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渠道施工的自承便桥,包括设于基坑内的引水机构,在所述的引水机构上设有人行便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克服了悬吊桁架笨重、装拆维护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施工取材方便,易于操作。(*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工程施工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渠道施工的自承便桥。
技术介绍
施工便桥是一种为工程施工和运输需要而修建的临时性桥梁,常应用于山区跨越深沟山谷、桥位处两岸的陆运与水运均不能满足施工和运输要求时,而在实际作业要求中,施工便桥往往还需要具备结构简单、造价低等的特点,同时还要满足安全、牢固等适应工程施工和运输的条件。由于实际的施工场所和条件的不同,采用的施工便桥也有所不同,而在跨渠基坑施工通水的情况下,为保证渠道的正常通水,则多采用换管悬吊的方法架设施工便桥,这种方法的缺点在于(I)基坑两侧需设置悬吊换管的支撑基础及跨基坑悬吊桁架,桁架的主要作用在于承重,而桁架及其他支撑基础的材料及其搭建过程不仅会造成施工成本的增加,更会造成施工进度的延缓;(2)由于许多基坑的跨度分布不均匀或跨度较大,因此在原有渠道上设置悬吊基础恐难实现,同时桁架维护和检修的操作难度较大,费用也较 闻。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高一种用于渠道施工的自承便桥,它通过引水机构和人行便桥,能在跨渠基坑施工中既满足渠道通水要求,又能在不设置悬吊桁架的情况下解决跨基坑行人通行的问题,结构简单,较常用的设置悬吊梁的方法更为轻便、快捷,且造价低。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用于渠道施工的自承便桥,包括设于基坑内的引水机构,在所述的引水机构上设有人行便桥,由于常用的跨渠基坑施工通水情况下多采用换管悬吊方式解决,基坑两侧需设置悬吊支撑基础及跨基坑悬吊桁架,费用较高,同时在原有渠道上设置悬吊基础恐难实现,桁架的维护检修操作难度也较大,因此,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可很好的既满足通水要求也能解决跨基坑行人通行的问题,有效的节约了施工成本。本技术所述的引水机构包括钢管组件以及设于钢管组件外轮廓并具有紧固作用的抱箍装置,通过抱箍装置可很好的固定钢管组件,在应用本技术之前,由于引水机构主要用于基坑内的通水工程,因此,还应在渠道基坑的上下游做好止水堵漏的处理。为更好的实现本技术,所述的钢管组件包括通水钢管,渠道内的水可沿通水钢管流入下游,为更好的固定通水钢管,所述的通水钢管的数量为一个以上。当本技术所述的通水钢管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时,其结构如下通水钢管平行设置并垒积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而在每相邻的两个通水钢管上还焊接有固定作用的钢板,通过钢板可很好的将通水钢管焊接成具有整体结构的钢管组件。为更好的实现钢管组件的坚固性,本技术所述的钢管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且平行设置,而所述的抱箍装置包括斜边钢管、顶部钢管以及底部钢管,在所述的每个钢管组件的斜边上均设有紧贴钢板的斜边钢管,在所述钢管组件的顶边以及底边上则分别设有共用的顶部钢管和底部钢管,所述的顶部钢管和底部钢管均与水平面平行。为更好的固定上述结构,本技术所述的抱箍装置还包括旋转扣件,所述的旋转扣件分别设于斜边钢管与斜边钢管、斜边钢管与顶部钢管、斜边钢管与底部钢管的交叉处,进一步加强了引水机构的坚固性。本技术所述的人行便桥包括由方木和竹胶板组成的桥面结构,所述的桥面结构设于顶部钢管的上方,利用引水机构中的顶部钢管作为人行便桥的支撑面,结构简单,费用低。为更好的加强人行便桥的安全性,本技术在所述的桥面结构两侧还设有护栏,所述的护栏包括立柱和横栏,所述的立柱通过十字扣件连接于顶部钢管上,而所述的横栏则横向设于立柱上。本技术所述的立柱和横栏均为钢管结构,结构简单,维护成本低。