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炎鹏专利>正文

一种防盗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72156 阅读:318 留言:1更新日期:2012-12-09 18: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锁,它包括锁胚[6]和位于锁胚[6]通孔中的锁芯,锁芯与锁胚[6]能够相对转动,锁胚两端设有定位圈[4]对锁芯轴向定位,锁芯和锁胚[6]上开有若干相通的径向孔,孔内装有和钥匙配合开启的弹子和弹簧,其特征是所述锁芯分为不相连的两段,分别为前段锁芯[7]和后段锁芯[5],前段锁芯[7]上设有自锁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防盗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技术性开锁。(*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防盗锁,尤其是一种双芯防盗锁。
技术介绍
传统结构的弹子机械锁具应用十分广泛,它通过钥匙与锁芯内的弹子配合,使锁芯转动,再由与锁芯连接的拨动卡榫来完成开锁和锁定,因此使用起来十分的方便。但这种锁具存在很大的缺点只要给锁芯施加扭矩,再利用特制的工具对锁芯 的弹子逐个压缩,配合经验就能实现技术性开锁,因此安全性不高。为解决普通锁具安全性不高的缺点,人们设计了各种类型的弹子机械防盗锁,如公开号为CN1080351A的中国专利文献公开的L形钥匙孔弹子机械防盗锁具,它是利用锁孔内部空间小配合尖头弹子给锁芯内腔不留活动余地,使万能钥匙或是特制工具难以进入锁芯或进入锁芯无法工作,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这类锁具的缺点是结构较为复杂,同时对于精密的特制工具仍然难以从根本上达到防盗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全适用的防盗锁,它能有效地防范技术性开锁,使机械弹子锁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盗锁,它包括锁胚和位于锁胚通孔中的锁芯,锁芯与锁胚能够相对转动,锁胚两端设有定位圈对锁芯轴向定位,锁芯和锁胚上开有若干相通的径向孔,孔内装有和钥匙配合开启的弹子和弹簧,其特征是所述锁芯分为不相连的两段,分别为前段锁芯和后段锁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技术性开锁时,开锁者必须给锁芯施加一定的转矩,使锁芯与锁胚发生相对微小转动,便于固定锁内的弹子,由于本技术锁芯分为不相连的二段,因此转矩不能向里面的后段锁芯传递,使得的内段锁芯内的弹子无法得到固定,从而达到有效地防止技术性开锁的目的。为进一步增加机械锁具的安全性,在前段锁芯上设有自锁机构,所述的自锁机构包括推杆、自锁销及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前段锁芯在与后段锁芯相邻的端面上开有轴向孔,推杆位于轴向孔内,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对推杆进行挤压,后段锁芯的与前段锁芯相邻端面上设有与推杆配合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由中间向两侧端面逐渐过渡并推杆形成斜面配合,第一复位弹簧将推杆端部顶在弧形凹槽中,前段锁芯上开有与轴向孔相通的径向孔,自锁销设在径向孔内,其下端和推杆之间通过斜面机构联接,第二复位弹簧将自锁销压在推杆上,在锁胚上与自锁销相对应处设有供自锁销实现对锁芯自锁的周向凹槽。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技术性开锁时,给前段锁芯施加一个转矩,推杆在后段锁芯端面的弧形凹槽内转动,由于弧形凹槽斜面传动机构的作用,弧形凹槽通过推杆使第一复位弹簧被压缩,推杆沿轴向孔向孔内移动,推杆通过与自锁销之间的斜面机构推动自锁销沿径向孔移动并进入锁胚上的周向凹槽中,使得该段锁芯与锁胚通过自锁销不能产生较大角度的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锁芯与锁胚的自锁,达到进一步增加安全性的目的。