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包括右调距臂、左调距臂、右承托臂、左承托臂,右调距臂与左调距臂通过第二枢轴连接,且右承托臂与右调距臂、左承托臂与左调距臂分别通过旋转轴芯连接,且右承托臂与左承托臂通过第一枢轴连接,右调距臂以及左调距臂上各设有一个相机托板,所述第一枢轴下面设有底座,底座可以与三脚支架云台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双机间距从单机宽度至2米左右的连续可调,使运用各类长焦或长变焦镜头的双机3D远摄得以方便地实现,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摄影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
技术介绍
近几年来,随着3D数码相机、3D显示器和电视机、3D裸眼视屏以及高清晰立体图片制作技术和相应软件等新产品的不断开发问世,中央电视台13套立体频道也开始试播,专业和业余摄影队伍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涉足3D摄影领域,市场上也出现了一些专用于3D拍照的“双机摄影托架”或“双机3D摄影云台”,3D技术以及相应市场呈现出了前所 未有的急速发展之势。但是这些“双机摄影托架”或“双机3D摄影云台”均仅提供了同时安装使用两台数码相机的简易平台,有的横向长度较宽也仅仅是为适应安装体积较大的设备,双机间距并不能为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而做出有效的调节,人们一般在论及3D “远摄”时仅限于使用广角镜头拍摄3D风景,而在2D摄影中已经广泛使用的长焦距或变焦距镜头在此也失去了运用于远摄的功用。造成这一局面的基本原因是长时期以来3D摄影的理论及相关器材发展得并不完备。这就在3D摄影技术的发展中形成了一个明显的瓶颈,使得3D摄影在目前仍仅流于部分人的尝新和娱乐,难以在摄影业界形成更广泛的潮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技术性强、适用范围广、可以根据拍摄距离方便地调整双机间距、在调整双机间距时重心可以保持基本不变的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尤其适用于3D的远摄,也就是指将视野中距离较远的景物局部拍摄出与近距离观看时相近似的立体效果。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包括右调距臂、左调距臂、右承托臂、左承托臂,右调距臂与左调距臂通过第二枢轴连接,且右承托臂与右调距臂、左承托臂与左调距臂分别通过旋转轴芯连接,且右承托臂与左承托臂通过第一枢轴连接,右调距臂以及左调距臂上各设有一个相机托板,所述第一枢轴下面设有底座,底座可以与三脚支架云台相连接。进一步,所述相机托板的下端设有相机倾斜纠正旋钮,可以调整相机的倾斜误差。进一步,所述相机托板上设有电动或手动旋转微调装置,可以旋转调控的相机托板。进一步,所述右调距臂以及左调距臂上各设有一快门同步插孔。进一步,所述底座周边设有快门同步及镜头夹角控制电路的控制盒。进一步,所述控制盒外接遥控手柄。进一步,所述底座及第一枢轴上设有锁紧手柄,可以锁定右调距臂以及左调距臂的旋转角度以及将底座锁定。。进一步,所述右承托臂与右调距臂连接处设有重心调整预留位置,且所述左承托臂与左调距臂连接处同样设有重心调整预留位置,可以同步调节重心,使重心始终保持在底座中心附近。本技术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经过多次升级改进,相较于其他可能的方案具有明显的易操控性和便携性,并验证了用加大镜头间距且结合使用长焦距镜头的方法可以实现3D远摄的重要结论;本技术可根据不同的拍摄距离运用不同焦距的镜头实施双机3D摄影,可以实现双机间距从单机宽度至2米左右的连续可调,使运用各类长焦或长变焦镜头的双机3D远摄得以方便地实现,且本技术具有结构简单、维修方便、加工成本低、实用性强、适用范围广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主视图; 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图;图中1、相机托板;2、右调距臂;3、左调距臂;4、右承托臂;5、左承托臂;6、第一枢轴;7、相机倾斜纠正旋钮;8、快门同步插孔;9、锁紧手柄;10、底座;11、控制盒;12、重心调整预留位置;13、第二枢轴。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图2所示,本技术一种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右调距臂2、左调距臂3、右承托臂4、左承托臂5,右调距臂2与左调距臂3通过第二枢轴13连接,且右承托臂4与右调距臂2、左承托臂5与左调距臂3分别通过旋转轴芯连接,且右承托臂4与左承托臂5通过第一枢轴6连接,右调距臂2以及左调距臂3上各设有一个相机托板1,所述第一枢轴6下面设有底座10,底座10可以与三脚支架云台相连接。