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I)本技术通过引水机构和人行便桥能在跨渠基坑施工中既满足渠道通水要求,又能在不设置悬吊桁架的情况下解决跨基坑行人通行的问题,结构简单,较常用的设置悬吊梁的方法更为轻便、快捷,且造价低。(2)本技术所述的引水机构结构简单、造价低,将其作为人行便桥的支撑结构,设计合理,钢管组件可通过三个沿渠道同向设置的通水钢管组合成牢固的三角形结构,并通过抱箍装置使其更加安全、牢固,在满足了工程施工条件的同时,还有效的节约了施工成本。(3)本技术所述的人行便桥也具有结构简单的特点,其护栏的取材选用钢管,架设步骤简单,维护成本低,且能很好的满足人们的通行。(4)本技术具有简单易作,成本低廉,工艺简单,质量易于控制,克服了悬吊桁架笨重、装拆维护难度大、成本高等问题,基坑两侧荷载降低,施工取材方便,结构计算满足安全可靠条件下更易于操作,可广泛推广应用于同类工程施工中。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钢管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引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其中I—通水钢管,2—钢板,3—斜边钢管,4一顶部钢管,5—底部钢管,6—方木,7一竹胶板,8一立柱,9一横栏。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但本技术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实施例一种用于渠道施工的自承便桥,包括设于基坑内的引水机构以及设于引水机构上的人行便桥,由于常用的跨渠基坑施工通水情况下多采用换管悬吊方式解决,基坑两侧需设置悬吊支撑基础及跨基坑悬吊桁架费用较高,同时在原有渠道上设置悬吊基础恐难实现,同时桁架维护检修操作难度大,因此,本技术通过上述结构,将引水机构作为人行便桥的承重机构,既满足了通水要求也能解决跨基坑行人通行的问题,形成通水便桥两用结构,更有效的节约了施工成本。本技术的结构主要包括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承重部分,即引水机构,它同时也满足了对渠道基坑内通水的要求,如图2所示,其结构如下包括钢管组件以及设于钢管组件外轮廓并具有紧固作用的抱箍装置,其中,钢管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它主要由通水钢管I组成,通水钢管I的数量可设置成一个以上,如图I所示,通水钢管I的数量为三个时,可沿渠道平行设置垒积成横截面为三角形的结构,在每相邻的两个通水钢管I上焊接有固定作用的钢板2,通过钢板2可很好的将三个通水钢管I焊接成具有整体结构的钢管组件,,而当通水钢管I的数量为三个以上时,也可通过钢板2的固定使其垒积成三角形的整体结构,而在实际应用中,通水钢管I横截面的大小可通过渠道内的实际水流量决定;由于钢管组件的数量为两个以上,为了更好的实现钢管组件的坚固性,设于其外轮廓的抱箍装置的结构如下如图2所示,包括斜边钢管3、顶部钢管4以及底部钢管5,在每个钢管 组件的斜边上均设有紧贴钢板2的斜边钢管3,在每个钢管组件的顶边和底边上均设有共用的顶部钢管4和底部钢管5,顶部钢管4和底部钢管5均与水平面平行。在图2、图3中,钢管组件的横截面为三角形结构,因此,斜边钢管3位于每个钢管组件的斜边上,且紧贴斜边的钢板2设置,数量为四个;顶部钢管4位于每个钢管组件的顶边上,并紧贴顶边设置,数量为一个;底部钢管5则位于每个钢管组件的底边上,并紧贴底边的钢板2设置,数量为一个。当然,为更好的固定钢管组件以及更方便人行便桥的架设,斜边钢管3的数量还可设为四个以上;同样的,顶部钢管4和底部钢管5的数量也均设可为一个以上。为更好的固定上述结构,在上述的抱箍装置上还设有旋转扣件,旋转扣件则分别设于斜边钢管3与斜边钢管3、斜边钢管3与顶部钢管4、斜边钢管3与底部钢管5的交叉处,进一步加强了引水机构的坚固性。本技术所述的第二部分结构为人行便桥,利用引水机构中的钢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渠道施工的自承便桥,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基坑内的引水机构,在所述的引水机构上设有人行便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三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