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N对挤干辊,每对挤干辊后方均设置一组隔液板,隔液板组成包括顶板、侧板及底板,所述顶板、底板分别设置于带钢的上下两侧,侧板位于带钢的左右两侧,顶板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钩形溢流槽,前N-1组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前侧,朝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最后一组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后侧,朝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适用于所有卧式清洗槽体之间的隔液,其通过以上N组挤干辊和隔液板的配合使用,隔离了前后槽体的液体,大大降低了碱液的消耗,起到为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作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特别涉及冷轧卧式清洗槽体间的液体隔离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有些冷轧厂采用德国公司设计的连退机组清洗设备,带钢经过清洗设备速度为最大10000m/min。该清洗设备含5个槽体,依次为预清洗槽、I号刷洗槽、电解清洗槽、2号刷洗槽、热水漂洗槽。其中预清洗槽、I号刷洗槽、电解清洗槽使用的清洗溶液为一定浓度的碱液,2号刷洗槽及热水漂洗槽清洗液为脱盐水。前三个槽体的碱液过滤后循环使用,后两个槽体的 脱盐水也循环使用。前后槽体之间通过挤干辊对液体进行隔离。在生产过程中,发现电解槽的碱液仍会会随着带钢带到2号刷洗槽内,随着机组速度的进一步提升,这一现象也随之加剧,这直接导致了碱液消耗直线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一种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对清洗槽内液体的隔离效果好,彻底解决了传统因槽体间隔液效果不好造成碱液消耗量大的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的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N对挤干辊,每对挤干辊后方均设置一组隔液板,所述隔液板组成包括顶板、侧板及底板,所述顶板、底板分别设置于带钢的上下两侧,侧板位于带钢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的下端设置有钩形溢流槽,前N-I组隔液板的钩形顶板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前侧,朝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最后一组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后侧,朝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所述N为大于2的自然数。本技术适用于所有卧式清洗槽体之间的隔液,其通过以上N组挤干辊和隔液板的配合使用,隔离了前后槽体的液体,大大降低了碱液的消耗,起到为企业节能降耗,降低成本的作用。前N-I组隔液板的钩形溢流槽有效拦截飞溅的碱液,并将其回送至电解槽,而最后一组隔液板的钩形溢流槽方向与相反,则有效避免避免刷洗槽的脱盐水进入电解槽。进一步的,所述顶板、侧板、底板的外侧边与刷洗槽内侧壁无缝连接,顶板与刷洗槽顶部连接,主要功能是在挤干辊上方无法覆盖的区域实现隔液;侧板固定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其功能是在满足带钢宽度方向要求前提下,在宽度方向上最大程度实现隔液效果;底板的主要功能是在挤干辊下方无法覆盖的区域实现隔液,前N-I组隔液板的底板与刷洗槽底部存在容液体回流至电解槽的间隙,最后一组隔液板的底板与刷洗槽底部无缝连接,彻底隔离前后槽体的碱液。更进一步的,所述顶板的钩形溢流槽两端延伸至侧板位置,并且与刷洗槽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其目的是最大程度将顶板隔离的碱液从钩形溢流槽中流向两侧;底板的上端设置隔液挡板,所述隔液挡板两端延伸至刷洗槽内侧壁,所述隔液挡板朝向与隔液板顶板的钩形溢流槽朝向相同。隔液挡板在底板宽度方向上全面覆盖,有效防止带钢下表面的碱液飞溅越过底板,并且确保沿钩形溢流槽两端流下的碱液能够顺利经隔液挡板流入刷洗槽底部,并最终回流至电解槽内。再进一步的,前N-I组隔液板的底板下端具有引流挡板,引流挡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120° 150°。引流挡板的设计有助于将沿底板流下的碱液朝电解槽内引导。本技术构思巧妙、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在清洗槽液体隔离