为了进一步提高本技术的性能,所述相机托板I上设有电动或手动旋转微调装置以及相机倾斜纠正旋钮7,可以调整双机之间的夹角和相机的倾斜误差。所述右调距臂2以及左调距臂3上各设有一快门同步插孔8。所述底座10周边设有快门同步及镜头夹角控制电路的控制盒11并可外接遥控手柄。所述底座10及第一枢轴6上设有锁紧手柄9,可以锁定右调距臂2以及左调距臂3之间的距离以及将底座10锁定。所述右承托臂4与右调距臂2连接处设有重心调整预留位置12,且所述左承托臂5与左调距臂3连接处同样设有重心调整预留位置12,可根据使用相机的不同体积和重量情况,变更调节重心。本技术需配合稳固的三脚架使用,本技术配合使用不同焦距的镜头(或变焦镜头)用于双机拍摄不同距离的景物,特别是当双机间距调整得较宽并使用适当焦距镜头时可以远距离拍摄那些难以接近的如野生动物、体育赛事、高处或低处、水面以及河流和峡谷对面等的景物的3D特写画面。3D摄影及其相关产品开始为世人瞩目还是一件历时很短的新生事物,但已经在市场上形成了许多新的卖点。目前2D转3D(俗称“假3D”)的各类软件虽然也在发展,但终究不能取代使用双机(或双镜头单机)所进行的3D拍摄。本技术提供了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解答了 3D摄影如何进行远摄的疑问,填补了市场上的重要空白,有助于吸引更多的专业和业余摄影者进入这一领域,与各项3D产业相互促进,形成更大的发展。以上对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技术的实施范围。凡依本技术申请范围所作 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技术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权利要求1.一种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右调距臂(2)、左调距臂(3)、右承托臂(4)、左承托臂(5),右调距臂(2)与左调距臂(3)通过第二枢轴(13)连接,且右承托臂(4)与右调距臂(2)、左承托臂(5)与左调距臂(3)分别通过旋转轴芯连接,且右承托臂⑷与左承托臂(5)通过第一枢轴(6)连接,右调距臂⑵以及左调距臂(3)上各设有一个相机托板(I),所述第一枢轴(6)下面设有底座(10)。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托板(I)的下端设有相机倾斜纠正旋钮(7)。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相机托板(1)上设有电动或手动旋转微调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调距臂(2)以及左调距臂(3)上各设有一快门同步插孔(8)。5.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周边设有快门冋步及镜头夹角控制电路的控制盒(11)。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盒(11)外接遥控手柄。7.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0)及第一枢轴(6)上设有锁紧手柄(9)。8.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右承托臂(4)与右调距臂(2)连接处设有重心调整预留位置(12),且所述左承托臂(5)与左调距臂(3)连接处同样设有重心调整预留位置(12)。专利摘要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旋臂式双机间距可调摄影托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右调距臂(2)、左调距臂(3)、右承托臂(4)、左承托臂(5),右调距臂(2)与左调距臂(3)通过第二枢轴(13)连接,且右承托臂(4)与右调距臂(2)、左承托臂(5)与左调距臂(3)分别通过旋转轴芯连接,且右承托臂(4)与左承托臂(5)通过第一枢轴(6)连接,右调距臂(2)以及左调距臂(3)上各设有一个相机托板(1),所述第一枢轴(6)下面设有底座(10)。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查胜,
申请(专利权)人:查胜,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