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架,该车架上的中管、第一下叉、第二下叉、下管、五通由碳纤材质制成,该中管、第一下叉、第二下叉、下管和五通为一体或分体成型,该中管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中的至少一侧之间一体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该中管两侧分别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之间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该两加强筋呈对称和非对称设置中的一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自行车车架,其强度和刚性更合理,减少因车架刚性不足导致的能量损失。(*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自行车车架,特别涉及一种提高车架的强度刚性,减少因车架刚性不足导致的能量损失的车架。
技术介绍
这种自行车车架相对比普通车架,不仅强度更大,而且结构要更合理,因此对车架管件材质要求越来越高,由碳纤材质制成的管件是自行车赛车重要材料,目前,管件虽然采用了该材质,但是为了保证车架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中管的强度通过增加其端截面,此外与中管、下叉、下管和五通连接的部位管件足够结实,才能保证整个车架的强度,但这样的车架强度和刚性不尽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自行车车架,强度和刚性更合理,减少因车架刚性不足导致的能量损失。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一种自行车车架,该车架上的中管、第一下叉、第二下叉、下管、五通皆由碳纤材质制成,该中管、第一下叉、第二下叉、下管和五通为一体成型,该中管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中的至少一侧之间一体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中管、第一下叉、第二下叉、下管和五通为分体成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中管两侧分别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之间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该两加强筋呈对称和非对称设置中的一种。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是所述车架由碳纤材质制成,该车架结构设计合理,减小了五通到勾爪中心的距离,具备优良的变速性能和良好的操控性能,提高车架的强度和提升车架的刚性,减少因车架刚性不足导致的能量损失。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的另一结构立体图。对照以上附图,作如下补充说明I-中管4-五通21——第一下叉22——第一下叉3—下管5—加强筋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I、图2和图3,以下作详细描述一种自行车车架,该车架上的中管I、第一下叉21、第二下叉22、下管3、五通4皆由碳纤材质制成,该中管I、第一下叉21、第二下叉22、下管3和五通4为一体或分体成型,该中管I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中的至少一 侧之间一体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5。为了进一步提高强度,该中管两侧分别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之间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该两加强筋呈对称和非对称设置中的一种,该中管与下叉之间具有的加强筋,其作用是提高车架的强度和提升车架的刚性,减少因车架刚性不足导致的能量损失。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车架,该车架上的中管(I)、第一下叉(21)、第二下叉(22)、下管(3)、五通(4)皆由碳纤材质制成,其特征在于,该中管(I)、第一下叉(21)、第二下叉(22)、下管(3)和五通(4)为一体成型,该中管(I)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中的至少一侧之间一体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5)。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中管(I)、第一下叉(21)、第二下叉(22)、下管(3)和五通(4)为分体成型。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中管两侧分别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之间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行车车架,其特征在于,该两加强筋呈对称和非对称设置中的一种。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自行车车架,该车架上的中管、第一下叉、第二下叉、下管、五通由碳纤材质制成,该中管、第一下叉、第二下叉、下管和五通为一体或分体成型,该中管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中的至少一侧之间一体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该中管两侧分别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之间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该两加强筋呈对称和非对称设置中的一种,本技术提供的自行车车架,其强度和刚性更合理,减少因车架刚性不足导致的能量损失。文档编号B62K19/02GK202574520SQ20122022369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18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18日专利技术者陈坤灿, 王晓君 申请人: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自行车车架,该车架上的中管(1)、第一下叉(21)、第二下叉(22)、下管(3)、五通(4)皆由碳纤材质制成,其特征在于,该中管(1)、第一下叉(21)、第二下叉(22)、下管(3)和五通(4)为一体成型,该中管(1)与第一下叉和第二下叉中的至少一侧之间一体形成由碳纤材质制成的加强筋(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坤灿,王晓君,
申请(专利权)人:捷安特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