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流体自助力阀控制装置,包括安装于主管线上的阀体(1),在所述的主管线上还安装有开关或调节阀体(1)的助力装置;助力装置依次由采用助力管线(6)连接的入口压力传感器(4)、第一电磁阀组(5)、助力机构(8)、第二电磁阀组(19)及出口压力传感器(9)组成;助力管线(6)两端分别为助力流体入口(3)及助力流体出口(18),助力装置通过助力流体入口(3)及助力流体出口(18)安装于主管线内并位于阀体(1)的两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其节能的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对蝶阀、球阀、锥形阀、平板阀和闸板阀等阀体的能耗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阀体控制领域,具体是指ー种利用流体自身能量所产生的助力对阀体进行开关或调节控制的流体自助力阀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阀体作为ー个成熟的产品已经广泛用于空气、燃气、液体等流体控制领域,现有的各种阀控制装置中,其执行运动所需的能量均是来自外界能源。现有技术中应用较多的主要有下述几种方式(I)操作者采用手动方式开关或调节阀门;(2)通过电能开关或调节阀门;(3)通过气动或液动执行元件开关或调节阀门;这些控制方式,都有ー个共同的缺陷就是在执行运动过程中需要消耗较多的能量。在能量供给比较欠缺的领域,如野外长输管线,水下运输管道,上述控制方式均有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ー种流体自助力阀控制装置,它结构简単,安装方便,不仅能够利用流体自身能量所产生的助力对阀体进行开关或调节控制,最重要的是可以减少对阀体电能的损耗,起到节能的目的。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ー种流体自助力阀控制装置,包括安装于主管线上的阀体,为了能够利用流体自身能量所产生的助力对阀体进行开关和控制,在所述的主管线上还安装有开关或调节阀体的助力装置。进ー步助力装置依次由采用助力管线连接的入口压カ传感器、第一电磁阀组、助カ机构、第二电磁阀组及出口压カ传感器组成;助力管线两端分别为助力流体入口及助力流体出口,助力装置通过助力流体入口及助力流体出口安装于主管线内并位于阀体的两侦れ助力机构通过阀杆控制阀体,具体方式为在所述的助力机构上还连接有阀杆,所述的助力装置通过阀杆开关或调节阀体。为了更加精确的控制阀体,所述的助力机构主要由叶轮、減速组及电机组成,減速组分别与叶轮、电机和阀杆连接;叶轮、減速组及电机外还裹覆有ー层金属外売。进ー步的,所述的第一电磁阀组由电磁阀A与电磁阀D构成,第二电磁阀组由电磁阀B与电磁阀C构成,电磁阀A及电磁阀C正向安装,电磁阀B及电磁阀D反向安装;电磁阀A与电磁阀B串联,电磁阀C与电磁阀D串联,两组串联后的电磁阀再并联,而助力机构则串联于电磁阀A与电磁阀C之间、并且串联于电磁阀B与电磁阀D之间,构成H桥结构。所述的阀体采用蝶阀、球阀、锥形阀、平板阀或闸板阀。所述的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和电磁阀D均采用自保持电磁阀。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I)本技术控制装置通过在主管线阀体两侧安装助力装置,实时采集阀体两侧压カ数据,采用流体自身能量产生的助力开关或调节控制阀体,电机仅起协同作用,从而减少对阀体本身电能的损耗,节能环保。(2)本技术控制装置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应用领域广泛。(3)本技术的控制方法利用两组电磁阀组对助力机构进行控制,助力机构进一步开关和调节阀体,两组电磁阀组与助力机构的安装形成H桥结构,电磁阀组可通过压差直接控制,控制方式简单易行,便于应用。(4)本技术可大范围推广应用,能为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助力机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电磁阀组及第ニ电磁阀组与助力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的零部件名称为ト阀体,2_法兰盘,3~助力流体入ロ,4_入口压カ传感器,5~第一电磁阀组,6~助力管线,7-阀杆,8-助力机构,9-出口压カ传感器,10-叶轮,11-金属外壳,12-减速组,13-电机,14-电磁阀A,15-电磁阀B,16-电磁阀C,17-电磁阀D,18-助力流体出ロ,19-第ニ电磁阀组。