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软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51229 阅读:17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7 0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软床,包括床体、床屏,所述床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连接片,所述各支撑板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床屏、底板之间构成的空腔内部设置有阻隔板,所述支撑板高于阻隔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阻隔板上端连接处水平设置卡板,所述床体包括床板,所述床板通过卡板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空腔内部位置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与内部空腔构成储藏腔,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性能可靠,设置开口,能合理利用内部空间,非常适合现代家庭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床,特别涉及ー种新型软床
技术介绍
床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ー种家具,由于人每天在床上的时间大概占一天的三分之一,所以床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人体的健康。现在市场上销售的床基本上都是带有软包装、床垫和床头结构的整体软床,这种床整体结构鲜明、外表布局合理、款式多祥,与家中装饰环境可以较好的搭配,非常受当前消费者的喜爱。但在利用内部空间以及采用的支撑结构上也有不足之处,如采用金属排骨架做成铺板,只能满足厚垫的摆放,对于喜欢夏天用的薄垫却不能适用,同时,金属排骨架做成的铺板容易产生晃动,长期使用质量不能保证,同时,使用这些金属材料多少都是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性,现在,人们的健康问题和使用的无危害家具有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如何采用对人们无危害家具材料是现在的研究主题和 发展方向,同时,床体放置在哪里占据很大位置,床体内部中空,怎样合理利用空间,方便人们储存物品,如何对这种软床结构进行改进,进ー步提高其合理性就成为本技术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技术g在提供ー种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性能可靠,设置开ロ,能合理利用内部空间的新型软床。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ー种新型软床,包括床体、床屏,所述床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连接片,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与底板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撑板、床屏与底板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床屏贴合底板垂直设置,所述各支撑板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床屏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支撑板、床屏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床屏、底板之间构成的空腔内部设置有阻隔板,所述支撑板高于阻隔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阻隔板上端连接处水平设置卡板,所述床体包括床板,所述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所述床板通过卡板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空腔内部位置设置开ロ,所述开ロ与内部空腔构成储藏腔。所述床体设有抽屉,所述抽屉与第一支撑板设置的开ロ大小相贴合,所述抽屉通过开ロ放置在床体空腔内。所述阻隔板上端设置金属片,増加阻隔板的承重能力。所述ー开口内设置折叠灯,当人们需要照明时,从开口内将折叠灯拉出,打开开关即可。所述支撑板、底板、床板、阻隔板都采用木质材料制成。所述连接片折弯90度,更好的贴合各连接处,所述连接片设置至少四个螺孔,所述连接片设有与螺孔相适应的螺丝,各个连接处通过螺丝连接固定。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在床体内各个部分通过连接片连接,増大接触面积,更加稳固,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阻隔板上端连接处水平设置卡板,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床板通过卡板支撑,使床垫放置在排骨架上时受カ均匀、稳定,不会受床垫厚、薄的限制,另外在阻隔板上端设置金属片,増加了承重能力,各部分结构都采用木质材料制成,避免了使用金属床板自身弹カ大、易产生受カ不均、只能适用厚垫的缺点,木制床板表面低于床体表面,使床体四周边能有效的限制床垫的移动,使床垫在床体上位置准确、牢固、可靠,在床体内部 空腔设置开ロ,有效提高了床体空间的利用率,节省了空间。整体结构设计合理、使用方便、构思巧妙,非常适合现代家庭对生活环境、生活质量的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I所示,该新型软床使用方便、结构合理、性能可靠,设置开ロ,能合理利用内部空间,有很好的经济效益。该新型软床,包括床体、床屏1,所述床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连接片8,所述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4的长度与底板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撑板5、床屏I与底板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床屏I贴合底板垂直设置,所述各支撑板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8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床屏I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8连接,所述支撑板、床屏I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片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片8折弯90度,更好的贴合各连接处,所述连接片8设置至少四个螺孔,所述连接片8设有与螺孔相适应的螺丝,各个连接处通过螺丝连接固定,増大接触面积,提高了各部分结构之间的稳固性。所述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床屏I、底板之间构成的空腔内部设置有阻隔板,所述支撑板高于阻隔板3,如,设置一与底板长度一致的第一阻隔板,并通过连接片8将第一阻隔板连接于第三支撑板5、床屏1,在隔开的两个空间内再设置阻隔板3,这些阻隔板3通过螺丝与第一支撑板7、第一阻隔板、第二支撑板4连接,空腔内部形成交错的空间,増大了床体的均匀受力,所述支撑板、底板、床板、阻隔板都采用木质材料制成,木制床板表面低于床体表面,使床体四周边能有效的限制床垫的移动,使床垫在床体上位置准确、牢固、可靠,同时,所述阻隔板上端设置金属片,増加阻隔板的承重能力。所述第一支撑板7、第二支撑板4、第三支撑板5与阻隔板3上端连接处水平设置卡板2,所述床体包括床板,所述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所述床板通过卡板2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空腔内部位置设置开ロ 6,所述开ロ 6与内部空腔构成储藏腔,有效提高了床体空间的利用率,节省了空间,同时,可以再设置抽屉,所述抽屉与第一支撑板设置的开ロ大小相贴合,所述抽屉通过开ロ放置在床体空腔内。所述ー开口内设置折叠灯,当人们需要照明时,从开口内将折叠灯拉出,打开开关即可,当不需要使用时,关闭开关,将灯通过开ロ塞入床体内部,不仅省事、方便,而且,节省空间,不必有专门的床柜放置,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人们可根据自身环境需求,更改床屏I的安装位置,方便床体内部设置的储藏腔的使用,如,按照现在的组装方式,设置储藏腔的一面接近墙面或者其他物品,不方便人们存放物品吋,使用者可将床屏和第三支撑板拆下,并将床屏和第三支撑板换位安装,以使设置的储藏腔的一面有较大的空间,方便人们放置和取出物品。以上公开的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软床,包括床体、床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连接片,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与底板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撑板、床屏与底板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床屏贴合底板垂直设置,所述各支撑板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床屏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支撑板、床屏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床屏、底板之间构成的空腔内部设置有阻隔板,所述支撑板高于阻隔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阻隔板上端连接处水平设置卡板,所述床体包括床板,所述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所述床板通过卡板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空腔内部位置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与内部空腔构成储藏腔。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新型软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设有抽屉,所述抽屉与第一支撑板设置的开口大小相贴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软床,包括床体、床屏,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包括底板、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连接片,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的长度与底板的长度一致,所述第三支撑板、床屏与底板的宽度一致,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床屏贴合底板垂直设置,所述各支撑板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支撑板与床屏之间的相接处通过连接片连接,所述支撑板、床屏与底板之间通过连接片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床屏、底板之间构成的空腔内部设置有阻隔板,所述支撑板高于阻隔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第三支撑板与阻隔板上端连接处水平设置卡板,所述床体包括床板,所述床板放置于空腔上部,所述床板通过卡板支撑,所述第一支撑板对应空腔内部位置设置开口,所述开口与内部空腔构成储藏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南魁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天诚家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