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用接触烘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60899 阅读:15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3: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包括外筒、内管、盘绕管、散热片;外筒为两端设有管口的金属筒,内管从外筒的一端管口伸入,从另一端管口伸出,内管中间封闭,分成进入管和排出管;盘绕管为沿烘筒轴线方向来回盘绕的管件;盘绕管一端与进入管连通,另一端与排出管连通;在盘绕管的管身外壁连接有若干散热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导热油和蒸汽两用,通用性强,加热效率高。(*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纺织印染整理工艺
,特别与一种两用接触烘筒有关。
技术介绍
现有纺织印染行业中,布料整理都是经过烘筒加热烘干定型处理。传统的烘筒加热方式一般都只有一种,导热油或者是蒸汽,导热油加热是由浸入导热油的电加热元件产生和传输的,以导热油为介质,利用循环泵,强制导热油进行液相循环,将热量传递给用一个或多种用热设备,经用热设备卸载后,重新通过循环泵,回到加热器,再吸收热量,传递给用热设备,如此周而复始,实现热量的连续传递,使被加热物体温度升高,达到加热的工艺要求。蒸汽加热是直接采用高温气体实现对被加热物理的加热。两种加热方式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型的面料。但是现有的导热油或者蒸汽烘筒耗能都很高,环境污染严重,在烘筒上的转动件需要经常更换,使用寿命不长。 为了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人设计出一种两用接触烘筒,本案由此产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两用接触烘筒,实现导热油和蒸汽两用,通用性强,加热效率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包括外筒、内管、盘绕管、散热片;外筒为两端设有管口的金属筒,内管从外筒的一端管口伸入,从另一端管口伸出,内管中间封闭,分成进入管和排出管;盘绕管为沿烘筒轴线方向来回盘绕的管件;盘绕管一端与进入管连通,另一端与排出管连通;在盘绕管的管身外壁连接有若干散热片。所述的盘绕管两侧分别支承在固定于内管上的支承盘上。所述的盘绕管包括沿烘筒轴线方向的直管和在端部转弯的弯管。所述的盘绕管为多个,每个盘绕管至少包括两个弯管。所述的散热片为套接在盘绕管管壁外的圆环状金属片。所述外筒其中一侧管口套接有传动齿轮。所述外筒两端管口都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所述的内管伸出烘筒管口部分安装有固定件。所述的外筒直径为30 300cm,宽度为IOOcm 450cm。采用上述方案后,本技术具有诸多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结构适用于导热油和蒸汽两种加热介质,将两者不同特性的加热介质兼用在同一设备上,开拓了防止印染在面料整理工艺技术中的先河。本技术结构简单,工作时面料直接与外筒的筒壁接触,外筒转动给面料均匀加热烘干,面料加热的同时,也将面料传递提供一份动力,保证整个加热烘干过程的顺畅。本技术采用的方式是内部发热部件固定不动,外部烘筒转动,温度均匀,转动承载小,受力部位的转动件,比如轴承等,不易受损,减少维修,使用寿命大幅度延长,安全可靠。另外,本技术中采用盘绕管和散热片的组合方式,加热效率高,节省烘干工序的时间。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图I A-A向示意图;图3为图IB-B向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中单个盘绕管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较佳实施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两种接触烘筒,主要涉及到的部件包括外筒I、内管2、盘绕管3、散热片4。外筒I是一个空心筒体,可以采用普通各类金属材料制成,如铜、铁、不锈钢以及合金材料等。一般外筒I直径为30 300cm,宽度为IOOcm 450cm。外筒I的两端形成在同一轴线上的管口 11。内管2用于通介质,所以也是中空管件,从其中一端管口 11穿入,从另一端管口 11穿出。内管2中间部分内腔实现封堵,将内管2分隔成两个半封闭式的管件,分别为进入管21和排出管22。盘绕管3也是介质流通管件,所以同样也是中空结构,盘绕管3包括沿着外筒I轴线方向平行的直管31,在直管31端部弯曲过渡的弯管32。在本实施例中,一个外筒I内部配备多个盘绕管3,多采用6个,每个盘绕管3至少具有两个弯管32,这样确保每个盘绕管3包含多于一个来回单元的行程路线。本实施例中的盘绕管3具有两个弯管32,说明盘绕管3包括I. 5个来回单元。盘绕管3 —端与进入管21连通,盘绕管3另一端与排出管22连通。为了确保盘绕管3在烘筒内部的稳定性,在内管2两端固定有一个支承盘5,支承盘5上开设多个小孔,盘绕管3的管件穿套过小孔中形成限位固定。在盘绕管3的外壁上等间距分布了若干个散热片4,散热片4均为圆环形,每个散热,4的间距一般为2mm 5mm。为了传动方便,在外筒I的其中一个管口 11上安装有传动齿轮6,如图2所示。另外两个管口 11上都通过轴承7安装在轴承座8上,在内管2的两端伸出管口 11的部分安装有固定件9,用于固定在外部设备装置中,这样方便外筒I顺畅转动,而保持内管2不动。本技术工作时,介质采用导热油或者蒸汽,从内管2中的进入管21输入,介质从进入管21流动到盘绕管3中,经过盘绕管3曲线流动,再从排出管22排出,形成循环。介质中的热量在盘绕管3中通过散热片4源源不断散出。本技术使用时,面料贴住外筒I外壁绕过,当外筒I受到外界动力传动时,面料就依次转过外筒I表面,实现加热烘干。上述实施例仅用于解释说明本技术的专利技术构思,而非对本技术权利保护的限定,凡利用此构思对本技术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管、盘绕管、散热片;外筒为两端设有管口的金属筒,内管从外筒的一端管口伸入,从另一端管口伸出,内管中间封闭,分成进入管和排出管;盘绕管为沿烘筒轴线方向来回盘绕的管件;盘绕管一端与进入管连通,另一端与排出管连通;在盘绕管的管身外壁连接有若干散热片。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绕管两侧分别支承在固定于内管上的支承盘上。3.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绕管包括沿烘筒轴线方向的直管和在端部转弯的弯管。4.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盘绕管为多个,每个盘绕管至少包括两个弯管。5.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片为套接在盘绕管管壁外的圆环状金属片。6.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其中一侧管口套接有传动齿轮。7.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两端管口都通过轴承安装在轴承座上。8.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管伸出烘筒管口部分安装有固定件。9.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外筒直径为30 300cm,宽度为 IOOcm 450cm。专利摘要本技术主要公开了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包括外筒、内管、盘绕管、散热片;外筒为两端设有管口的金属筒,内管从外筒的一端管口伸入,从另一端管口伸出,内管中间封闭,分成进入管和排出管;盘绕管为沿烘筒轴线方向来回盘绕的管件;盘绕管一端与进入管连通,另一端与排出管连通;在盘绕管的管身外壁连接有若干散热片。本技术实现导热油和蒸汽两用,通用性强,加热效率高。文档编号D06C7/02GK202576912SQ20112054304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1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11年12月22日专利技术者陆宝夫 申请人:绍兴县精宝机械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两种接触烘筒,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内管、盘绕管、散热片;外筒为两端设有管口的金属筒,内管从外筒的一端管口伸入,从另一端管口伸出,内管中间封闭,分成进入管和排出管;盘绕管为沿烘筒轴线方向来回盘绕的管件;盘绕管一端与进入管连通,另一端与排出管连通;在盘绕管的管身外壁连接有若干散热片。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宝夫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县精宝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