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按键结构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079477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22:3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制造按键结构的方法,其中使键帽部件的遮光颜色层的镂空图案的边缘和键面底色层的镂空图案的边缘互相对齐,这样可避免按键图案光晕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别是涉及具有按键图案(包括字体)的按键结构的制法。
技术介绍
电子产品例如移动电话(Cell Phone)、智能型移动电话(Smart Phone)、个人数码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PDA)等等通常会设有按键结构。图I显示现有技术的按键结构上的字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里显示的是浅色按键的情形,透明的PC(聚碳酸酯(polycarbonate))薄膜2上有形成一层白色印刷层4,白色印刷层4在印刷到PC薄膜2上时就已经具有一个镂空字体图案,因为白色本身遮蔽性差,必须再于白色层印刷一道遮蔽性油墨,例如银色遮光层6,银色遮光层6也具有对应于白色印刷层4的镂空字体图案,然 后,再形成一层灰色透光颜色层8,这层可提供透光字体的表色。但因按键图案纤细,不同丝网印刷版的运用会存在套色间距,通常会使银色遮光层6的镂空字体线宽大于白色印刷层4的镂空字体,做为对准误差,如图式中,两个图案重叠,但边缘相距d的距离,一般,这个距离d可为例如约0.25mm。然而,这段套色的间距里无法产生遮蔽的功用,造成透光(光晕)问题,如图2所示,使用者由PC薄膜2表面看按键,除了镂空字形7透出按键下的光线外,光晕区域9也透出微弱的光线,影响整体按键字形清晰明确的美感。日本特开第2007-73463号公开一种按键开关,它的键帽本体由树脂和由第一树脂薄膜、无机物质涂层与透明第二树脂薄膜以这样的顺序自键帽本体表面开始层压所形成的涂层所构成。无机物质涂层被树脂薄膜包覆,可避免无机物质涂层腐蚀、或皮肤接触过敏的问题。日本特开第2006-59677号公开以三个丝网印刷版分别将三种灰色色调的颜色印刷在键帽表面或透明键帽下方的印刷表色层上,使按键面板颜色具有渐层。因此,例如上述的浅色系透光(光晕)问题,仍然需要一种新颖的按键结构与制法来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改善例如上述的现有技术按键字体光晕问题。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其包括下列步骤。形成键帽部件,这个步骤又包括下列步骤提供层合物,这个层合物包括透明塑料层、键面底色层和遮光颜色层。键面底色层位在透明塑料层与遮光颜色层间、透明塑料层位在键面底色层与遮光颜色层间、或遮光颜色层位在键面底色层与透明塑料层间。对键面底色层与遮光颜色层进行部分移除,以在键面底色层形成第一镂空图案和在遮光颜色层形成第二镂空图案,其中第一镂空图案的边缘与第二镂空图案的边缘互相对齐。将层合物成型为键帽状壳体并填充键帽材料、或在层合物的非遮光颜色层的一侧形成键帽状的固化树脂层,而形成键帽层。将键帽层切割,以获得键帽部件。将键帽部件与电路板、金属弹片和凸点组合,以组装按键结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下列步骤。形成键帽部件,这个步骤又包括下列步骤提供透明塑料层;在透明塑料层的一面上形成第一颜色层;在第一颜色层上形成第二颜色层而为层合物,第二颜色层包括第一镂空图案;通过第二颜色层的第一镂空图案对第一颜色层进行部分移除,以在第一颜色层形成一第二镂空图案,其中第一镂空图案的边缘与第二镂空图案的边缘互相对齐;将层合物成型为键帽状壳体并且填充键帽材料、或在层合物的透明塑料层上形成键帽状的固化树脂层,而形成键帽层;将键帽层切割,以获得键帽部件。将键帽部件和电路板、金属弹片、及凸点组合,以组装按键结构。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形成键帽部件的键帽层的步骤包括在透明塑料层的一面上形成键帽状的固化树脂层;在透明塑料层的另一面上形成键面底色层;在键面底色层上形成遮光颜色层;对遮光颜色层和键面底色层进行部分移除,以在遮光颜色层形成第一镂空图案,在键面底色层形成第二镂空图案,其中第一镂空图案的边缘和第二镂空 图案的边缘互相对齐,而成为键帽层。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形成键帽部件的键帽层的步骤包括在透明塑料层的一面上形成键帽状的固化树脂层;在透明塑料层的另一面上形成键面底色层;在键面底色层上形成遮光颜色层,遮光颜色层具有第一镂空图案;对键面底色层通过第一镂空图案进行部分移除,以于键面底色层形成第二镂空图案,其中第一镂空图案的边缘和第二镂空图案的边缘互相对齐,而获得键帽层。