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乾生专利>正文

混成体的倍降投巨兼得独立或联液气巨强多重碳扑集和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046035 阅读:2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12-06 02:16
混成体的倍降投巨兼得独立或联液气巨强多重碳扑集和炉,区别精煤碳扑集的高排巨投,借本法无各成本增量无飞粒无泄露,致唯可简易低投巨兼得引入碳扑集封存的‘CCS’及又叠加液气多扑集巨超强的多突破;借自动运行超扩容均负旺燃突破、借广聚多热效可等强于强风精煤,致以火电例,氧和液气超叠加致热电双跃升的突破,使钙岩以超必添致多亿吨燃渣获全水泥转化的突破,此又构成两业双重扑碳及产业封闭之最的双突破,借广用CO2增油气及低投高收之双驱,致CCS可速行或成规模或主流,以优绩固体纯氧CCS之唯一更可获自主产权的国之期待,常规兼用和继作水泥化肥各温排热源、造福同时使火电各型锅炉家用涉及炉,统获包括单膛预烧烟兼燃烟煤等的全新换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与现行或在试方法截然不同的煤致温室创新法治理和应用,尤其是混成体的倍降投巨兼得独立或联液气巨强多重碳扑集和炉,针对精煤炉强风紧凑至臻进化但为环境诟的高排耗,及因此而致碳扑集治理的疑难和高成本,借对之恰针对因而并非倒退本法的变革改进、除唯之可简易安全倍降投巨兼得的应用‘氧碳循环燃烧碳扑集封存的CCS方式’的巨强治理、又可叠加液气多燃联合CCS多重碳扑集的巨超强治理,致以火电例,除获巨火力热电双跃升新局面多突破的治理,另获多亿吨燃渣向全水泥转化的巨兼得等,其应用领域,除替代精煤的超大发电,还包括以下各型锅炉家用炉的所有涉及炉,既可如上独立或联合液气的CCS应用,亦可常规空气进气或微富氧进气大幅节煤减排并高兼得的两用,进而可继作水泥化肥各温排治理的CCS热源。
技术介绍
对精煤法碳扑集高排疑难巨成本,借由此并非倒退恰针对之本法,使前者除优势外的一概弊端均可获迎刃的破解,该可解的弊端是;I、迄今碳扑集封存‘CCS’方法,燃前扑集需煤或煤层气化繁复或尚在试中的前提,而松散精煤现燃烧方式下的燃中燃后全流程试验,其高成本几达电业1/3的产出,致所翘首的治理难成规模和主流。2、上述松散精煤燃烧方式必须的强动力风和必剩余气,既是‘CCS’应用的氧泄露和具有微粒、浓度及触发氧爆三要素等的难度,亦是其繁复工艺和高氧耗、高CO2回收成本的原因,致现‘CCS’存在技术硬伤为不争的事实。3、然而,全球CO2已增量30% ;我国煤耗、一次能耗各占世界48. 2%和第一;全球地下贮煤万千倍现温室的毁灭性,有国际机构断言,如果CCS未来20年不能进化为主流技术,情况将不容乐观。4、由上,以传统精煤炉演变至今、包括强风紧凑至臻进化的优势,排斥对之恰针对、尤其是本方法似为倒退的非燃混成、超大扩容等的所述变革,显然是落伍的观念。而正是恰针对似倒退本法,使燃用单一松散精煤的包括超大发电炉及以下各炉另存在的、可均获一概破解的其他弊端是;①层燃炉应用强劲动力风,室燃炉索性让煤粉粒为风力所裹胁,上述强劲和过量,尽管多方换热,在排烟二百度左右混合了温室CO2、杂质氧化物和部分挥发分燃素的巨量余气(文载挥发份约22%被外排),此为环境被‘温室’和污染的主因之一。②上述精煤方式下的高耗升温,但若不升,则工质降温,此对相对多数间断工作的工民炉,必使相当煤燃,实被用于重复加温的无功消耗,③全炉料靠手扒完成循环时的焦沫块随排(手烧炉)、夹生及漏排(机烧炉)和飞耗(室燃炉),致文载煤的燃烧率仅80%左右,这使有效热值占总煤热的比重,即煤的上述被燃烧率80% X设计的锅炉热效率(即热的被吸收率;设计的中小炉仅> 70% ),两者实际之积,多有不足50 %乃至倍折以下。④民炉方面,具有节煤口碑的蜂窝民炉,因不燃烟煤和火力小等沉疴,致精煤民炉大行其道,后者数倍煤耗外,在无预干馏烧烟下,多改烧低价烟块,致多有整城区院常为烟罩毒哈。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精煤法碳扑集高排、疑难和巨成本,借恰针对因而并非倒退之本法,使尤涉及前者的巨难疑点,可获系列一概的突破,该巨难疑点是;I、解决迄今碳扑集高成本技术硬伤问题,使之速成规模或主流,以固体纯氧优效CCS的唯一,或获国家自主产权之前景。 