具有推广价值。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I为本技术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第I隔液板的主视图。图3为第I隔液板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本实施例的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3对挤干辊4、5、6,每对挤干棍4、5、6后方均设置一组隔液板7、8、9,下面以第I隔液板为例对隔液板的结构进行说明,如图2-3所示,第I隔液板组成包括顶板10、侧板11及底板12,顶板10、底板12分别设置于带钢2的上下两侧,侧板11位于带钢2的左右两侧,顶板10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钩形溢流槽13,如图I所示,前2组隔液板7、8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前侧,朝向与带钢2运行方向相反,最后一组隔液板9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后侧,朝向与带钢2运行方向相同。图I中,I为电解槽,3为刷洗槽。顶板10、侧板11、底板12的外侧边与刷洗槽内侧壁无缝连接,顶板10与刷洗槽顶部连接,侧板11固定于顶板10与底板12之间,前2组隔液板7、8的底板与刷洗槽底部存在容液体回流至电解槽内的间隙,最后一组隔液板9的底板与刷洗槽底部无缝连接。前2组隔液板的底板下端具有引流挡板14,引流挡板14与底板12之间的夹角为135°,有助于将沿底板流下的碱液朝电解槽引导。引流挡板14与底板12之间的夹角设置在120° 150°为宜。顶板10的钩形溢流槽13两端延伸至侧板11位置,并且与刷洗槽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底板12的上端设置隔液挡板15,所述隔液挡板15两端延伸至刷洗槽内侧壁,所述隔液挡板朝向与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朝向相同。本实施例中,隔液挡板15的截面与构型溢流槽相似,除此之外,还可以采用类似于引流挡板14的结构,隔液挡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设置于130° 140°为宜。高速运行的带钢从电解槽I带出的碱液首先经过第一挤干辊4和第一隔液板7,顶板10隔离的液体,通过其钩形溢流槽向两侧溢流到刷洗槽3的底部,第I挤干辊4、侧板11、底板12隔离的碱液也会掉落在刷洗槽3的底部,汇合后回流到电解槽I实现第一层隔离。第一层隔离后仍有一定量的碱液随带钢前行,第2挤干辊5与第2隔液板8将再次进行隔离,隔离的液体经刷洗槽3的底部,经过第I液板底部的通道,回流到电解槽内。随着机组速度的不段提升,当机组速度超过650m/min时,经第二层隔离的带钢仍会有少量的残液,第3挤干辊6与第3隔液板9共同作用,将实现碱液的完全隔离,与此同时,也避免刷洗槽3的脱盐水进入电解槽I。清洗槽隔液装置的实施,将两个电解槽 与洗刷槽之间的液体隔绝,大大降低了碱液的消耗,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除上述实施例外,本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N对挤干辊,每对挤干辊后方均设置一组隔液板,所述隔液板组成包括顶板、侧板及底板,所述顶板、底板分别设置于带钢的上下两侧,侧板位于带钢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钩形溢流槽,前N-I组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前侧,朝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最后一组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后侧,朝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所述N为大于2的自然数。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侧板、底板的外侧边与刷洗槽内侧壁无缝连接,所述顶板与刷洗槽顶部连接,侧板固定于顶板与底板之间,前N-I组隔液板的底板与刷洗槽底部存在容液体回流至电解槽的间隙,最后一组隔液板的底板与刷洗槽底部无缝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隔液板顶板的钩形溢流槽两端延伸至侧板位置,并且与刷洗槽内侧壁之间留有间隙,隔液板底板的上端设置隔液挡板,所述隔液挡板两端延伸至刷洗槽内侧壁,所述隔液挡板朝向与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朝向相同。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前N-I组隔液板的底板下端具有引流挡板,引流挡板与底板之间的夹角为120° 150°。专利摘要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N对挤干辊,每对挤干辊后方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清洗槽液体隔离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设置的N对挤干辊,每对挤干辊后方均设置一组隔液板,所述隔液板组成包括顶板、侧板及底板,所述顶板、底板分别设置于带钢的上下两侧,侧板位于带钢的左右两侧,所述顶板的下端设置有开口朝上的钩形溢流槽,前N?1组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前侧,朝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反,最后一组隔液板的顶板钩形溢流槽位于顶板的后侧,朝向与带钢运行方向相同,所述N为大于2的自然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永俊,赵磊,赖军,唐英,秦仙,王涛,张青树,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