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蔡涛专利>正文

半自动遥控秸秆还田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82776 阅读:24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18: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名称为半自动遥控秸秆还田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它主要是解决现有秸秆还田机械不适合平原地区的中小块庄稼地的秸秆还田的问题。它的主要特征是:包括机架、柴油发动机、履带行走机构、手动立式变速箱、农机悬挂机构、遥控装置和液压控制系统;在手动立式变速箱上设有第三输出轴,在农机悬挂机构上固定有秸秆作业机具,手动离合动力装置安装在刀片动力轴上,变速箱第三输出轴与秸秆作业机具连接;在履带行走机构的轮式链条履带上间隔添加伸出履带外平面的圆柱挡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既能避免农民秸秆还田对环境照成污染,又能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转弯半径小的特点,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的中小块庄稼地的秸秆还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农业机械
,具体涉及ー种在秸杆还田过程中,既能节省劳动力,又能减轻劳动强度,同时具有环保作用的半自动遥控秸杆还田农业机械。
技术介绍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收获后的玉米地、小麦地等残留下来的玉米杆、小麦杆需要被清除。传统秸杆还田的方式有三种1.大型拖拉机经行秸杆还田,由于拖拉机体积较大,转弯半径较大,在对中小型土地经行秸杆还田作业时,容易导致行与行间有遗漏的秸杆未被清除,增加重复作业时间;2,用传统的焚烧方式对其经行处理,这样会对环境产生污染,同时有发生火灾的风险;3.目前,市场上有秸杆还田整地的机器是在手扶拖拉机的基础上经行操作,需要操作者不停的在机器后面扶正,劳动强度大,只适合青壮年男性操作。 传统的91型立式变速箱(即立式手扶拖拉机变速箱)只有两根动力输出轴,带动左右轮的前进,没有直接带动秸杆还田刀片的动力输出轴;而拥有三根动カ输出轴的101型卧式变速箱(即卧式手扶拖拉机变速箱)的承载装置(即机架)尺寸很大,导致整机尺寸加长、负荷加大、转弯半径加长,不能更充分利用动力。传统的秸杆还田机的动カ输入是由万向节旋转输入动力的,这种方式比较适合于大型的拖拉机带动,而针对适用于小块庄稼地的小型秸杆还田机如果使用这种做法的话,会使成本增高;且传统方式分离秸杆还田机动カ的方式是从变速箱上切断动カ来源,该方法运用于小型秸杆还田机也増加了无谓的成本。由于各种特种车辆的工作环境不同,有ー些需要在特种环境下工作的特种车辆(包括挖掘机、联合收割机、坦克车等)配备了轮式链条履带,而这些轮式链条履带车的转弯问题就应运而生。目前,市场上出现的解决轮式链条履带车的方法有两种 .方法一,在动カ输出轴上增加转向刹车系统,在车辆转弯时,由转向刹车系统卡住转弯方向的履带来实现转弯;方法ニ,在轮式链条履带上加上相对细小的凸起面,使履带与地面实现点接触。上述方法中方法一加大了生产成本,方法ニ对路面的破坏性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既能避免农民秸杆还田对环境照成污染,又能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转弯半径小、适合平原地区的中小块庄稼地的秸杆还田的中远程遥控秸杆还田机。在保证秸杆还田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农民的工作強度,提高种田积极性。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半制动遥控秸杆还田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前段的柴油发动机、位于机架两侧的履带行走机构、位于机架尾端的手动立式变速箱和农机悬挂机构、以及遥控装置和液压控制系统,柴油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手动立式变速箱连接,手动立式变速箱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分别与两侧履带行走机构的主动カ链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手动立式变速箱上设有第三输出轴;在农机悬挂机构上固定有由秸杆还田机架、秸杆还田刀片、刀片动カ轴和手动离合动カ装置构成的秸杆作业机具,手动离合动カ装置安装在刀片动カ轴上;手动立式变速箱第三输出轴与秸杆作业机具连接;液压控制系统与秸杆作业机具联接;在履带行走机构的轮式链条履带上间隔添加伸出履带外平面的圆柱挡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轮式链条履带的链条两侧每节对称的两链条弯板的两端的两弯板表面挡板,圆柱挡板固定在两弯板表面挡板之间的两节链条弯板上。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圆柱挡板与弯板表面挡板的水平落差为2mm一IOmm,圆柱挡板与弯板表面挡板之间的角度为0—45°。