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I如图I所示,本技术流体自助力阀控制装置包括阀体I及助力装置,阀体I与助力装置均安装于主管线上,法兰盘2连接主管线。阀体I可以是蝶阀、球阀、锥形阀、平板阀和闸板阀,助力装置8均能对其很好的控制。助力装置包括入口压カ传感器4、第一电磁阀组5、助力管线6、助力机构8、第二电磁阀组19、出口压カ传感器9,助力管线6依次将入ロ压カ传感器4、第一电磁阀组5、助力机构8、第二电磁阀组19和出ロ压カ传感器9连接,助力机构8上设有阀杆7,并通过阀杆7开关和调节控制阀体1,阀杆7对阀体I的控制采用非常成熟的现有技木,这里不再赘述。助力管线6两端分别为助力流体入ロ 3和助力流体出口 18,流体入口部分通过助力流体入口 3接入到主管线内,流体出口部分通过助力流体出口 18接入到主管线内,助力流体入口 3和助力流体出口 18分别位于阀体I的两侧。为了更好的实现该技术方案,如图2所示,本技术的技术核心部件助力机构8内部由叶轮10、减速组12、电机13和金属外壳11构成,减速组12分别与叶轮10、电机13和阀杆7连接。叶轮10、减速组12和电机13均受金属外壳11保护。助理机构8操作的エ作过程是当流体由助力管线6进入到助力机构8后推动叶轮10旋转,叶轮10旋转的能量经减速组12減速后驱动阀杆7旋转或上下移动。本技术的主要控制部件为电磁阀组,如图3所示,第一电磁阀组5由电磁阀A14和电磁阀D17构成,第二电磁阀组19由电磁阀C16和电磁阀B15构成,电磁阀A14及电磁阀C16正向安装,电磁阀B15及电磁阀D17反向安装;电磁阀A14与电磁阀B15串联,电磁阀C16与电磁阀D17串联,两组串联后的电磁阀再并联,而助力机构8则串联于电磁阀A14与电磁阀C16之间、并且串联于电磁阀B15与电磁阀D17之间,构成H桥结构。电磁阀A、电磁阀B、电磁阀C和电磁阀D均采用自保持电磁阀。本技术的控制方法主要就是通过助力机构8对阀体I进行控制,助力机构8助力工作过程是初始状态时,电磁阀A14、电磁阀B15、电磁阀C16和电磁阀D17处于关闭状态,入口压カ传感器4和出ロ压カ传感器9实时采集阀体I两端压力,当入口压カ传感器4数据和出ロ压カ传感器9数据相等时,表示无流体流动,需要对阀体I进行操作时均需要启动电机13驱动,电机13驱动阀体I的操作是电机13旋转直接推动阀杆7旋转或上下移动,阀杆7可对阀体I进行很好的控制;当入口压カ传感器4数据大于出ロ压カ传感器9数据,表示主管线内有流体流动,阀体I两端存在正向压差,切換第一电磁阀组5及第ニ电磁阀组19处于正压差下的助力操作,如果入口压カ传感器4数据小于出ロ压カ传感器9数据,同样表示主管线内有流体流动,阀体I两端存在反向压差,切換第一电磁阀组5及第ニ电磁阀组19处于反压差下的助力操作,此时电机13仅辅助协同动作,从而可大大的减少电机能耗。 切換第一电磁阀组5及第ニ电磁阀组19处于正压差下的助力操作是,当阀I体执行关闭或减小开度调节时电磁阀切换为打开电磁阀A14和电磁阀C16,关闭电磁阀B15和电磁阀D17,当阀体I执行打开或增大开度调节时电磁阀切換为打开电磁阀D17和电磁阀B15,关闭电磁阀A14和电磁阀C16。切換第一电磁阀组5及第ニ电磁阀组19处于反压差下的助力操作是,当阀体I执行关闭或减小开度调节时电磁阀切換为打开电磁阀D17和电磁阀B15,关闭电磁阀A14和电磁阀C16,当阀体I执行打开或增大开度调节时电磁阀切换为打开电磁阀A14和电磁阀C16,关闭电磁阀B15和电磁阀D17。安装本技术时,首先采用助力管线6依次将入口压カ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流体自助力阀控制装置,包括安装于主管线上的阀体(1),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主管线上还安装有开关或调节阀体(1)的助力装置。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其军,任涛,邓勇,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思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