2、解决无需强劲供风进而消除巨量热排、倍降CCS成本的途径和方法。3、解决本混成体双重应用媲美精煤热能的问题。4、解决所有炉预干馏烧烟兼大幅节煤降排最简结构的突破。5、解决多数间断使用炉相应煤燃,实被用于重复无功消耗的方法。6、解决作为自动运行和扩容前提的系列尽简排渣技术瓶颈的突破;7、解决几无成本兼产出燃无废物大循环高值渣方法。8、解决暂无市供时各型炉对超大结构体简易手持机动制煤机的需要。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区别至臻进化精煤方式碳扑集高排巨投,因而并非倒退的混成体本法,借无各成本增量无飞粒无泄露,致唯之可简易倍降投高兼得的实现‘CCS’,即氧碳循环燃烧的碳扑集封存、及同理又叠加常规或CCS的多燃联合多扑集、该恰解困兼得创新局面系列突破的、无奈必行必殊归变革改进,其特征由本法特定混成体方法、可满足上述及常规两用的超大及以下各型锅炉家用涉及炉的特征、所述系列突破相应方法结构的特征构成,具体如下;①本法特定混成体方法;其特征是具有以煤为主体包括非燃多功能添加、以设备可能制备的与炉膛内腔或部分一致、表面具有棱或无棱连续表面、或为超大的几何混成体,该体在模制成型同时,两端面及体表外,兼获凹或凸的槽或筋,正对槽或筋的中心,分获入体方向的同向或交错向贯通或非贯通孔,也可用入体的凹陷代替作孔,其以添加和成型烘制工艺而兼具的自身强度,使之可借对称表面或包括水泥浆料的粘合物质而具码放或堆砌的功能,其中具有上述连续表面的球体,在本法涉及的立式锅炉和卧式其一锅炉,经实施例任意位轨道上料机铺料后,可以滚动而自行基本铺平,而后者更可自滚动兼完成进给燃烧,对于其他形体,需由上述上料机叠层码放入炉,或预堆砌后由实施例相应设置完成入炉,该混成燃体的大小,以设备模制能力和全炉料对烟气的充分自抽引为选择;上述已顾及设备可能和模具难度的混成体表面筋槽等,可改善机械上料时各煤孔对正偏差的影响,从而确保本法所特具的烟气自抽引和自析出,其下述包括非燃多组分添加,除使之达到国标对型煤冷热强度物化稳定性的指标要求,另超功能的赋予和组分如下;a、因固硫去硝的必须,对经细研的钙岩如石灰石粉和粘土的添加(此添加恰具有与煤燃后的灰分反应、并产出水泥熟料渣的功能),b、氧引入后为防过热和控燃速、仍为同上内容物的添加,即兼具增添水泥骨架硅酸盐和强度的添加,C、可承受高层码放、余热烘干和燃烧所需自身强度的添加,依然为同a因而又兼具其能的添加,d、降氧耗易得富氧物和其他包括零碳排生物质等廉价的添加;以上兼有现精煤及所有超功能赋予的添加、包括由资源索取向人为进化的赋予、或可简谓之本法混成体的超能块,该超能块借特定炉包括取消动力鼓风的下述系列变革,即是因之削弱烟气热效时,亦可获等同或更高热能的方法和结构保证为;a、按超大扩容倍数降低的、包括对流管束密度的平均负荷、及由此保证的全炉旺燃,使由超大炉膛广泛汇集于原定容积燃尽室的热能强度,并不亚于对照的精煤,b、超大炉容的煤量、全膛满溢红热超能块孔内外燃烧表面的总面积,远超迄今的所有炉,C、上述全膛满溢红热超能块的超强热辐射、加之超大炉自抽引烟气双重叠加的热效,足弥非动力烟气的热损,d、该叠加热效、加之下述‘CCS’氧对之的超提升,应可满足和超过包括火电等对火力的需求,e、而下述叠加多燃的结构,必使包括火电和产能电热,再获新局面跃升的突破;②可满足上述及常规两用涉及的超大及以下各型锅炉家用炉,其特征是区别燃松散精煤的所有炉,竖或横向独立或串并组合扩容的炉膛,由顶部封闭的上炉膛和无箅连通的下或后炉膛组成,下或后膛壁作与燃烬室连通烟道的开口,此令从无预干馏烧烟设置的包括超大和最小家用炉的所有炉,首获上述无水冷篦‘单膛’预干馏烧烟和由此兼大幅节煤降排的最简突破,上述超大扩容后的串列成行的炉膛间互通,并列的行间,由水冷管壁和对流管束间隔,作为各型炉自动循环运行和扩容前提的、混成体系列尽简排渣瓶颈技术的突 