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轮式链条履带的每节履带上、或者每间隔一节履带上、或者每间隔ニ节履带上添加圆柱挡板。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手动立式变速箱内设有通过齿轮联接的三根变速箱轴,变速箱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分别与变速箱内的两根变速箱轴联接,变速箱第三输出轴经键与变速箱内的另一根变速箱轴联接。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中所述的手动离合动カ装置包括同轴、依次固定在秸杆作业机具机架上的输入轴、离合器和传送轴;秸杆还田刀片均匀设置在刀片动カ轴上,刀片动カ轴呈与传送轴平行状固定在秸杆作业机具机架上;刀片动カ轴与传送轴经第三、第四链轮、第二链条联接;输入轴经第二链轮、第一链条与变速箱第三输出轴的第一链轮联接。本技术由于采用由机架、柴油发动机、履带行走机构、手动立式变速箱、农机悬挂机构、遥控装置和液压控制系统构成的半制动遥控秸杆还田机,其中,柴油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手动立式变速箱连接,手动立式变速箱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分别与两侧履带行走机构的主动カ链轮连接,在手动立式变速箱上设有第三输出轴,在农机悬挂机构上固定有由秸杆作业机具机架、秸杆还田刀片、刀片动カ轴和手动离合动カ装置构成的秸杆作业机具,手动离合动カ装置安装在刀片动カ轴上,手动立式变速箱第三输出轴与秸杆作业机具连接,液压控制系统与秸杆作业机具联接,在履带行走机构的轮式链条履带上间隔添加伸出履带外平面的圆柱挡板,因而可在占用空间较小的手动立式变速箱上实现直接给秸杆还田机输出动力,通过秸杆还田机的手动离合动カ装置实现动力切換,使履带与地面实现线接触,通过履带行走机构中的支撑轮与较高的圆柱挡板支点咬合力使履带停止运动,进而实现只需要几元钱的低成本的轮式链条履带车在硬质路面的转弯效果,并减小金属履带对水泥路面的伤害,遥控装置通过液压控制系统控制秸杆还田机的启动、左右转向、油门大小、秸杆作业机具的升降、离合器结合分离,实施秸杆还田作业。本技术具有既能避免农民秸杆还田对环境照成污染,又能节省劳力,降低劳动强度,以及转弯半径小的特点。本技术主要用于平原地区的中小块庄稼地的秸杆还田。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4是本技术秸杆作业机具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履带部分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局部放大示意图。图7是图6的俯视图。图8是本技术手动立式变速箱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ー步的描述。如图I、图2、图3所示。本技术半自动遥控秸杆还田机由机架21、柴油发动机 11、履带行走机构、手动立式变速箱19、农机悬挂机构、秸杆作业机23、遥控装置14和液压控制系统17构成。其中,柴油发动机11通过皮带与手动立式变速箱19连接。手动立式变速箱19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分别与两侧履带行走机构的主动カ链轮连接。在农机悬挂机构上固定有秸杆作业机具23。液压控制系统与秸杆作业机具23联接。本技术履带部分秸杆作业机如图4所示。秸杆作业机具由秸杆作业机具机架、秸杆还田刀片34、刀片动カ轴33和手动离合动カ装置28构成。手动离合动カ装置28包括同轴、依次固定在秸杆作业机具机架上的输入轴25、离合器和传送轴;秸杆还田刀片34均匀设置在刀片动カ轴33上,刀片动カ轴33呈与传送轴平行状固定在秸杆作业机具机架上;刀片动カ轴33与传送轴经第三、第四链轮30、32、第二链条31联接;输入轴25经第ニ链轮、第一链条24与变速箱第三输出轴38的第一链轮联接。手动离合动カ装置28安装在秸杆作业机具机架上的输入轴25上。本技术履带部分如图5、图6、图7所示。在履带行走机构的轮式链条履带上间隔添加伸出履带外平面的圆柱挡板39。圆柱挡板39与弯板表面挡板40的水平落差为2mm一IOmm,圆柱挡板39与弯板表面挡板40之间的角度为0—4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半制动遥控秸秆还田机,包括机架、位于机架前段的柴油发动机、位于机架两侧的履带行走机构、位于机架尾端的手动立式变速箱和农机悬挂机构、以及遥控装置和液压控制系统,柴油发动机通过皮带与手动立式变速箱连接,手动立式变速箱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分别与两侧履带行走机构的主动力链轮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手动立式变速箱上设有第三输出轴;在农机悬挂机构上固定有由秸秆还田机架、秸秆还田刀片、刀片动力轴和手动离合动力装置构成的秸秆作业机具,手动离合动力装置安装在刀片动力轴上;手动立式变速箱第三输出轴与秸秆作业机具连接;液压控制系统与秸秆作业机具联接;在履带行走机构的轮式链条履带上间隔添加伸出履带外平面的圆柱挡板。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涛王锦秀蔡德勇
申请(专利权)人:蔡涛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