附图说明图I显示一现有技术的按键结构上的字体结构的截面示意图。图2显示现有技术的按键字体的光晕问题。图3显示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按键图案结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特征。图4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流程图。图5和6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7说明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的另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图8至10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按键结构的若干具体实施例的截面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2PC薄膜3层合物4白色印刷层6银色遮光层7镂空字形8灰色透光颜色层9光晕区域10键帽12字体结构14键面底色层15、17、21 镂空图案16、19遮光颜色层18透光颜色层20透明塑料层22键帽本体23照光反应24激光26电路板28金属弹片30弹片薄膜32凸点34固化树脂层101、102、111、112、113、114、115、121、122 步骤具体实施例方式在本专利技术中的按键图案结构的一具体实施例的特征,如图3所示,键帽10的字体结构12通常具有纤细的图案,包括有键面底色层14和遮光颜色层16,这二层具有想要的字形的镂空图案,二个镂空图案上下重叠,二个镂空图案的边缘上下对齐。当二个镂空图案的边缘对齐时,通过镂空图案透光出来的图案轮廓可非常清晰。因此,依据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只要二个镂空图案至少有一部分的边缘是上下对齐的情形,都应涵括在本专利技术的范畴中。在本专利技术中,镂空图案可为例如文字、符号、数字、英文字母、图形等等。可选择地另包括透光 颜色层18,使得透光显示的按键图案具有透光颜色层18的颜色。键帽10的最外层为透明塑料层20,其可做为载体。可将透明塑料层20、键面底色层14和遮光颜色层16视为层合物3,于图3所示的具体实施例中,使层合物3与选择性的透光颜色层18 —起成型为键帽状壳体,并与键帽本体22—起形成键帽10。键面底色层、遮光颜色层和透光颜色层都可称做颜色层。图4显示依据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的的流程图。请一起参看图5和图6的截面示意图。进行步骤101的形成键帽部件。键帽不限于是何种键帽,可为例如模塑成型的键帽或点胶固化成型的键帽。形成键帽部件的步骤可包括例如步骤111,提供一层合物3,其包括透明塑料层20、键面底色层14和遮光颜色层16。透明塑料层20可为例如 PC 膜、PET (聚对苯二酸乙二酯(Poly (ethylene terephthalate)))膜、或 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olymethylmethacrylate))膜等类似材料,但不限于此。提供层合物的步骤可包括例如对透明塑料层20进行步骤121的薄膜前处理,例如表面改质,以使其具有更佳的颜色层附着性,或是落料的加工(使符合延展性或厚度需求),或是亮雾面或图腾的形成或处理。然后于透明塑料层20上形成键面底色层14和遮光颜色层16。例如,进行步骤122,以将键面底色层14和遮光颜色层16涂布、喷涂或印刷在透明塑料层20上。键面底色层14和遮光颜色层16可为现有技术中已应用在按键结构的油墨层,但不限于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按键结构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形成键帽部件,包括:提供层合物,其包括透明塑料层、键面底色层和遮光颜色层,该键面底色层位在该透明塑料层和该遮光颜色层间、该透明塑料层位在该键面底色层和该遮光颜色层间、或该遮光颜色层位在该键面底色层和该透明塑料层间,对该遮光颜色层和该键面底色层进行部分移除,以在该遮光颜色层形成第一镂空图案及在该键面底色层形成第二镂空图案,其中该第一镂空图案的边缘与该第二镂空图案的边缘互相对齐,将该层合物成型为键帽状壳体并填充键帽材料、或在该层合物的非遮光颜色层的一侧形成键帽状的固化树脂层,而形成键帽层,及将该键帽层切割,以获得该键帽部件;以及将该键帽部件和电路板、金属弹片和凸点组合,以组装该按键结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信忠
申请(专利权)人:毅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