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9961 阅读:1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22: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具有导热油箱,导热油箱内装三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主轴由齿轮组驱动。导热油箱箱体上插入六根填充式结晶氧化镁电加热管,在油箱体中部焊有装配测温管;三组螺旋输送机之间通过两根联通管固定连接,在顶层输送机上部设置进料口,最下层输送机焊接硫磺液体出口管;所述齿轮组由三只齿轮组成,分别装在三根主轴上,并与电动机装配连接。使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时,废硫磺粉从进料口进入熔硫釜,在螺旋输送机内运行过程中被导热油箱内的导热油加热熔化,溶化的液体从出料口排入沉淀槽,经沉淀过滤除去固体杂质送入蒸馏釜,实现工业废硫磺提纯工艺的连续化、自动化、无污染生产,能够提高硫磺的产量和产品纯度。(*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弃硫磺的提纯装置,直接涉及一种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
技术介绍
我国硫磺矿产资源十分贫乏,橡胶、复合肥等行业所用纯硫磺主要依靠进口。而我国化肥厂,炼焦厂都设有硫磺回收装置,每年回收大量废硫磺,但因其含有煤粉、焦油等杂质,不能直接用于工业生产,需要提纯。以往采用的提纯技术如“天地锅”等,因污染严重,逐渐被淘汰。目前已有公司成功研究了蒸馏提纯技术,即将硫磺块装入蒸馏釜加热蒸馏,间歇生产,但效率低。研究一种高效无污染的提纯装置是十分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实现废硫磺提纯工艺的连续化、自动化、提高产量和质量,避免环境污染。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具有导热油箱、三组螺旋输送机、齿轮组,导热油箱为钢制长方体,在导热油箱箱底插入六根填充式结晶氧化镁电加热管,在导热油箱中部焊接装配测温管,导热油箱两端设置六组密封件、六组轴承架和轴承,导热油箱顶部设置排气管,三组螺旋输送机装在导热油箱内部,通过上联通管和下联通管固定连接,三组螺旋输送机外壳焊接在导热油箱两端的同心圆孔上,三组螺旋输送机的内管外壁缠绕右旋不锈钢螺旋线、左旋不锈钢螺旋线,三组螺旋输送机的主轴、中主轴、下主轴同心焊在内管两端,穿过导热油箱两端的密封件和轴承伸出导热油箱箱体外,由轴承支撑固定,在顶层螺旋输送机上部距右端O. 5米处设置进料口,焊接在导热油箱箱体顶板上,最下层螺旋输送机离左端20cm处焊接硫磺液体出口管,齿轮组由三只齿轮组成,分别装在主轴、中主轴、下主轴上,用键固定,相互啮合,与电动机装配连接。本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三组螺旋输送机装在导热油箱内部,通过上联通管和下联通管固定连接,三组螺旋输送机外壳焊接在导热油箱两端的同心圆孔上,三组螺旋输送机的内管外壁缠绕右旋不锈钢螺旋线、左旋不锈钢螺旋线的结构,可以使废硫磺在密闭的螺旋输送机中往返三次,导热油箱箱底插入六根填充式结晶氧化镁电加热管,在导热油箱中部焊接装配测温管,导热油箱两端设置六组密封件,电加热器取代了煤直接加热受热均匀、安全、无污染,废硫磺连续熔化供给,实现了废硫磺提纯工艺的连续化。附图说明附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原理图,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附图是本专利技术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的结构示意图,导热油箱I内装三组螺旋输送机2,三组螺旋输送机2的主轴由齿轮组3驱动。所述导热油箱I为钢制长方体,长3米,宽O. 6米,高I. 2米;距箱底20cm处的箱体上插入六根填充式结晶氧化镁电加热管7,用于加热导热油;在导热油箱I箱体中部O. 6米处焊有装配测温管8,用于测量油温,并将温度信号传入控制室DCS系统控制电流;油箱两端设置六组密封件10、六个轴承架5和轴承6,油箱顶部设置Φ 100排气管4,用于排放导热油中水分形成的气体。所述三组螺旋输送机2装在导热油箱I内部,三组螺旋输送机2之间通过上联通管15和下联通管17固定连接;三组螺旋输送机2的外壳为Φ219Χ3_不锈钢管,焊接在导热油箱I箱体两端的同心圆孔上;三组螺旋输送机2的内管12为Φ 189X3mm不锈钢管,其外壁缠绕宽15mm、厚5mm的右旋不锈钢螺旋线14、左旋不锈钢螺旋线17,以改变输送方向;三组螺旋输送机2的主轴13同心焊在内管12两端,穿过导热油箱I两端的密封件10和轴承6伸出导热油箱I体外,由轴承6支撑固定;在顶层输送机上部距右端O. 