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恒温恒湿生产车间,包括工作车间,还包括除湿机组;工作车间具有出风口、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除湿机组包括依次设置的供新风进入的新风单元、用于冷却的新风表冷单元、供一次回风进入的一次回风单元、供新风与一次回风混合的混合风单元、用于升温除湿的转轮再生加热单元、供二次回风进入的二次回风单元、用于冷却的送风表冷单元和出风单元;出风口与出风单元连通,一次回风口与一次回风单元连通,二次回风口与二次回风单元连通;转轮再生加热单元设有用于湿空气排出的排气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简单,降低能耗,既可储存木材,也可使操作者在其内进行加工的优点,适用于吉他的加工。(*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恒温恒湿生产车间,适用于吉他的加工。
技术介绍
在生产吉他时,传统的恒温恒湿生产车间的做法是1.先设置专用的场地,俗称“平行房”,使用加热除湿的方式,将木材处理达到所需的含水率(8-10%) ;2.再设置类似于空调房似的恒温恒湿加工车间,实现材料在加工过程中的恒温恒湿保护,同时使操作者位于其内舒适的进行加工操作。这种方法具有如下缺点1. “平行房”内空气不流通,房间闷热,有异味,操作者无法在其内长时间逗留。2.吉他木材对加工环境要求比较严格,要达到这种要求,加工车间内的空调系统需长期开启,消耗大量的能源。3.加工车间只能用于加工,不能用于木材的储 存,木材加工完成后,马上运回平行房储存,加工车间与储存车间分离,场地占用大,监控繁琐,生产加工不便利。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降低能耗,既可储存木材也可使操作者在其内进行加工的恒温恒湿生产车间。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恒温恒湿生产车间,包括工作车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除湿机组;工作车间具有出风口、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除湿机组包括沿着新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供新风进入的新风单元、用于冷却的新风表冷单元、供一次回风进入的一次回风单元、供新风与一次回风混合的混合风单元、用于升温除湿的转轮再生加热单元、供二次回风进入的二次回风单元、用于冷却的送风表冷单元和出风单元;出风口与出风单元连通,一次回风口与一次回风单元连通,二次回风口与二次回风单元连通;转轮再生加热单元设有用于湿空气排出的排气口。新风单元和新风表冷单元之间设有用于新风过滤的初效过滤单元。工作车间的地面涂有防潮环氧树脂涂层;工作车间的墙壁和顶部涂有防潮内墙涂层。工作车间全封闭;工作车间的内门外设有封闭的过渡间,过渡间具有外门。工作车间的顶部设有用于制冷的室内挂机。总的说来,本技术具有如下优点I.空气在流动过程中将带走水分,经试验证明,当空气湿度稳定在45%左右时,木材的含水率将保持在8 10%之间。采用这种恒温恒湿生产车间,既可使木材保持在所需的含水率8 10%范围内,同时又使操作者能在这一环境下舒适的进行加工操作。避免设备、场地二次成本投入的浪费。2.可直接在恒温恒湿生产车间中储存木材,且其加工环境严格满足木材的储存条件的环境,彻底解决了困扰行业中“因底面板拼缝开裂而造成的产品报废”的技术难题。3.引入气体外循环模式,保持空气的流通和空气的清新,使操作者在室内感觉舒适。4.室内少量气体一次回风,便于外部空气的流入;室内大量气体的二次回风,便于气体的循环利用,减少待除湿气体量,节约能源。5.地面、墙面和顶部设置防潮涂层,便于保持室内干燥环境。6过渡间和外门的设置,有效避免人员进出对室内环境造成的影响。7.入风空气的气压大于新风的气压,有效避免人员进出时外部空气进入工作车间内,对工作车间的温度、湿度造成影响。8.可依据外部环境,即外部的温度和湿度条件,决定设备的启用或关闭,不需常年 开启设备,有效节约能源,延长设备的寿命。附图说明图I是恒温恒湿生产车间的平面图。 其中,I为工作车间,2为除湿机组,3为新风单元,4为新风表冷单元,5为一次回风单元,6为混合风单元,7为转轮再生加热单元,8为二次回风单元,9为送风表冷单元,10为出风单元,11为排气口,12为进风口,13为一次回风管,14为二次回风管,15为出风管,16为室内挂机,17为内门,18为过渡间,19为外门,20为初效过滤单元。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I所示,恒温恒湿生产车间包括工作车间I和除湿机组2。