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负载驱动电路及负载驱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80832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4 00: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负载驱动电路及方法,其中,被负载驱动电路驱动的负载集合分为第一负载子集合和第二负载子集合;该负载驱动电路包括:第一调整管与所述负载集合串接于为负载集合供电的直流电压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第二调整管串接于第一负载子集合的第二端与直流电压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电流采样单元,用于对第一调整管以及第二调整管的总电流进行采样;总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总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稳流点时,控制第一调整管导通,控制第二调整管关断;还用于当所述总电流小于预设稳流点时,控制第一调整管和第二调整管导通。该方法及电路能够减少电能损耗,提高负载的驱动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负载驱动技术,尤其涉及。
技术介绍
对于交流输入的发光二极管(LED)光源,最常见的驱动方案是用AC/DC开关电源实现对LED的恒流驱动。但开关电源因为含有磁性元件,需要解决高频电磁干扰问题,并且需要比较复杂的控制芯片,因此对一些小功率的LED光源来说,采用开关电源进行恒流驱动,驱动电路的体积比较大,成本也比较高。此时,一般使用简单的LED恒流驱动电路进行LED光源的驱动。图I是现有的一种简单的LED恒流驱动电路,在该电路中,将线性限流电路和LED集合串联后并联在整流电路的直流侧,电网电压通过整流电路整流后为LED集合供电,所 述线性限流电路可以是恒流二极管等。当加载在LED集合和线性限流电路两端的电压超过串联的LED集合总的额定电压时,超出LED集合总的额定电压的部分由线性限流电路承担;当加载在LED集合和线性限流电路两端的电压低于LED集合总的额定电压时,线性限流电路饱和导通,此时,流过LED的电流低于限流电路的限流点。图I所示的驱动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但是,当电网电压波动较大时,要在整个电网电压波动范围内都实现LED的恒流驱动,则需要LED集合总的额定电压近似等于电网电压波动下限值的整流电压,此时,在整个驱动过程中,当电网电压整流后的电压值高于LED集合总的额定电压时,都需要通过线性限流电路进行限流,电能损耗大,LED的驱动效率低,尤其是电网电压接近电压上限值时,线性限流电路的功耗更大,电能损耗更大,LED的驱动效率也更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负载驱动方法及负载驱动电路,能够减少电能损耗,提闻负载的驱动效率。为此,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负载驱动电路,被负载驱动电路驱动的负载集合中所有负载串联,并分为第一负载子集合和第二负载子集合,第一负载子集合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负载子集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负载子集合中负载的数量k大于等于1,小于负载集合中负载的总数;该负载驱动电路包括电流采样单元、第一调整管、第二调整管以及总控制器;其中,第一调整管与所述负载集合串接于为负载集合供电的直流电压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第二调整管并联于第一负载子集合的第二端与直流电压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电流采样单元,用于对第一调整管以及第二调整管的总电流进行采样;总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总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稳流点时,控制第一调整管导通,控制第二调整管关断;还用于当所述总电流小于预设稳流点时,控制第一调整管和第二调整管导通。电流采样单元包括第一采样子单元,第一端连接直流电压的第二输出端,第二端连接第一调整管的第二端,输出端连接总控制器的第一采样电流输入端;第一采样子单元用于对第一负载子集合中的电流进行采样;第二采样子单元,第一端连接直流电压的第二输出端,第二端连接第二调整管的第二端,输出端连接总控制器的第二采样电流输入端;第二采样子单元用于对第二调整管所在支路的电流进行采样。所述第一采样子单元通过第一采样电阻实现,所述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作为第 一采样子单元的第一端,第一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作为第一采样子单元的第二端以及输出端;所述第二采样子单元通过第二采样电阻实现,所述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作为第二采样子单元的第一端,第二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作为第二采样子单元的第二端以及输出端。所述总控制器包括第一电流反馈控制器,第一输入端和第二输入端分别作为总控制器的第一米样电流输入端以及第二采样电流输入端;第一电流反馈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电流采样信号叠加后,与预设稳流点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对应的电压信号到第一调整管的开关控制端以及驱动选择器的输入端;其中,当叠加后的电流采样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稳流点时,比较结果对应的电压信号控制第一调整管的阻抗增大,否则,控制第一调整管的阻抗减小;第一驱动选择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调整管的开关控制端,用于判断第一电流反馈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控制第二调整管导通;否则,控制第二调整管关断。 