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培洛专利>正文

触摸可控电动窗帘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091408 阅读:19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5 00:53
一种触摸可控电动窗帘系统,主要功能有:可以驱动一条或两条以上可上下移动的横梁,固定横梁与可移动横梁间,或可移动横梁间可以安装合适的窗帘本体,每个可移动横梁可以单独移动,从而可以组合实现多种不同功能的窗帘。系统采用电动控制,供电电源可用多种形式,可使用太阳能、风能或电池等。使用遥控器可以控制所有可移动横梁的任意位置,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系统还具有触摸控制功能,可以不使用遥控器或有线按键而通过直接触摸窗帘本体的方式实现窗帘的任意使用。所有可移动横梁在各个运动方向具有遇障碍自动停止的自我保护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控制系统还具有防风保护功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适用于有上下开合横梁的电动窗帘系统,特别适用于风琴帘(又称蜂巢帘)、百褶帘、百叶帘等。
技术介绍
一般的含上下移动横梁的窗帘多采用手动线绳拉动的办法升降窗帘,这种方法不但不方便,外露的拉绳等机构又影响窗帘的美观和整体效果,外露的线绳等又是有幼童的家庭中的潜在危险性因素,同时因为需要向下拉才能升起的结构使窗帘机构必须很牢固的安装,这样就要求在窗框周围的相关位置打孔固定,破坏房屋原有的装修,且安装繁琐,需要专业人员才能操作。虽然市场上也有电动窗帘,但存在功能单一、能耗高、噪音大、价格昂贵、安装使用不便等不同的问题。 相关专利参考资料中国专利申请号99125170.9”、“02207901. 7”。美国专利申请号“6369530”、“6057658”、“5813447”、“5793174”、“5706876”、”4307768”、“ 20010050538 ”、“ 6047759 ”。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横梁上下移动来实现窗帘开合的电动控制系统,本系统可控制一个可移动横梁做上下运动,也可以控制两个以上独立横梁分别做上下运动。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触摸可控电动窗帘系统,至少包含I条可为型材结构的固定安装横梁组件、I套含有直流电机驱动的绕线机构、一套左右对称的2组窗帘线的提升分线及压力检测机构、I块带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电路板、一由电池组或直流电源适配器组成的直流电源组、I条可为型材结构的可移动横梁组件及一个控制遥控器,其中,所述绕线机构、提升分线及压力检测机构、控制电路板及直流电源组安装在固定安装横梁组件的内部,所述电池组或直流电源适配器给带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电路板提供电源,带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直流电机并监控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带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电路板接收遥控器的指令或根据所述压力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直流电机动作,直流电机的动作带动绕线机构动作提升、停止或下降窗帘的可移动横梁。进一步,所述绕线机构中的配线部件(306)与蜗杆部件(305)通过螺距大于窗帘线直径的螺纹配合安装并将左右两条窗帘线等分地分配到蜗杆部件(305)上窗帘线的等直径缠绕面,随着直流电机带动蜗杆部件(305)的旋转,所述配线部件(306)同时作轴向移动从而可以使左右两条窗帘线均匀等速地将2条窗帘线绕在蜗杆部件(305)上的等直径缠绕面;两组相同的绕线机构中的其中一组旋转180度配合安装使用分别缠绕左右对应的位于同一平面内的四条窗帘线而不相互干涉。进一步,所述左右对称的2组窗帘线的提升分线及压力检测机构中的每一组可以对同一孔内引出的2条窗帘线通过机构中的定滑轮和可移动滑轮组件按要求的高度尺寸和方向分别引向对应的绕线机构,同时经过安装在每个可移动滑轮组件下面单独的压力检测开关检测每条经过的窗帘线的拉力状况并经导线传送到控制电路板,左右对称的2组窗帘线的提升分线及压力检测机构中的每一组对同一孔内引出的I条窗帘线通过机构中的定滑轮和可移动滑轮组件按要求的高度尺寸和方向引向同一个绕线机构,同时经过安装在可移动滑轮组件下面的压力检测开关检测经过的窗帘线的拉力状况并经导线传送到控制电路板。进一步,所述型材结构的固定安装横梁组件两端安装有 对称的两组安装悬挂机构,每组安装悬挂机构经过配置的倒刺顶墙部件、弹簧部件、弹性尺寸调整部件,把与安装墙体面产生的压力经过固定安装横梁组件相互传递给对方的安装悬挂机构,最终产生的压力经倒刺顶墙部件与安装墙面产生的摩擦力将窗帘系统固定。