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式冷冲压分料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9743 阅读:21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拉链式冷冲压分料模具,为实施拉链式冷冲压方法而设计。拉链式冷冲压方法冲压零件的切缝时,在垂直于金属料带长度方向连续切缝,在平行于金属料带长度方向交错切缝,使所述零件的一边与多余料相粘连,然后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冲压零件向两边拉链式分开以及将冲压零件落料,其在相邻两金属零件之间不留间距,无多余料,具有极高的材料利用率,而且具有极高的冲切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左导料板及右导料板以及之间装置的分料头构成高度不等的左导料室及右导料室,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尤其适合于条形零件的冲压。(*该技术在2017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在金属板材上冲压零件的模具,尤其涉及在金属带材上冲 压小型精密零件的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工业产品的制造中广泛使用小型精密金属零件,普遍利用冲床及模具,在 金属带材上冲压加工制得小型精密金属零件。现有技术中所述冲压加工的方法 一般有两种 一种方法是利用几套单模对料带分步冲压,制得上述金属零件。 这种方法虽然材料利用率高,但需要大量的设备及人力,特别是在冲压工序中 对料带的定位,更加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上述冲压单模要有 几套,结构复杂,制造成本也高。另一种方法是采用冲模连续冲压料带,制得 上述金属零件,生产效率有大的提高,但是依现有工艺水平,这种方法连续冲 压成品金属零件后,在料带上的冲孔之间留有较大间距,冲孔与料带左右边缘 之间也留有一定的间距,因此其材料利用率很低,也导致制造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两种冲压方法冲制金属零件时,费时费力、生产效率低或者 材料利用率低以及冲压模具结构复杂、工作效率低的问题,申请人进行了研究 和试验,研究出另一种在金属料带上利用冲模连续冲压精密零件的拉链式冷冲 压方法,该方法冲压精密零件时,具有省时省力、高生产效率以及高材料利用 率的优点,为实施拉链式冷冲压方法,申请人设计出一种实施上述冲压方法时 的分料模具,该分料模具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拉链式冷冲压分料模具,其包括模座,模座上顺序装置垫板及模板, 在模座中装置螺塞,在模座及垫板中于螺塞上装置弹簧,在模板中装置浮升销 钉,浮升销钉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抵接,在模板上于浮升销钉的两侧分别装置左 导料板及右导料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导料板及右导料板之间装置有分料 头,分料头的分料端为劈形,分料头的横截面为T形,T形分料头的左侧及右 侧分别与左导料板及右导料板构成左导料室及右导料室。所述左导料室及右导料室的高度不等。拉链式冷冲压的方法,是用冲压装置及冲压模具在金属料带上冲压零件的 切缝时,在垂直于金属料带长度方向连续切缝,在平行于金属料带长度方向交 错切缝,使所需金属零件的一边与留于金属料带两侧的多余料相粘连,切缝之 后的金属料带用分料模具撕开,像拉链一样分成两条带有半成品零件的金属料 带。按上述切缝方法,在相邻两金属零件之间不留间距,无多余料,在金属料 带两侧的多余料也很少,具有极高的材料利用率,而且具有极高的冲切效率, 冲切省力省时。但切缝之后,分料模具的设计极其重要,本技术结构简单, 其能在连续冲压中连续分料,像撕开拉链一样的分料,不但省力省时,而且工 作效率极高。附图说明图1为用拉链式冷冲压方法及本技术所冲切零件实施例的主视图; 图2为用拉链式冷冲压方法及本技术所冲切零件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3为拉链式冷冲压方法的示意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左视示意图(含金属料带),从图5中的A向左视;图5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不含金属料带);图6为本技术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含金属料带)。