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造带一外壳体(1)的双室式压力容器(R)的方法,所述外壳体在粘合剂层(3)区域与由可形成皱摺的材料制成的内壳体(2)相连接。之后,外壳体(1)、粘合剂层(3)及内壳体(2)围绕一开口(13)共同翻转成一凸缘(7)。在翻转成一个凸缘(7)之前,从外壳体(1)上去掉一个环圈(14)。(*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制造带一外壳体的双室式压力容器的方法,所述外壳体在粘合剂层区域与由可形成皱摺的材料制成的内壳体相接,其中外壳体、粘合剂层及内壳体围绕一开口共同翻转成一凸缘。EP-A0,326,052公开了一种上述类型的方法,这种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是行之有效的。撇开众多优点不说,其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为无漏泄连接,该优点特别是当外壳体与内壳体之间设有一个充压的内腔时更显得重要。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想对上述公知的、并行之有效的方法再作改进,尤其是关于凸缘的密封、加工及外观上的改进。本专利技术上述之目的是这样达到的,即在翻转成一凸缘之前从所述外壳体上、可能还从内壳体上去掉一个环圈。迄今为止,该位于原先的开口边与粘合剂层的起始端或内壳体的边缘之间的环圈是被翻转成凸缘的,同时常有一部分粘合剂层与内壳体也一起被卷边。由于所述的环圈一般情况下是由光滑材料构成,因此易与卷边工具咬住,因而存在形成冷焊的危险。此外,在加工内壳时常常于上述环圈区域有胶粘剂从内壳体边缘中溢出,这会弄脏卷边工具及上述凸缘。还有一个主要缺点就是在对外壳体进行缩口时内壳体要打褶(起皱),它们扩展至凸缘内。由于迄今为止的技术中的内壳体边缘位于上述凸缘的起始点或略伸过起始点,所以不能排除这些皱摺的形成。这些皱摺始终存在,并导致渗漏。本专利技术克服了上述所有的缺点,通过去除外壳体的环圈、最好一直去到或甚至越过粘合剂及内壳体的边缘,这样在凸缘上既无粘合剂突出也不含出现外壳体的光滑金属直接跟卷边工具咬住。但特别要指出的是,当滚压凸缘时,在靠粘合剂层及外壳体附近的内壳体上边缘受到一个很强的夹紧力,因而完全消除了由于缩口形成的皱摺。为达到此目的,最好在加工出凸缘之后对其再进行后滚压,其所采用的工具设有与凸缘几乎完全重合的环形滚压槽。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制造的双室式压力容器具有特别高的密封性能,它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所带来的优点。另外还要指出的是,在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新方法时,根本不用顾虑皱摺的形成,所以可以采用比生产已知的普通气溶胶罐时次数高的缩口道次。这使得按本专利技术制造的双室式压力容器之整个上部区域的外观基本上得到了改善。这显然对凸缘本身也有好处,其上不再有锯齿形成或粘合剂突出。至于怎样去掉外壳体的环圈,对本专利技术来说是无关紧要的问题。可以优选用铣削方法去掉环圈,也可以用所有其它可能的方法将其去掉。下面通过参考附图对最佳实施例的描述来给出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特征及细部结构。在附图中附图说明图1为一剖视图,示出了根据先有技术EP-A0,326,052的双室式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的各个加工阶段。图2为一剖视图,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双室式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的各个加工阶段;图3为一个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后滚压工具的局部剖视图。如图1所示,一个双室式压力容器R由一外壳体1及一内壳体2组成。该内壳体2只在特定的上部区域a通过粘合剂层3与外壳体1相连接。此外,在内壳体2与外壳体1之间设有一个内室4,该内室通过开设在拱形底6上的一个孔5充注压力介质。内壳体2用于容纳从一个阀充入的产品,为简单清楚起见,所述阀在此未示出。此阀及座落在其上的阀盖被装在凸缘7上。对应于图1的EP-A0,326,052的双室式压力容器的制造过程如下外壳体1从一金属圆片坯料8、特别是从一个铝材圆片坯料拉出,例如可通过众所周知的深拉伸或冷挤压工艺来加工出来。在上述工艺过程中或之后,制出拱形底6,同时冲出底孔5,或只进行预冲压。在后一种情况下,通过后来对底部6施加负压将预冲压的圆片压出,从而加工出孔5。