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部件和使用该阀体部件的电子膨胀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7395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18: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体部件和使用该阀体部件的电子膨胀阀,属于制冷控制技术领域,其阀体部件包括,带有进口通道(31)和出口通道(32)的阀本体(3)、置于所述进口通道(31)和出口通道(32)之间的阀口(5)、设置于所述阀本体(3)的内腔(33)中的阀芯(4)和阀杆(2),和通过施力作用于所述阀杆(2)的传动杆(6),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6)连接有阀套(1);在所述阀套(1)与所述阀本体(3)之间密闭连接第一弹性部件(7);在所述阀套(1)与所述阀杆(2)之间密闭连接第二弹性部件(8),该结构的阀套采用嵌套方式连接两个弹性部件,在阀芯移动行程中,可以在不增加阀体内腔长度的前提下,提高阀芯的有效行程长度和保证阀芯的节流调节精度,以满足节流控制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阀体部件和使用该阀体部件的电子膨胀阀,是通过调整阀口的大小来控制节流量的装置,属于制冷控制
,尤其适合于商用大容量空调系统中使用的电子膨胀阀。
技术介绍
作为节流装置的电子膨胀阀广泛应用于制冷系统的回路中,电子膨胀阀的作用是调节流进蒸发器的制冷量,向蒸发器供给最适量的制冷剂,保证制冷系统的稳定运行。现有技术的典型电子膨胀阀结构如图7所示,包括阀体部件100’、传动部件200’、驱动部件300’、进口接管400’和出口接管500’等几部分。传动部件200’与驱动部件300’的转轴连 接,包括由齿轮组组成的减速机构和传动螺母等零件。通过传动螺母与阀体部件100’上的传动杆6’的螺纹配合,将驱动部件300’的动力转化成传动杆6’的旋转运动和轴向位移。并将轴向位移传递给阀体部件100’的阀杆2’,阀杆2’与阀芯4’连接并带动阀芯4’在阀本体3的内腔33中内轴向滑动,通过阀芯4’和阀口 5之间形成流道的通流面积的变化来控制通过出口部的流量,进而调节制冷系统的制冷剂流量。在现有技术中,采用阀杆2’上焊接作为弹性部件的波纹管600’,与传动杆6’施加的力平衡来控制阀芯4’的位移,阀芯4’的位移量靠波纹管600’的压缩/拉伸变形量来实现,所以在设定参数允许范围内,波纹管600’的轴向可压缩/拉伸的长度与阀芯4’的位移量相关。在大容量商用空调系统中,膨胀阀由于节流变化大,要求阀芯的工作行程长。在现有技术中,只有通过增加波纹管的轴向可压缩/拉伸的长度(即降低波纹管的刚性或增加波纹管的节数长度),但是波纹管的刚性降低会造成节流不稳定;而增加波纹管的节数长度会使阀体部件的体积增加,不利于产品的小型化。,同时由于弹性元件的特点,在增加弹性部件的长度后,降低了阀芯初始阶段节流调节的精度。所以如何改进阀的结构,尤其在大容量商用空调系统中提高阀芯的有效行程长度,保证阀芯的节流调节精度,满足节流控制的需要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要攻克的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阀体部件,包括带有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的阀本体、置于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的阀口、设置于所述阀本体的内腔中的阀芯和阀杆,和通过施力作用于所述阀杆的传动杆,所述阀芯相对与所述阀口位移以改变所述进口通道和出口通道之间的流道的大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连接有阀套;在所述阀套与所述阀本体之间密闭连接有第一弹性部件;在所述阀套与所述阀杆之间密闭连接有第二弹性部件。优选地,如上述结构的阀体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具体为波纹管,并分别位于所述阀套的筒部的外部和内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弹性部件的刚性大于所述第二弹性部件的刚性; 具体地,如上述结构的阀体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具体为波纹管,位于所述阀套的筒部的外部;所述第二弹性部件具体为弹性膜片,位于所述阀套的端部; 优选地,如上述结构的阀体部件,所述第一弹性部件和所述第二弹性部件与所述阀套的筒部的端部密闭焊接; 进一步,所述传动杆上具有与所述阀套配合的第一螺纹部;所述阀套上具有与所述第一螺纹部配合的螺纹部; 进一步,所述传动杆上具有与所述阀套配合的台阶部; 进一步,所述阀套上设置有限位部(14); 进一步,所述限位部具体为所述阀套上带有缺口的环形凸出部。进一步,所述阀本体上固定有与所述阀套的限位部配合的限位环。 同时,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电子膨胀阀,包括驱动部件、传动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包括上述结构的阀体部件。