侧面设有的插口。面部键9是面部按摩仪5的启动键,额头键10是额头按摩仪3的启动键,眼袋键11是红外线发热仪4的启动键,太阳穴键12是太阳穴按摩仪2的启动键,面部调节键按14用于调节面部按摩仪5的振动强度大小,额头调节键15用于调节额头按摩仪3的振动强度大小,眼袋调节键16用于调节红外线发热仪4散热的温度高低,太阳穴调节键17用于调节太阳穴按摩仪2振动的强度大小,面部效果检测键18通过传感器检测被按摩部位的实际效果与不良反应,额头效果检测键19通 过传感器检测被按摩部位的实际效果与不良反应,眼袋效果检测键20通过传感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面部按摩器包括面壳(1)、控制器(23),其特征在于面壳由两层缝制,正表面里层对准相应穴位设有太阳穴按摩仪(2)、额头按摩仪(3)、红外线发热仪(4)、面部按摩仪(5),眼眶(6)为空洞椭圆形,面壳后部缝接松缩后带(7);控制器外壳正表面设有面部键(9)、额头键(10)、眼袋键(11)、太阳穴键(12)、显示屏(13)、面部调节键(14)、额头调节键(15)、眼袋调节键(16)、太阳穴调节键(17)、面部效果检测键(18)、额头效果检测键(19)、眼袋效果检测键(20)、太阳穴效果检测键(21)、开关(22),控制器外壳右侧面设有充电接口(24),线路(8)两个外沿设有插头,分别插入面壳后部设有的插口与控制器上侧面设有的插口,以单片机为控制核心的内模块设在控制器外壳里面。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国辉,程国旺,李志宜,游雨云,程智君,
申请(专利权)人:吴国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