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行星机构的6速自动变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7303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13 18:0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行星机构的6速自动变速器,包括液力变矩器、输入轴、行星机构组件、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行星机构组件包括3组行星轮系,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三行星轮系依次布置于输入轴上,且均位于液力变矩器和离合器之间,液力变矩器与输入轴的一端相连,且液力变矩器的导轮固定在变速器外壳上,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一太阳轮与输入轴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离合器同时与第二太阳轮和第三太阳轮连接,第二离合器与第二行星架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动器和离合器组装简单,零件成本和加工难度低,装配简单,成本低廉,便于使用和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特别是一种基于行星机构的6速自动变速器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与技术革新,自动变速器在变速器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其驾驶舒适、能减少驾驶者疲劳的优点,已成为现代轿车配置的一种发展方向。装有自动变速器的汽车能根据路面状况自动变速变矩,驾驶者可以全神贯注地注视路面交通而不会被换挡搞得手忙脚乱,当前国内的自动变速器主要以4速自动变速器为主,而6速自动变速器是新开发车型的主要研究方向,由于4速自动变速器相对于6速自动变速器而言,每档换挡区域大,不能使发动机更多工作在经济区域,从而导致燃油经济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便于维修维护的基于行星机构6速自动变速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液力变矩器、输入轴、行星机构组件、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第一传动齿轮、第二传动齿轮和第三传动齿轮,所述行星机构组件包括组行星轮系,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三行星轮系依次布置于输入轴上,且均位于液力变矩器和离合器之间,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第一行星架,第一行星轮和第一外齿圈,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第二行星架,第二行星轮和第二外齿圈,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太阳轮,第三行星架,第三行星轮和第三外齿圈,所述液力变矩器与输入轴的一端相连,且液力变矩器的导轮与变速器壳体相连,第一离合器、第二离合器和第一太阳轮与输入轴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离合器同时与第二太阳轮和第三太阳轮连接,第二离合器与第二行星架相连,在各个外齿圈与变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制动器,第二制动器和第三制动器。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采用零件少,制动器和离合器组装简单,零件成本和加工难度低,装配简单,成本低廉的特点。附图说明 图I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是I挡动力传递示意图;图3是2挡动力传递示意图;图4是3挡动力传递示意图;图5是4挡动力传递示意图;图6是5挡动力传递示意图;图7是6挡动力传递示意图;图8是倒挡动力传递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由图I-图8可知,本专利技术包括液力变矩器I、输入轴2、行星机构组件、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23和第三传动齿轮24,所述行星机构组件包括3组行星轮系,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三行星轮系依次布置于输入轴2上,且均位于液力变矩器I和离合器之间,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5,第一行星架6,第一行星轮7和第一外齿圈8,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9,第二行星架10,第二行星轮11和第二外齿圈12,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太阳轮13,第三行星架14,第三行星轮15和第三外齿圈16,所述液力变矩器I与输入轴2的一端相连,且液力变矩器I的导轮与变速器壳体17相连,第一离合器18、第二离合器19和第一太阳轮5与输入轴2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离合器18同时与第二太阳轮9和第三太阳轮13连接,第二离合器19与第二行星架10相连,在各个外齿圈与变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制动器20,第二制动器21和第三制动器22。所述第一外齿圈8与第一制动器20相连,第二外齿圈12与第二制动器21相连,第三外齿圈16与第三制动器22相连,且所述第一制动器20,第二制动器21和第三制动器22均固定在变速器壳体17上。所述第一行星架6与第二外齿圈12相连,第二行星架10与第三外齿圈16相连,第三行星架14与传动齿轮4相连。