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极带锁拾物器,涉及日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拾物器,主要提供一种可以锁定位置的拾物器。包括一中空杆,中空杆安装有牵引绳,左右臂通过一固定件设置在中空杆上,牵引绳与一中空手柄相连,中空手柄包括扳机,中空手柄还包括偏心轮,扳机包括小扳机和大扳机,偏心轮一端固定在大扳机上方,另一端的边缘为与大扳机接触的磨擦条,偏心轮在靠近磨擦条处设置有锁定柱,小扳机和大扳机的转角部位都连接于中空手柄的转动轴上,大扳机有一弧形结构且与偏心轮上的磨擦条接触,大扳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小扳机的一端边缘为锁定柱的引导结构且与锁定柱接触,偏心轮和大扳机用拉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实用,适用范围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日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拾物器。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有很多拾物工具,操作方便省力,一般的设计是,包括一个中空钳杆,前端安装一对可以合拢张开的钳臂,通过中空钳杆控制钳臂。当需要夹着物体时,力的持续时间需从夹起物体起直到放下物体,当使用人员需要把物体远距离传送的时候,显然是很费力的。而且这些设计都很粗糙和不合理,现有的改进装置一般改进钳臂的方向,使其可以多角度夹物体,还没有一种改装能实现锁定的功能。为适应市场的需要,设计一种方便,合理的拾物器成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拾物器结构粗糙,不能实现锁定位置夹物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按照使用者的意愿,锁定位置,进行远距离运输也不掉落,同时可以省力的拾物器。无极带锁拾物器,包括一中空杆,中空杆安装有牵引绳,左右臂通过一固定件设置在中空杆上,牵引绳与一中空手柄相连,中空手柄包括扳机,中空手柄还包括偏心轮、小扳机和大扳机,偏心轮一端固定在大扳机上方,另一端的边缘为与扳机接触的磨擦条,偏心轮在靠近磨擦条处设置有锁定柱,小扳机和大扳机的转角部位都连接于中空手柄的转动轴上,大扳机有一弧形结构且与偏心轮上磨擦条接触,大扳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小扳机的一端边缘为锁定柱的引导结构且与锁定柱接触,偏心轮和大扳机用拉簧连接。左右臂由牵引绳连接,并且可以绕固定件转动。磨擦条可以由塑料制造或者是齿条。磨擦条为胶质条且所述扳机的弧形结构处为平滑面。磨擦条为齿条且大扳机的弧形结构处同样为齿条,摩擦条的齿条可以与弧形结构处的齿条嵌合,大扳机在转动轴附近有转角空室。小扳机的一端伸入偏心轮内部,所述小扳机轴位处则在大扳机轴位内部的转角空室内。本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增加一小扳机及偏心轮,利用大扳机带动小扳机、小扳机带动偏心轮移动而令偏心轮边缘处的磨擦条与大扳机弧形结构始终保持0. 5MM-1. OMM的距离,当运行到所拾物件被夹紧时,再用食指按一次小扳机让磨擦条与大扳机接触,由于磨擦条为胶质条且与扳机的接触处平滑,或者使用磨擦条为齿条且可与大扳机的弧形齿面接触处嵌合,因而能稳固地固定大扳机的位置,从而实现拾物器的两臂固定,小扳机带有的锁定柱引导结构可引导偏心轮与扳机接触面紧密接触,由于大扳机及偏心轮带有连接的拉簧,因而只需再次扣动大扳机撤销固定条与扳机之间的摩擦力即可依靠拉簧恢复偏心轮原位。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带胶质带的平面剖析图。图2是本技术带齿面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带胶质带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一种无极带锁拾物器,如图I及图2所示,包括一中空杆3,中空杆3安装有牵引绳4,左右臂I通过一固定件2设置在中空杆3上,牵引绳4与一中空手柄9相连,中空手柄9包括扳机,中空手柄9还包括偏心轮7,扳机包括大扳机11和小扳机12,偏心轮7的一端固定在所述中空手柄9中的大扳机11上方,另一端的边缘为与大扳机11接触的磨擦条5,所述偏心轮7在靠近磨擦条5处设置有锁定柱6,所述小扳机12和所述大扳机11的转角部位都连接于中空手柄9的转动轴10上,所述大扳机11的在转动轴10附近有转角空室15,此转角空室可容纳小扳机12的扳动部位。大扳机11有一弧形结构13且与偏心轮7上所述 摩擦条5接触,所述大扳机11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4,所述小扳机10的一端边缘为锁定柱6的引导结构14且与所述锁定柱6接触,所述偏心轮7和所述大扳机11用拉簧8连接,所述的大扳机11通过弧形结构13与小扳机12接触,使小扳机12与大扳机11同时运动并且让弧形结构13与摩擦条5始终保持0. 5-1MM的间隙。所述左右臂I由牵引绳4连接,并且可以绕固定件2转动。所述磨擦条5可以由塑料制造或者是齿条。所述磨擦条5为胶质条且所述大扳机11的弧形结构13处为平滑面。所述磨擦条5为齿条且所述大扳机11的弧形结构13处同样为齿条,所述摩擦条5的齿条可以与所述弧形结构13处的齿条嵌合。