进一步,如上述结构的电子膨胀阀,所述传动杆上设置有第二螺纹部;所述传动部件上设置有与第二螺纹部配合的螺母;所述传动杆的第一螺纹部与第二螺纹部的螺距相坐寸ο本专利技术的阀体部件和使用该阀体部件的电子膨胀阀,阀套采用嵌套方式连接两个弹性部件,在阀芯移动行程中,两个弹性部件在不同阶段实施压缩/拉伸而起作用,在不增加阀体内腔长度的前提下,提高阀芯的有效行程,同时在弹性元件作用的初始阶段,刚性小的弹性部件先动作,保证了阀芯的节流调节精度,满足节流控制的需要。附图说明图I :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电子膨胀阀具体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图2A :图I中的阀体部件结构在第一阶段节流的状态示意图。图2B :图I中的阀体部件结构在第二阶段节流的状态示意图。图3 :图I中的阀体部件中阀芯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A/4B :图I中的阀体部件结构的阀套零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5A/5B :图I中的阀体部件结构的限位环零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6 :本专利技术给出的阀体部件结构具体实施例之二的示意图。图7 :典型的现有技术的电子膨胀阀结构图。图中符号说明 1/1A-阀套、 11-筒部、12-锥面; 13-螺纹部、14-限位部; 15-通孔、16-端部 2/2’ -阀杆、21-端部; 22-台阶部、23-海棉体; 24-上阀杆、25-下阀杆’ 3/3’ -阀本体、31-进口通道; 32-出口通道、33-内腔; 4/4’ -阀芯、5-阀口 ;6/6’ -传动杆 61-第二螺纹部、62-台阶部; 63-第一螺纹部; 7-第一弹性部件、8-第二弹性部件; 9-限位环、91-限位部; 92-内孔、93-底部; 100/100,-阀体部件; 110-阀芯组件、200/200’ -传动部件; 210-螺母、300/00’ -驱动部件; 400/400,-进口接管、500/500’ -出口接管; 600-波纹管。具体实施例方式为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充分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思想,下面结合具体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所公开的阀体部件的电子膨胀阀实施例对进行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给出的电子膨胀阀具体实施例之一的示意图;图2A和图2B分别为阀体部件结构在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节流的状态示意图;图3为图I中的阀体部件去处阀体后的示意图;图4八和4B分别为图I中的阀体部件结构的阀套零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图5A和5B分别为图I中的阀体部件结构的限位环零件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I所示。电子膨胀阀包括阀体部件100、传动部件200、驱动部件300、进口接管400和出口接管500等几部分。阀体部件100包括带有进口通道31和出口通道32的阀本体3、置于进口通道31和出口通道32之间的阀口 5、传动杆6和设置于阀本体3的内腔33中的阀芯组件110。如图3所示。阀芯组件110包括阀芯4、阀杆2和阀套I。阀套I大致为筒状结构,在筒的上底部形成有锥面12,其中间加工有通孔15,在通孔15的一端加工有设定长度的螺纹部13。在阀套I的筒部11的外部和内部,分别设置有第一弹性部件7和第二弹性部件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部件7和第二弹性部件8具体为波纹管结构,第一弹性部件7的一端焊接连接在阀套I的端部16,另一端与限位环9 一并密闭焊接在阀体3上;第二弹性部件8 —端焊接连接在阀套I的端部16,另一端焊接连接在阀杆2的台阶部22上。驱动部件300主要有步进电机和外壳构成。传动部件200与驱动部件300的步进电机转轴连接,包括由齿轮组组成的减速机构和传动螺母210等零件。通过传动螺母210与阀体部件100的传动杆6的螺纹配合,将驱动部件300的动力转化成传动杆6的旋转运动和轴向位移,并将轴向位移传递给阀体部件100的阀杆2。阀杆2带动阀芯4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体部件,包括带有进口通道(31)和出口通道(32)的阀本体(3)、置于所述进口通道(31)和出口通道(32)之间的阀口(5)、设置于所述阀本体(3)的内腔(33)中的阀芯(4)和阀杆(2),和通过施力作用于所述阀杆(2)的传动杆(6),所述阀芯(4)相对与所述阀口(5)位移以改变所述进口通道(31)和出口通道(32)之间的流道的大小,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杆(6)连接有阀套(1);在所述阀套(1)与所述阀本体(3)之间密闭连接有第一弹性部件(7);在所述阀套(1)与所述阀杆(2)之间密闭连接有第二弹性部件(8)。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三花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