工作车间I为面积190平方米的封闭厂房,具有出风口、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出风口位于工作车间I内的顶部,通过出风管15与出风单元10相接,此处出风口有三个,均匀分布在工作车间I内,保证工作车间内换气均匀。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开设于工作车间I的墙壁,一次回风口通过一次回风管13与一次回风单元5相通,二次回风口通过二次回风管14与二次回风单元8相通。工作车间I的顶部装有两台室内挂机16,当除湿机组2停止运行且需对室内降温时,室内挂机16专门用于室内降温。工作车间I的内门17外设有封闭的过渡间18,过渡间18和外部环境之间设有外门19,,这种结构使得操作者在进出时,尽量避免外部空气直接进入室内。图I左下角的内门用于货物过渡,内门较大,右下角的内门用于人员进出,内门较小。工作车间I的地面涂有防潮环氧树脂涂层,墙壁和顶部涂有防潮内墙涂层,从而保证外部湿气难以进入室内,保持室内干燥。除湿机组2包括依次设置的供新风进入的新风单元3、用于新风过滤的初效过滤单元20、用于冷却的新风表冷单元4、供一次回风进入的一次回风单元5、供新风与一次回风混合的混合风单元6、用于升温除湿的转轮再生加热单元7、供二次回风进入的二次回风单元8、用于冷却的送风表冷单元9和出风单元10。转轮再生加热单元7包括再生风机、转轮单元和再生加热单元。转轮单元与再生风机相接,当气体流经再生加热单元被快速升温时,转轮单元与再生风机将小部分湿空气从排气口 11抽出,剩下的大部分气体即可加工成高温干燥风。新风表冷单元4和送风表冷单元9的结构类似,均采用水冷的方式进行冷却;水冷设备主要由水冷冷水机组、冷却水泵、冷却水塔、膨胀水箱四大部件组成,气体流经新风表冷单元4和送风表冷单元9时,通过和水冷设备的冷却部件接触,热传递降温冷却。新风单元3、出风单元10、一次回风单元5和二次回风单元8包括送风的管路和送风的箱体。新风单元3与进风口 12连通,进风口12通室外。初效过滤单元20包括滤网和过滤的设备,用于滤走新风(S卩外部空气)的粉尘杂质,保持进入工作车间的气体的清洁。除湿机组2沿着气体的流向设有若干风机,作为气体流动的驱动力。工作车间的室内情况为面积190平方米,高度4. 3米,体积817立方米,工作人员15人,单位人员产湿200g/h,物料产湿润2500g/h 。该恒温恒湿生产车间运行时,按照如下步骤(g/kg为含湿量单位)a.占入风空气总量8%的新风(流量IOOOmVh,夏季平均温度33. 6°C,25g/kg)经新风单元进入,经初效过滤单元过滤,再经新风表冷单元降温至低于10°c ;b.占入风空气总量8%的从一次回风口排出工作车间的一次回风(950m3/h,26°C,8. 378g/kg)与新风经过一次回风单元,在混合风单元中混合,得到占入风空气总量16%的一次混合风;c. 一次混合风经过转轮再生加热单元,被快速升温至142°C除湿,其中占入风空气总量4%的的湿空气(500m3/h,49. 3°C,36g/kg)被再生风机和转轮单元排出外界环境后,得到占入风空气总量12%的高温干燥风(1450m3/h, 36. 6°C,5. 09g/kg);d、占入风空气总量88%的从二次回风口排出工作车间的二次回风(IO 550m 3A,26°C,8. 378g/kg)与高温干燥风经过二次回风单元,在二次回风单元中混合,得到二次混合风;e. 二次混合风经送风表冷单元降温至25°C左右后,得到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入风空气,经出风单元和出风口进入工作车间,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恒温恒湿生产车间,包括工作车间,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除湿机组;工作车间具有出风口、一次回风口和二次回风口;除湿机组包括沿着新风流动方向依次设置的供新风进入的新风单元、用于冷却的新风表冷单元、供一次回风进入的一次回风单元、供新风与一次回风混合的混合风单元、用于升温除湿的转轮再生加热单元、供二次回风进入的二次回风单元、用于冷却的送风表冷单元和出风单元;出风口与出风单元连通,一次回风口与一次回风单元连通,二次回风口与二次回风单元连通;转轮再生加热单元设有用于湿空气排出的排气口。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志强,李围阳,杨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红棉乐器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