为清楚表达结构,以上各图的比例不尽一致。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实施。在说明本技术的实施之前,需要首先介绍拉链式冷冲压方法。按照拉链式冷冲压方法在金属料带上冲压如图1、图2所示实施例零件时,包括冲压 装置(如冲床)、冲压模具以及冲压工艺方法。其中的冲压装置可以用常规冲床。冲压模具除分料模具外,其他可以用常 规冲压模具,例如,按现有冲床与常规的模具组合,其中常规模具包括上模具 装置及下模具装置,上模具装置的上端与冲床的滑块部分相连接,其下端与卸 料压料装置连接,在上模具装置及卸料压料装置上安装有料带的定位导正装置 以及探误装置,所述探误装置与冲床的控制系统连接;下模具装置与浮升抬料 装置连接;在所述上模具装置、卸料压料装置、浮升抬料装置以及下模具装置 之间安装导柱导套,即导向装置;在下模具上安装金属料带的限位件;在下模具装置的左、右方向分别安装送料机及收料机;在上模具及下模具上分别安装 上冲模及刀口;上述各装置在市售的冲床及模具中都是司空见惯的公知技术, 对于其具体结构,申请人不再说明。其中的工艺方法参见图3说明如下将金属料带1置入冲压模下模具的限位件中,所述限位件可以是安装于下 模板上的带有导料槽的左右导料板或者导料销。以下按图3各序号所示步骤加 以说明 预冲孔在金属料带1上利用冲模连续的冲切出孔2,其作为给金属料 带定位的导正孔,由图l、图2所示,该预冲孔2又是加工零件的固有孔;②、③导正定位导正装置由安装于上模具装置中的导正销、弹簧、螺 塞构成,由导正销伸入上述预冲孔2中,导正金属料带的位置;④精冲孔使预冲孔2冲切得更精确; 、 :进一步导正金属料带1位置;⑦、 :采用冲孔方式切除零件外围一部分多余料3,该多余料3位于 金属料带l的两侧;@、 :在金属料带上冲压零件的切缝见图3及图1所示,在垂直于金属料带1长度方向连续切缝4,在平行于金属料带1长度方向交错切缝5或 6,使图l所示零件的一边5与另一部分(剩余部分)的多余边料8保持粘连, 以及使图1所示零件的另一边6与多余边料7保持粘连。 (Q)分料-分料方法将金属料带1沿上述切缝4、 5、 6撕开,使得半成品零件9、 10及其相粘连的剩余多余料7、 8向两侧分开,其中的半成品零件9、 IO交错 向两侧分开,分别成为经分料的半成品料带17及19。分料装置采用本技术实施上述分料工作,其结构见图4及图5:其 包括模座13,模座13上顺序装置垫板14及凹模板15。在模座13中装置螺塞 23,在模座13及垫板14中装置弹簧22,在凹模板15中装置浮升销钉21,浮 升销钉21的一端与弹簧22抵接,浮升销钉21与弹簧22及螺塞23构成金属 料带的浮升装置,图4、图5及图6示出所述浮升装置,其中图5中未画出图 4中的模座13。图6示出在金属料带的未分料工位I及分料工位III分别有一 排及两排浮升销钉、弹簧及螺塞结构。见图4、图5,在模板15上于左右两排 浮升销钉21的两侧分别装置左导料板16及右导料板20,在左、右导料板之间装置有分料头18,图5示出分料头18的分料端为劈形,图4示出分料头18 的横截面为T形,T形分料头的左侧及右侧分别与直角形状的左导料板及右导 料板构成左导料室24及右导料室25。以下说明本技术的工作过程见图4及图6,其中图6为在图5的基 础上装入金属料带,当图3中切缝步骤(D、 完成以及上模具装置与下模具 装置完全分离之后,上述未分料段区(工位I)的浮升装置中的浮升销钉21将 金属料带1顶起,浮升到规定高度后,自动送料机将金属料带向前送一个步距, 从工位I送入工位II。金属料带1在工位I时,限位于两侧的导料板16及20 中;在工位II时,不再有导料板,经图3中步骤@、 切缝的金属料带1 在内应力及剪切应力的作用下,会自行沿切缝向两侧裂开,裂开成为两条半成 品料带17及19,见图6及图4,将裂开的两条半成品料带17及19导入工位 III的左导料室24及右导料室25中,随着料带17及19的向前送料,分料头不 断地进行分料,其分料动作类似拉开拉链的动作方式。作为最佳实施例,上述 左导料室24及右导料室25应有不同的高度,使料带17及19有不同的高度, 如此分料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拉链式冷冲压分料模具,其包括模座,模座上顺序装置垫板及模板,在模座中装置螺塞,在模座及垫板中于螺塞上装置弹簧,在模板中装置浮升销钉,浮升销钉的一端与所述弹簧抵接,在模板上于浮升销钉的两侧分别装置左导料板及右导料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导料板及右导料板之间装置有分料头,分料头的分料端为劈形,分料头的横截面为T形,T形分料头的左侧及右侧分别与左导料板及右导料板构成左导料室及右导料室。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纪步锋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杰美特模具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