第一电流反馈控制器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连接第一电流反馈控制器的第一输入端,该反相输入端还通过第三电阻连接第一电流反馈控制器的第二输入端;第一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基准电压;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一电流反馈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一电流反馈控制器还包括第一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串接的第一电容和第一电阻连接第一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一驱动选择器包括第一二极管的阳极作为第一驱动选择器的输入端,阴极作为第一驱动选择器的输出端,该阴极还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二调整管的第二端;或者,首尾串接的二极管集合,二极管集合的阳极端作为第一驱动选择器的输入端,二极管集合的阴极端作为第一驱动选择器的输出端,该阴极端还通过第四电阻连接第二调整管的第二端;或者,第一稳压管的阳极作为第一驱动选择器的输出端,阴极作为第一驱动选择器的输入端。电流采样单元的第一端连接直流电压的第二输出端,第二端连接第一调整管的第二端和第二调整管的第二端,输出端连接总控制器的采样电流输入端。所述电流采样单元包括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作为电流采样单元的第一端,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作为电流采样单元的第二端;第三采样电阻未接地的一端作为电流采样单元的输出端。所述总控制器包括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输入端作为总控制器的采样总电流输入端;电流反馈控制器用于将接收到的电流采样信号与预设稳流点进行比较,输出比较结果对应的电压信号到第一调整管的开关控制端以及驱动选择器的输入端;其中,当电流采样信号大于或等于预设稳流点时,输出比较结果对应的电压信号控制第一调整管的阻抗增大,否则,控制第一调 整管的阻抗减小;第二驱动选择器,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调整管的开关控制端,用于判断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输出的电压信号达到预设电压阈值时,控制第二调整管导通;否则,控制第二调整管关断。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为地端;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第六电阻连接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二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连接基准电压;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还包括第二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串接的第二电容和第五电阻连接第二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二端为地端;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的正相输入端通过第九电阻连接基准电压,还通过第七电阻连接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的输入端;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接地;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作为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还包括第三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通过串接的第三电容和第八电阻连接第三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端。所述第三采样电阻的第一端为地端;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包括第四运算放大器的反相输入端作为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的输入端,正相输入端连接基准电压,输出端作为第二电流反馈控制器的输出端。第二驱动选择器包括第六二极管的阳极作为第二驱动选择器的输入端,阴极作为第二驱动选择器的输出端,该阴极还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第二调整管的第二端;或者,首尾串接的二极管集合,二极管集合的阳极端作为第二驱动选择器的输入端,二极管集合的阴极端作为第二驱动选择器的输出端,该阴极端还通过第十四电阻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负载驱动电路,其特征在于,被负载驱动电路驱动的负载集合中所有负载串联,并分为第一负载子集合和第二负载子集合,第一负载子集合的第二端连接第二负载子集合的第一端;所述第一负载子集合中负载的数量k大于等于1,小于负载集合中负载的总数;该负载驱动电路包括:电流采样单元、第一调整管、第二调整管以及总控制器;其中,第一调整管与所述负载集合串接于为负载集合供电的直流电压的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之间;第二调整管并联于第一负载子集合的第二端与直流电压的第二输出端之间;电流采样单元,用于对第一调整管以及第二调整管的总电流进行采样;总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总电流大于或等于预设稳流点时,控制第一调整管导通,控制第二调整管关断;还用于当所述总电流小于预设稳流点时,控制第一调整管和第二调整管导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桂潮葛良安
申请(专利权)人:英飞特电子杭州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