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掀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054468 阅读:14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6: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体掀喷装置,属于掀喷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瓶身,在瓶身的开口部设有瓶塞,在瓶塞底部的瓶身内设有喷管,在瓶塞顶部设有与喷管相互导通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的进粉口为倾斜设置,在喷管的上部管壁上设有通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良好的粉体掀喷装置;用于粉体掀喷。(*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掀喷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粉体掀喷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的粉体掀喷装置,其喷管的底部采用平口,在机械生产过程中容易造成喷管堵塞。并且,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喷管底部为平口,存在瓶底粉体喷不净、喷出量过多、喷量不均匀等现象,喷射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 效果良好的粉体掀喷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粉体掀喷装置,包括瓶身,在瓶身的开口部设有瓶塞,在瓶塞底部的瓶身内设有喷管,在瓶塞顶部设有与喷管相互导通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的进粉口为倾斜设置,在喷管的上部管壁上设有通孔。上述的粉体掀喷装置中,所述喷嘴的出粉口外围套设有防潮帽。上述的粉体掀喷装置中,所述喷嘴外围的瓶身上设有瓶盖。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将原来的喷管底部的进粉口由平口改为斜口同时在喷管上部设置通孔,这样结构在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堵塞喷管的情况,而且在使用的时候瓶底粉体可以全部喷出,且喷出量不会过多、相对均匀。以下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中瓶身I、瓶塞2、喷管3、喷嘴4、通孔5、防潮帽6、瓶盖7。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I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粉体掀喷装置,包括瓶身1,在瓶身I的开口部设有瓶塞2,在瓶塞2底部的瓶身I内设有喷管3,在瓶塞2顶部设有与喷管3相互导通的喷嘴4,在喷管3的进粉口为倾斜设置,在喷管3的上部管壁上设有通孔5 ;进一步地,在喷嘴4的出粉口外围套设有防法潮帽6,用于防止外部湿气进入瓶身I内,防止内部粉体结块;在喷嘴4外围的瓶身I上设有瓶盖7。使用时,取下瓶盖7和防潮帽6,即可挤压瓶身I进行粉料的喷出操作。权利要求1.一种粉体掀喷装置,包括瓶身(1),在瓶身(I)的开口部设有瓶塞(2),在瓶塞(2)底部的瓶身(I)内设有喷管(3),在瓶塞(2)顶部设有与喷管(3)相互导通的喷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的进粉口为倾斜设置,在喷管(3)的上部管壁上设有通孔(5)。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粉体掀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4)的出粉口外围套设有防潮帽(6)。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粉体掀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4)外围的瓶身(I)上设有瓶盖(7)。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粉体掀喷装置,属于掀喷装置
,其技术要点包括瓶身,在瓶身的开口部设有瓶塞,在瓶塞底部的瓶身内设有喷管,在瓶塞顶部设有与喷管相互导通的喷嘴,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的进粉口为倾斜设置,在喷管的上部管壁上设有通孔;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合理,使用效果良好的粉体掀喷装置;用于粉体掀喷。文档编号B05B15/00GK202570488SQ201220160600公开日2012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16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16日专利技术者李金星 申请人:梅州富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粉体掀喷装置,包括瓶身(1),在瓶身(1)的开口部设有瓶塞(2),在瓶塞(2)底部的瓶身(1)内设有喷管(3),在瓶塞(2)顶部设有与喷管(3)相互导通的喷嘴(4),其特征在于,所述喷管(3)的进粉口为倾斜设置,在喷管(3)的上部管壁上设有通孔(5)。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金星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富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