破,使各炉除获得由必具炉箅和渣斗演进、因而尽少成本并通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混成体的倍降投巨兼得独立或联液气巨强多重碳扑集和炉,区别精煤方式碳扑集高排巨投,因而并非倒退的混成体本法,借无各成本增量无飞粒无泄露,致唯之可简易倍降投高兼得的实现‘CCS’——即氧碳循环燃烧的碳扑集封存、及同理又可叠加常规或CCS的液气多燃联合的多扑集、该恰解困兼创新局面系列突破的、无奈必行必殊归的变革改进,其特征由本法特定混成体的方法、可满足上述巨强独立或联液气或常规应用的、超大及以下各型锅炉家用涉及炉的特征及所述各突破的方法和结构构成,具体如下;①所述的混成体方法;其特征是具有以煤为主体包括非燃多功能添加、以设备可能制备的与炉膛内腔或部分一致、表面具有棱或无棱连续表面、或为超大的几何混成体,该体在模制成型同时,两端面及体表外,兼获凹或凸的槽或筋,正对槽或筋的中心,分获入体方向的同向或交错向贯通或非贯通孔,也可用入体的凹陷代替作孔,其以添加和成型烘制工艺而兼具的自身强度,使之可借对称表面或包括水泥浆料的粘合物质而具码放或堆砌的功能,其中具有上述连续表面的球体,在本法涉及的立式锅炉和卧式其一锅炉,经实施例任意位轨道上料机铺料后,可以滚动而自行基本铺平,而后者更可自滚动兼完成进给燃烧,对于其他形体,需由上述上料机叠层码放入炉,或预堆砌后由实施例相应设置完成入炉,该混成燃体的大小,以设备模制能力和全炉料对烟气的充分自抽引为选择;上述已顾及设备可能和模具难度的混成体表面筋槽等,可改善机械上料时各煤孔对正偏差的影响,从而确保本法所特具的烟气自抽引和自析出,其下述包括非燃多组分添加,除使之达到国标对型煤冷热强度物化稳定性的指标要求,另超功能的赋予和组分如下;a、因固硫去硝的必须,对经细研的钙岩如石灰石粉和粘土的添加(此添加恰具有与煤燃后的灰分反应、并产出水泥熟料渣的功能),b、氧引入后为防过热和控燃速、仍为同上内容物的添加,即兼具增添水泥骨架硅酸盐和强度的添加,c、可承受高层码放、余热烘干和燃烧所需自身强度的添加,依然为同a因而又兼具其能的添加,d、降氧耗易得富氧物和其他包括零碳排生物质等廉价的添加;以上兼有现精煤及所有超功能赋予的添加、包括由资源索取向人为进化的赋予、或可简谓之本法混成体的超能块,该超能块借特定炉包括取消动力鼓风的下述系列变革,即是因之削弱烟气热效时,亦可获等同或更高热能的方法和结构保证为;a、按超大扩容倍数降低的、包括对流管束密度的平均负荷、及由此保证的全炉旺燃,使由超大炉膛广泛汇集于原定容积燃尽室的烟气强度,并不亚于对照的精煤,b、超大炉容的煤量、全膛满溢红热超能块孔内外燃烧表面的总面积,远超迄今的所有炉,c、上述全膛满溢红热超能块的超强热辐射、加之超大炉自抽引烟气双重叠加的热效,足弥非动力烟气的热损,d、该叠加热效、加之下述‘CCS’氧对之的超提升,应可满足和超过包括火电等对火力的需求,e、而下述叠加多燃的结构,必使包括火电和产能电热,再获新局面跃升的突破;②可满足上述及常规两用涉及的超大及以下各型锅炉家用炉,其特征是区别燃松散精煤的所有炉,竖或横向独立或串并组合扩容的炉膛,由顶部封闭的上炉膛和无箅连通的下或后炉膛组成,下或后膛壁作与燃烬室连通烟道的开口,此令从无预干馏烧烟设置的包括超大和最小家用炉的所有炉,首获上 述无水冷篦‘单膛’预干馏烧烟和由此兼大幅节煤降排的最简突破,上述超大扩容后的串列成行的炉膛间互通,并列的行间,由水冷管壁和对流管束间隔,作为各型炉自动循环运行和扩容前提的、混成体系列尽简排渣瓶颈技术的突破,使各炉除获得由必具炉箅和渣斗演进、因而尽少成本并通用于各炉的系列自动平稳排渣外,其所引致的超能块自动循环运行和按需扩容的突破,又带来因超大炉量的下述强氧燃、加之下述多燃第三叠加的总热强,允许以尽大比例添加前述非燃钙岩等、并引致下述高兼得的突破,因混成非燃组分的忌讳过量系数风,借其自抽引和由此自成的炉内微负压、加之必要时对之保证的、不超过燃控和烟输送需要的引风设置、该排除动力鼓风的自抽引微负压,由此消除了氧引入的正压外泄漏隐忧,因无动力进风的无可燃微飞粒、加之本法下述对非燃CO2扑集物的循环返炉保护,致本专利技术由方法上排除了微燃粒、浓度加触发的氧爆三要素,从而唯其可简易低氧高兼得引入‘CCS’的碳扑集封存,同理的无燃粒无爆忧,又可同时叠加引入无飞粒的、以CCS的供氧和下述返炉尾烟为混合的、包括待开发一碳基洁净煤层气、伴生天然气和三四碳基的石油液化气、乃至其他传统重油等液气、进行叠加联合燃烧的常规或‘CCS’双重碳扑集,此兼获叠加更强热能和事半功倍多重CCS的碳扑集,应是对‘CCS’的新扩展和突破,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乾生
申请(专利权)人:王乾生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