所述小扳机12的一端伸入偏心轮7内部,所述小扳机12轴位处则在大扳机11轴位内部的转角空室内15。如图I所示,使用的时候,手的掌心放在中空手柄9的下端,五指握着大扳机11下端,用力使大扳机11下端与中空手柄9下端靠近,大扳机11连接的牵引绳4拉动左右臂1,左右臂I会相对靠近,当达到需要的位置的时候,用食指向握紧的方向扳动小扳机12,这时小扳机12的引导结构14就会引导锁定柱7顺着弧度滑动,当偏心轮7的摩擦条5与大扳机11的弧形结构13接触,由于摩擦条5的表面与大扳机11的弧形结构13的面具有相对滑动的趋势,所以产生静摩擦力,这个时候位置就会锁定。当要放开物体时,只要再拉大扳机11,磨擦条5与大扳机11的弧形结构13就不再接触,偏心轮7受拉簧8的作用复位,达到解锁作用,在使用过程中如不按小扳机时,此拾物器就按现有不带锁的拾物器的使用方法相同,这样的操作方便,实用性强。上面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但应当理解,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例,上述实施例的描述仅用于帮助理解本新型的精神。在本新型所揭示的精神下,对本新型所作的各种变化例,均落入本新型的范围内。权利要求1.无极带锁拾物器,包括一中空杆,中空杆安装有牵引绳,左右臂通过一固定件设置在中空杆上,牵引绳与一中空手柄相连,中空手柄包括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手柄还包括偏心轮,所述扳机包括小扳机和大扳机,所述偏心轮一端固定在所述大扳机上方,另一端的边缘为与扳机接触的磨擦条,所述偏心轮在靠近磨擦条处设置有锁定柱,所述的小扳机和所述大扳机的转角部位都连接于中空手柄的转动轴上,大扳机有一弧形结构且与偏心轮上所述磨擦条接触,所述大扳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所述小扳机的一端边缘为锁定柱的引导结构且与所述锁定柱接触,所述偏心轮和所述大扳机用拉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极带锁拾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右臂由牵引绳连接,并且可以绕固定件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极带锁拾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擦条可以由塑料制造或者是齿条。4.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极带锁拾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磨擦条为胶质条且所述扳机的弧形结构处为平滑面。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极带锁拾物器,其特征在干,所述磨擦条为齿条且所述大扳机的弧形结构处同样为齿条,所述摩擦条的齿条可以与所述弧形结构处的齿条嵌合。6.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无极带锁拾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大扳机在转动轴附近有转角空室。7.根据权利要求I或6所述的无极带锁拾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小扳机的一端伸入偏心轮内部,所述小扳机轴位处则在大扳机轴位内部的转角空室内。专利摘要无极带锁拾物器,涉及日常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拾物器,主要提供一种可以锁定位置的拾物器。包括一中空杆,中空杆安装有牵引绳,左右臂通过一固定件设置在中空杆上,牵引绳与一中空手柄相连,中空手柄包括扳机,中空手柄还包括偏心轮,扳机包括小扳机和大扳机,偏心轮一端固定在大扳机上方,另一端的边缘为与大扳机接触的磨擦条,偏心轮在靠近磨擦条处设置有锁定柱,小扳机和大扳机的转角部位都连接于中空手柄的转动轴上,大扳机有一弧形结构且与偏心轮上的磨擦条接触,大扳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小扳机的一端边缘为锁定柱的引导结构且与锁定柱接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无极带锁拾物器,包括一中空杆,中空杆安装有牵引绳,左右臂通过一固定件设置在中空杆上,牵引绳与一中空手柄相连,中空手柄包括扳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手柄还包括偏心轮,所述扳机包括小扳机和大扳机,所述偏心轮一端固定在所述大扳机上方,另一端的边缘为与扳机接触的磨擦条,所述偏心轮在靠近磨擦条处设置有锁定柱,所述的小扳机和所述大扳机的转角部位都连接于中空手柄的转动轴上,大扳机有一弧形结构且与偏心轮上所述磨擦条接触,所述大扳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牵引绳,所述小扳机的一端边缘为锁定柱的引导结构且与所述锁定柱接触,所述偏心轮和所述大扳机用拉簧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志明,
申请(专利权)人:万志明,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