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徐光平专利>正文

锥度式中管的制造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779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锥度式中管的制造工艺,属家具技术领域。其特征是截取一定长度的圆柱体钢管,在它的一端套上一个模具,该模具是一个圆柱锥体,它的下端内径与钢管的外径相等,上端内径比钢管外径稍小,用油压机将模具从钢管一端压入至圆柱体锥体的设定位置,锥度式中管即算加工完毕。它克服了已有技术需二个人同时操作且要密切配合,管壁变薄及质量不稳定的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劳动强度低、产品质量稳定及管壁增厚的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酒吧椅中管的制造工艺的改进,属家具
中管是酒吧椅产品的一个重要零部件,它是一个中空的圆柱体,一般为钢质,其作用一是把椅脚与椅座联成一个完整的产品,二是将搁脚圈套入其中,并搁在它的中下部合适部位。专利号94245276.3专利技术了有锥度的中管,其特征是在中管的合适位置上将管壁加热,并同时在被加热的部位使其均匀膨胀成圆锥体。这种圆锥状的中管在装配酒吧椅的搁脚圈时,就变得十分方便,即只要把搁脚圈穿入已制成锥度状的中管上端,搁脚圈因重力自然落入中管的圆锥状凸起上,就算完成了装配任务。但这种制作工艺存在如下问题因制作时需要一边加热一边膨胀,二个人操作动作要密切配合,才能制成合格产品,所以劳动强度大,最终会引起产品成品率降低。二是由于手工操作,难使同一批产品或一根中管四周受热均匀,也会使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受到影响。另外由于管壁膨胀使管壁变薄,牢度下降。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改变现有的生产工艺,使锥度式中管的制作工艺简单,劳动强度降低,产品质量稳定,成品率提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截取一定长度的中空圆柱体钢管,在它上面套上一个模具,该模具是一个圆柱锥体,它的下端的内径与圆柱体钢管的原外径相等,上端内径比圆柱体钢管外径稍小,用一动力将模具从钢管一端强力压入至圆锥体的设定位置,锥度式中管即算加工完毕。从上述加工工艺过程可以看出,本专利技术具有下列优点1、本专利技术只用一付模具,一个动力,即可将锥度式中管制成,因此制作工艺变得十分方便,因而大大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效。2、产品质量稳定可靠,因为本专利技术影响产品质量稳定的变数,主要受模具精度影响,而模具的稳定性较好,因此产品的质量就会相当稳定,从而也提高了产品成品率。3、从制作过程中,可看出中管上段缩小,下段原大,中间部分用圆锥体平滑过渡,因而管壁不但不减薄,某些部位反而有所增厚,因此中管强度有所提高。本专利技术附附图说明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制成的产品结构剖视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用的其中一付模具结构剖视图。图中1为锥度式中管、2圆锥体、4中管上段、5中管下段、3圆柱锥体模具、6模具小口、7模具大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看图1,按酒吧椅产品为例,截取长度为55cm,外周直径为40mm的圆柱体钢管,离它上端约33cm的地方设定为圆锥体的位置;取上端内径比钢管外径稍小(6),即为36-38mm,长度至少为1cm,下端内径与原钢管外径相等(7)为40mm,长度为3cm左右的圆锥体的模具(3),并把它套在圆形钢管上端,然后用10吨左右油压机将上述模具一次性压入到设定的圆锥体所在位置,加工即为完毕。另一种工艺制作方法是把上述模具分成二部分,先用一个比圆柱形钢管外径稍小,例如内径为36-38mm的模具,用油压机压入钢管至设定的圆锥体位置上口,缩小钢管外径使其成为较小外径的中管上段;后再用一个上端内径与已缩小的上段中管的外径相同,下端与未被缩小的钢管外径相等的模具,穿入已缩小的上段中管上至设定的圆锥体位置上口,第二次用油压机压该模具,圆锥式中管即成。不论哪一种方法制成的锥度式中管,都具有中管上段(4)外径较钢管外径小,中管下段(5)为原钢管外直径,中间部分是圆锥体形状(2),它们之间是光滑过渡。权利要求1.一种锥度式中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截取一定长度的中空圆柱体钢管,在它的一端套上一个模具,该模具是一个圆柱锥体(3),它的下端内径与圆柱体钢管的原外径相等,上端内径比圆柱体钢管外径稍小,用一动力将模具从钢管一端强力压入至圆锥体的设定位置,锥度式中管即算加工完毕。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度式中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模具上端内径比圆柱体钢管稍小,长度至少为1cm,下端内径与原钢管外径相等,长度为3cm左右的圆锥体,然后用油压机将上述模具一次性压入到钢管圆锥体设定的位置处为止,加工即算完毕。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锥度式中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先用一个比圆柱形钢管外径稍小的模具,用油压机压入钢管至设定的圆锥体位置上口,缩小钢管外径使其成为较小外径的中管上段,后再用一个上端内径与已缩小的上段中管外径相同,下端与未被缩小的原钢管外径相等的模具,穿入已缩小的中管上段上至设定的圆锥体位置上口,第二次用油压机压该模具,圆锥式中管加工即成。4.一种锥度式中管,其特征在于它是按锥度式中管的制造工艺所制成的,其形状为中管上段(4)外径较钢管外径小,中管下段(5)为原钢管外径,二者之间为圆锥体形状(2),它们之间是光滑过渡。全文摘要一种锥度式中管的制造工艺,属家具
其特征是截取一定长度的圆柱体钢管,在它的一端套上一个模具,该模具是一个圆柱锥体,它的下端内径与钢管的外径相等,上端内径比钢管外径稍小,用油压机将模具从钢管一端压入至圆柱体锥体的设定位置,锥度式中管即算加工完毕。它克服了已有技术需二个人同时操作且要密切配合,管壁变薄及质量不稳定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具有成本低、劳动强度低、产品质量稳定及管壁增厚的优点。文档编号B21D41/00GK1432441SQ0210260公开日2003年7月30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16日专利技术者徐光平 申请人:徐光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度式中管的制造工艺,其特征是截取一定长度的中空圆柱体钢管,在它的一端套上一个模具,该模具是一个圆柱锥体(3),它的下端内径与圆柱体钢管的原外径相等,上端内径比圆柱体钢管外径稍小,用一动力将模具从钢管一端强力压入至圆锥体的设定位置,锥度式中管即算加工完毕。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光平
申请(专利权)人:徐光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3[中国|浙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