所述单向离合器3 —端与第二行星10相连,另一端固定在变速器壳体17上。所述传动齿轮4与第一传动齿轮23啮合,第一传动齿轮23与第二传动齿轮24相连。本专利技术在通过离合器和制动器的不同组合,可以实现行星机构不同速比的选择1挡第一离合器18闭合,第三制动器22闭合如图2所示,其动力传递方式为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给输入轴2、第一离合器18、第三太阳轮13、第三行星轮15、第三行星架14、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由第三传动齿轮2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2挡第一离合器18闭合,第二制动器21闭合如图3所不,其动力传递方式为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给输入轴2、第一离合器18、第二太阳轮9、第三太阳轮13 ;第二制动器21闭合,第二外齿圈12固定不动,动力由第二太阳轮9传递给第二行星轮11、第二行星架10、第三外齿圈16 ;动力由第三外齿圈16和第三太阳轮13 —起传递给第三行星轮15、第三行星架14、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由第三传动齿轮2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3挡第一离合器18闭合,第一制动器20闭合如图4所不,其动力传递方式为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给输入轴2、第一太阳轮5和第一离合器18 ;第一离合器18传递给第二太阳轮9、第三太阳轮13 ;第一制动器20闭合,第一外齿圈8固定不动,动力由第一太阳轮5传递给第一行星轮7、第一行星架6、第二外齿圈12 ;动力由第二太阳轮9和第二外齿圈12共同转递给第二行星轮11、第二行星架10、第三外齿圈16 ;由第三外齿圈16和第三太阳轮13 —起传递给第三行星轮15、第三行星架14、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由第三传动齿轮2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4挡第一离合器18闭合,第二离合器19闭合如图5所不,其动力传递方式为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给输入轴2、第一离合器18、第二离合器19 ;此时第一行星机构、第二行星机构、第三行星机构一体运转,将动力传递给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由第三传动齿轮2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5挡第二离合器19闭合,第一制动器20闭合如图6所不,其动力传递方式为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给输入轴2、第一太阳轮5和第二离合器19 ;由于第一制动器20闭合,第一外齿圈8固定不动,动力由第一太阳轮5传递给第一行星轮7、第一行星架6、第二外齿圈12 ;动力由第二离合器19传递给第二行星架10 ;由第二行星架10和第二外齿圈12 —起将动力传递给第三太阳轮13和第三外齿圈16、传递给第三行星轮15、第三行星架14、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由第三传动齿轮2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6挡第二离合 器19闭合,第二制动器21闭合如图7所示,其动力传递方式为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给输入轴2、第一太阳轮5和第二离合器19 ;由于第二制动器21闭合,第二外齿圈12固定不动,动力由第二离合器19传递给第二行星架10、第二行星轮11、第二太阳轮9、第三太阳轮13和第三外齿圈16 ;由第三太阳轮13和第三外齿圈16 —起将动力传递给第三行星轮15、第三行星架14、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23、第三传动齿轮24。由第三传动齿轮24传递给半轴及车轮;倒挡第一制动器20闭合,第三制动器22闭合如图8所示,其动力传递方式为由液力变矩器I传递给输入轴2、第一太阳轮5 ;第一制动器20闭合,第一外齿圈8固定不动;动力由第一太阳轮5传递给第一行星轮7、第一行星架6、第二外齿圈12 ; 由于第三制动器22闭合,第三外齿圈16和第二行星架10固定不动,动力由第二外齿圈12传递给第二行星轮11、第二太阳轮9、第三太阳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行星机构的6速自动变速器,包括液力变矩器(1)、输入轴(2)、行星机构组件、离合器、制动器、单向离合器(3)、第一传动齿轮(4)、第二传动齿轮(23)和第三传动齿轮(24),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机构组件包括3组行星轮系,第一行星轮系,第二行星轮系和第三行星轮系依次布置于输入轴(2)上,且均位于液力变矩器(1)和离合器之间,所述第一行星轮系包括第一太阳轮(5),第一行星架(6),第一行星轮(7)和第一外齿圈(8),第二行星轮系包括第二太阳轮(9),第二行星架(10),第二行星轮(11)和第二外齿圈(12),第三行星轮系包括第三太阳轮(13),第三行星架(14),第三行星轮(15)和第三外齿圈(16),所述液力变矩器(1)与输入轴(2)的一端相连,且液力变矩器(1)的导轮与变速器壳体(17)相连,第一离合器(18)、第二离合器(19)和第一太阳轮(5)与输入轴(2)的另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离合器(18)同时与第二太阳轮(9)和第三太阳轮(13)连接,第二离合器(19)与第二行星架(10)相连,在各个外齿圈与变速器壳体之间设置有第一制动器(20),第二制动器(21)和第三制动器(22)。...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忠贵赵非张志伟马静严丽丽李现尧赵彦辉姚书涛关葳周章遐杨春涛张海侠艾涛赵玲马全超王悦崔欣洁刘云艳宋文福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