5米处设置进料口 11,穿过导热油箱I顶部高出20cm,并焊接在箱体顶板上;最下层输送机离左端20cm处焊接硫磺液体出口管16,穿出油箱体20cm。所述齿轮组3由三只齿轮组成,分别装在主轴13、中主轴18、下主轴19上,用键固定,相互啮合,与电动机9装配连接。本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废硫磺 粉从进料口进入熔硫釜,在三组螺旋输送机内运输过程中被导热油箱内的导热油加热熔化。在螺旋输送机螺旋线的驱动下由前端送至末端,从上联通管落入中层螺旋输送机。因其螺旋线旋向的改变,硫粉由末端返回前端,从下联通管落入底层输送机,再改变方向被送至末端硫粉经三个往返行程被导热油加热至200°C以上全部溶化为液体,从底部出料口排入沉淀槽,经沉淀过滤除去固体杂质送入蒸馏釜,实现连续化、自动化、无污染生产。权利要求1.一种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具有导热油箱(I)、三组螺旋输送机(2)、齿轮组(3),其特征是导热油箱(I)为钢制长方体,在导热油箱(I)箱底插入六根填充式结晶氧化镁电加热管(7),在导热油箱(I)中部焊接装配测温管(8),导热油箱(I)两端设置六组密封件(10)、六组轴承架(5)和轴承(6),导热油箱(I)顶部设置排气管(4),三组螺旋输送机(2)装在导热油箱(I)内部,通过上联通管(15)和下联通管(17)固定连接,三组螺旋输送机(2)外壳焊接在导热油箱(I)两端的同心圆孔上,三组螺旋输送机(2)的内管(12)外壁缠绕右旋不锈钢螺旋线(14)、左旋不锈钢螺旋线(17),三组螺旋输送机(2)的主轴(13)、中主轴(18)、下主轴(19)同心焊在内管(12)两端,穿过导热油箱(I)两端的密封件(10)和轴承(6)伸出导热油箱(I)箱体外,由轴承(6)支撑固定,在顶层螺旋输送机上部距右端O. 5米处设置进料口( 11 ),焊接在导热油箱(I)箱体顶板上,最下层螺旋输送机离左端20cm处焊接硫磺液体出口管(16 ),齿轮组(3 )由三只齿轮组成,分别装在主轴(13 )、中主轴(18 )、下主轴(19)上,用键固定,相互啮合,与电动机(9)装配连接。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具有导热油箱,导热油箱内装三组螺旋输送机,螺旋输送机的主轴由齿轮组驱动。导热油箱箱体上插入六根填充式结晶氧化镁电加热管,在油箱体中部焊有装配测温管;三组螺旋输送机之间通过两根联通管固定连接,在顶层输送机上部设置进料口,最下层输送机焊接硫磺液体出口管;所述齿轮组由三只齿轮组成,分别装在三根主轴上,并与电动机装配连接。使用本技术时,废硫磺粉从进料口进入熔硫釜,在螺旋输送机内运行过程中被导热油箱内的导热油加热熔化,溶化的液体从出料口排入沉淀槽,经沉淀过滤除去固体杂质送入蒸馏釜,实现工业废硫磺提纯工艺的连续化、自动化、无污染生产,能够提高硫磺的产量和产品纯度。文档编号C01B17/027GK202575976SQ2012202002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7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7日专利技术者吴文慧, 韩树刚, 张宪诚 申请人: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螺旋式导热油加热熔硫釜,具有导热油箱(1)、三组螺旋输送机(2)、齿轮组(3),其特征是:导热油箱(1)为钢制长方体,在导热油箱(1)箱底插入六根填充式结晶氧化镁电加热管(7),在导热油箱(1)中部焊接装配测温管(8),导热油箱(1)两端设置六组密封件(10)、六组轴承架(5)和轴承(6),导热油箱(1)顶部设置排气管(4),三组螺旋输送机(2)装在导热油箱(1)内部,通过上联通管(15)和下联通管(17)固定连接,三组螺旋输送机(2)外壳焊接在导热油箱(1)两端的同心圆孔上,三组螺旋输送机(2)的内管(12)外壁缠绕右旋不锈钢螺旋线(14)、左旋不锈钢螺旋线(17),三组螺旋输送机(2)的主轴(13)、中主轴(18)、下主轴(19)同心焊在内管(12)两端,穿过导热油箱(1)两端的密封件(10)和轴承(6)伸出导热油箱(1)箱体外,由轴承(6)支撑固定,在顶层螺旋输送机上部距右端0.5米处设置进料口(11),焊接在导热油箱(1)箱体顶板上,最下层螺旋输送机离左端20cm处焊接硫磺液体出口管(16),齿轮组(3)由三只齿轮组成,分别装在主轴(13)、中主轴(18)、下主轴(19)上,用键固定,相互啮合,与电动机(9)装配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文慧韩树刚张宪诚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润银生物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