此外,底部6不一定成拱形,也可以是平的,当然采用拱形底部6在内室4充压时较有利。再者,外壳体1的边缘区9被扩大,以便在接续的加工阶段使外壳体1能较好地插入在一个芯棒上。之后,在外壳体1的内表面10或内壳体2的外表面的一个区域a内例如用喷涂方式涂上粘合剂。各种胶粘剂或合成材料均可用作上述的粘合剂。在另外的工序中进行内壳体2的装入或制造。此内壳体2由任何一种薄的及易皱的材料、例如一种塑料或是薄的金属箔、特别是铝箔制成。此内壳体2可整体插入外壳体1内,或采用喷入、注入或其它方式在外壳体内制出。在此还有许多方法,它们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范畴。在任何一种情况下,内壳体2均通过粘合剂层3在区域a内固定到外壳体1上,而内壳体1的其它部分在外壳体1的内部不与其内表面10相连接。若在内室4充压后要通过一个阀放出装在内壳体2内的产品时,该内壳体2在内室4中的压力的作用下被压缩并起皱,这样内室4的体积会增大,而内壳体2的体积则缩小,由此将产品从阀中压出。内壳体2的一边11在距离外壳体1的开口边12一个距离b处终止。在该距离b范围内既无粘合剂也无内壳体2的材料。接下来用一个公知的普通卷边工具对在粘合剂层3的一部分的区域内的外壳体11的上部连同内壳体2一起进行缩口。之后,将位于边11及开口边12之间的外壳体1的部分以及与其相连的粘合剂层3的一部分一起向外及朝里翻转,形成凸缘7。在上述加工工序完成之后,可将待配发的产品充入内壳体2内,该双室式压力容器之开口13用一个阀封闭起来,此时通过孔5对内室4充压,有时可通过对内室4进行充压而将预冲压的圆片从孔5位置上脱落。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与现有技术的方法的区别如下在内壳体2装入外壳体1内或在其内制出、并在粘合剂层3与内壳体2连接之后,将紧接着开口边12的上环14去掉,一直去到或甚至越过边11。通过铣削去掉,也可考虑其它方式,例如切割。在本实施例中,环圈14还要被扩大。但这不是必需的,因为环圈扩大对后续工艺并不是一定要的。去掉环圈14以后,外壳体1连同内壳体2以公知的方式进行缩口而加工出凸缘7。其缩口过程通过比已有技术数目要高的缩口道次来进行的,因而避免了皱纹的形成,也避免了外壳体1与内壳体2之间的泄漏。由于凸缘7在粘合剂层3的区域进行加工,实际中内壳体2及粘合剂层3在该开口凸缘7的区域内成形成不好看的锯齿状或片状。由于此原因,应进行一次后滚压,这可以用一个后滚压工具E来完成。该后滚压工具E具有一个图3所示的滚压环15,该环设有一个用于双室式压力容器的凸缘7之环形槽16。该环形槽16的轮廓与凸缘7的轮廓相仿。滚压环15通过球轴承17装在轴18上,后者拧入轴支座19中并通过螺母20锁固。权利要求1.一种制造带一外壳体(1)的双室式压力容器(R)的方法,所述外壳体在粘合剂层(3)区域与由可形成皱摺的材料制成的内壳体(2)相连接,其中外壳体(1)、粘合剂层(3)及内壳体(2)围绕一开口(13)共同翻转成一凸缘(7),其特征在于在翻转成一个凸缘(7)之前,从所述的外壳体上、可能还从内壳体上去掉一个环圈(14)。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环圈(14)用铣削方式去掉。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要被去掉的环圈(14)在外壳体(1)的开口边(12)及至少是粘合剂层(3)和/或内壳体(2)的边(11)之间延伸。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之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上述凸缘(7)要进行后滚压。全文摘要一种制造带一外壳体(1)的双室式压力容器(R)的方法,所述外壳体在粘合剂层(3)区域与由可形成皱摺的材料制成的内壳体(2)相连接。之后,外壳体(1)、粘合剂层(3)及内壳体(2)围绕一开口(13)共同翻转成一凸缘(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制造带一外壳体(1)的双室式压力容器(R)的方法,所述外壳体在粘合剂层(3)区域与由可形成皱摺的材料制成的内壳体(2)相连接,其中外壳体(1)、粘合剂层(3)及内壳体(2)围绕一开口(13)共同翻转成一凸缘(7),其特征在于:在翻转成一个凸缘(7)之前,从所述的外壳体上、可能还从内壳体上去掉一个环圈(14)。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格德施托费尔,
申请(专利权)人:格德施托费尔,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DE[德国]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