进一步,每条可移动横梁可以通过配置在横梁型材内两端的水平调整部件在前后方向上的不同位置调整前后方向的水平。本专利技术的电动含横梁上下运动的窗帘控制系统,是控制电路板用直流电源给直流减速电机供电,由直流电机带动相应的绕线机构,通过窗帘的线绳拉动横梁的上下运动,从而实现窗帘的开合。本专利技术的电动窗帘不但可以用遥控器来控制,还可以用碰触窗帘本体的方式来控制窗帘的所有动作,省却了需要按钮盒带来的种种不便,也避免了找不到遥控器而无法使用窗帘的困窘。本专利技术不但具有所有窗帘运行方向上的自动保护功能,有按完控制键后不用管的便利,同时还具有在无人状况下的有风自我保护功能。本专利技术控制一条可移动横梁时可以做成如图19所示经典窗帘。本专利技术控制两条独立分别做上下运动横梁时,可以做成如图13所示的窗帘布安装在两条可移动横梁之间的结构,这种结构的窗帘不但具备普通窗帘的功能,还可以通过上下可移动梁组合运用调整遮挡的部位,使对光线和视野的控制更加灵活。同时可以做成图14所示的不但在两条可移动梁安装窗帘布,还可在上可移动梁及安装固定梁之间安装不同的窗帘布的结构,也称为“日夜帘”的结构,以满足不同的功能、颜色及透光率等的要求。本专利技术制作的窗帘安装可以非常方便,不需专业安装人员,不需要任何工具,不要任何配件,不破坏原有装修,一般使用者对定制的窗帘具有“推到位,安装完”的简单与便利。可移动横梁的窗帘控制系统的功能与动作说明安装对于安装于窗框内侧的本专利技术的窗帘控制系统,是通过安装在两端的悬挂结构与窗框内侧的摩擦力来实现,参见附图20、21,也就是如果你按窗户的尺寸定制的窗帘,你只需将窗帘系统两端的悬挂结构分别压进窗框内侧并放置在合适的位置即可,悬挂结构包含防止下滑的倒刺机构,有防止倒刺机构松脱的弹簧,有调整压力以增大摩擦力的弹性调整垫块,该弹性调整垫块还具有防震、防热胀冷缩的功能,因此不必担心窗帘会自己掉下来,因为本专利技术的窗帘系统采用电动结构,而所有的机构都安装固定在固定横梁内,所以窗帘在做上下开合运动时不会增加悬挂系统的拉力,只有系统在做上升运动时受到异常的外部阻力时,悬挂系统所受的拉力才会增加,但这个增加的异常拉力是有限的,因为这个拉力如果过大控制系统会自动停止运转,从而阻止拉力的进一步增大。相对于窗框外装的系统安装则需采用一般的安装方法,不同的是要在底部停止位置处或需安装挡块。对于采用可充电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板系统,这时要安装太阳能电池板,太阳能电池板的安装原则为阳光照射的时间尽可能长,在光照强度最大的时刻光线尽可能的以垂直照射太阳能电池板,放置安装的位置尽可能隐蔽。太阳能电池板固定好后将太阳能电池板上的导线插头插在固定横梁上预留的插座上。对于采用直流电源适配器的系统,将电源适配器的插头插接在固定横梁预留的太阳能电池板插座上就可以了,直流电源适配器与太阳能电池板可兼容使用。遥控器控制的使用方法 将系统安装完成之后就可以使用了,刚安装好的系统所有可移动横梁都应在上部的极限位置,这时按动遥控器上对应的下部可移动横梁下降按钮,下部横梁会向下运动,运动到任意位置按遥控器相对应的停止键,下部横梁会停在相应的位置,否则下可移动横梁会继续向下运动,相对窗框内侧安装的系统下部可移动横梁接触到底部的窗台时,因为横梁的重量此时由窗台承托,悬挂该横梁的窗帘线失去拉力而变松,安装在固定横梁内的提升和分线机构里对应的压力检测开关会动作,系统会自动停止运转。如果用户不希望下可移动横梁接触到窗台,可通过调整相关极限开关的位置,使下可移动横梁在碰到窗台之前停止下降。同样原理如果在该横梁向下运动过程中如果任意一端碰到障碍物时,该侧的窗帘线会失去拉力,系统也会自动停止。相对窗框外侧安装的系统下可移动横梁下降到极限开关设定的位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触摸可控电动窗帘系统,其主要特征在于:至少包含1条可为型材结构的固定安装横梁组件、1套含有直流电机驱动的绕线机构、一套左右对称的2组窗帘线的提升分线及压力检测机构、1块带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电路板、一由电池组或直流电源适配器组成的直流电源组、1条可为型材结构的可移动横梁组件及一个控制遥控器,其中,所述绕线机构、提升分线及压力检测机构、控制电路板及直流电源组安装在固定安装横梁组件的内部,所述电池组或直流电源适配器给带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电路板提供电源,带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电路板控制直流电机并监控所述压力检测机构,带遥控接收模块的控制电路板接收遥控器的指令或根据所述压力检测机构的检测结果,控制直流电机动作,直流电机的动作带动绕线机构动作提升、停止或下降窗帘的可移动横梁。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培洛
申请(专利权)人:陈培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