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是由于本技术通过对机械弹子锁芯分段,施加在前段锁芯上的转矩不能向后段锁芯传递,不仅使其安全性大大提高,而且结构简单;由于在锁芯上还设置有自锁机构,故安全性更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剖视图。图2为图I的A— A向视图。图3为图I的B— B向视图。图4为图3的D— D向视图。 图中,I、第二复位弹簧,2、周向凹槽,3、推杆,4、定位圈,5、后段锁芯,6、锁胚,7、前段锁芯,8、第一复位弹簧,9、自锁销,10、弧形凹槽。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一种防盗锁,如图I所示,它包括锁胚6和位于锁胚6通孔中的锁芯,锁芯与锁胚6能够相对转动,锁胚两端设有定位圈4对锁芯轴向定位,锁芯和锁胚6上开有若干相通的径向孔,孔内装有和钥匙配合开启的弹子和弹簧,所述锁芯分为不相连的两段,分别为前段锁芯7和后段锁芯5。前段锁芯7上设有自锁机构。自锁机构如图I、图2所示,它包括推杆3、自锁销9及第一复位弹簧8和第二复位弹簧1,前段锁芯7在与后段锁芯5相邻的端面上开有轴向孔,推杆3位于轴向孔内,推杆3的底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8对推杆3进行挤压,后段锁芯5的与前段锁芯7相邻端面上设有与推杆3配合的弧形凹槽10,如图3、图4所示。弧形凹槽10由中间向两侧端面逐渐过渡并推杆形成斜面配合,第一复位弹簧8将推杆3端部顶在弧形凹槽10中,前段锁芯7上开有与轴向孔相通的径向孔,自锁销9设在径向孔内,其下端和推杆3之间通过斜面机构联接,第二复位弹簧I将自锁销9压在推杆3上,在锁胚6上与自锁销9相对应处设有供自锁销9实现对锁芯自锁的周向凹槽2。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锁,它包括锁胚和位于锁胚通孔中的锁芯,锁芯与锁胚能够相对转动,锁胚两端设有定位圈对锁芯轴向定位,锁芯和锁胚上开有若干相通的径向孔,孔内装有和钥匙配合开启的弹子和弹簧,其特征是所述锁芯分为不相连的两段,分别为前段锁芯和后段锁芯。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防盗锁,其特征是在前段锁芯上设有自锁机构,所述的自锁机构包括推杆、自锁销及第一复位弹簧和第二复位弹簧,前段锁芯在与后段锁芯相邻的端面上开有轴向孔,推杆位于轴向孔内,推杆的底端设有第一复位弹簧对推杆进行挤压,后段锁芯的与前段锁芯相邻端面上设有与推杆配合的弧形凹槽,弧形凹槽由中间向两侧端面逐渐过渡并推杆形成斜面配合,第一复位弹簧将推杆端部顶在弧形凹槽中,前段锁芯上开有与轴向孔相通的径向孔,自锁销设在径向孔内,其下端和推杆之间通过斜面机构联接,第二复位弹簧将自锁销压在推杆上,在锁胚上与自锁销相对应处设有供自锁销实现对锁芯自锁的周向凹槽。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防盗锁,它包括锁胚和位于锁胚通孔中的锁芯,锁芯与锁胚能够相对转动,锁胚两端设有定位圈对锁芯轴向定位,锁芯和锁胚上开有若干相通的径向孔,孔内装有和钥匙配合开启的弹子和弹簧,其特征是所述锁芯分为不相连的两段,分别为前段锁芯和后段锁芯,前段锁芯上设有自锁机构。本技术防盗效果好,能够有效防止技术性开锁。文档编号E05B27/00GK202467343SQ201220035710公开日2012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12年2月3日 优先权日2012年2月3日专利技术者张炎鹏 申请人:张炎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盗锁,它包括锁胚[6]和位于锁胚[6]通孔中的锁芯,锁芯与锁胚[6]能够相对转动,锁胚两端设有定位圈[4]对锁芯轴向定位,锁芯和锁胚[6]上开有若干相通的径向孔,孔内装有和钥匙配合开启的弹子和弹簧,其特征是所述锁芯分为不相连的两段,分别为前段锁芯[7]和后段锁芯[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炎鹏
申请(专利权)人:张炎鹏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1条评论
  • 来自[未知地区] 2012年12月11日 19:59
    万变不离其宗,这句话是硬道理啊,未来的锁业发展方向是向智能化科技化发展,不久的将来一定会有指纹视网膜之类的高科技低价通用的产品出现,所以未来的发展是创新创造,不是改造,希望在不久的将来高科技能造福每一个人……
    0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